所在位置:首页 > 各地延会工作 > 正文

延安精神是“老西影”攀登艺术高峰的“法宝”

来源:甘肃省延会 · 2022-06-08 14:41:02

延安是新中国电影的诞生地,是新中国文艺为人民精神脉络的出发地。西影是新中国在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影片生产基地。西影传承红色血脉、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延安精神融入勇攀艺术高峰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之中,使之不断放射出时代光芒。 


西影的创业与发展历程,始终闪耀着不同时期西影人对延安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艰苦奋斗 缔造西影创业史


上世纪50年代,20多位来自延安电影团、电影工学队以及西北文工团的西影创始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延安精神的火种播撒在西影,把文艺为人民的理念镌刻在西影艺术基石上。西影克服困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影胶片制片生产体系,拍摄出了《三滴血》《桃花扇》《西安事变》等大量优秀影片,开创了西影历史。



敢为天下先 迎来西影时代


上世纪80年代,西影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用人制度和分配机制,形成了开放进取的发展环境,创作出了《人生》《老井》《红高粱》等一大批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西部电影”经典作品,是国内第一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的电影企业,有着中国电影从西影走向世界的美誉,培养了吴天明、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为推动中国电影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总有办法 谱写西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新一届领导班子直面西影主业停滞、生存困难的实际,以“总有办法”企业文化践行延安精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锐意改革创新,构建起以影视为主业、文旅传媒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战略格局,大幅增值国有资产,重回中国电影企业第一阵营,使老国企迸发出新活力,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设立“中国故事研究院”壮大原创力量,发起西影青年导演X计划,与头部影视团队优势互补,先后出品《装台》《在希望的田野上》《再见汪先森》《千年陕菜》《我和我的父辈》等一批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刘玉厚》《主角》《扶眉战役》《少年派2》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作品正在有序推进。复映西影经典影视IP《大话西游》加长纪念版,斩获票房近1.8亿元,创造华语电影复映片最高和“影视陕军”主投主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依托红色影视资源,打造“电影党课”“音乐党课”品牌,因其首创性、特色性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资源。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我省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机构200余批、超2万名党员来西影上党课。



(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影视IP赋能西影园区建设和城市更新坚持因地制宜、“无伤痕开发”“逆景区化”建设电影圈子,保护苏式老建筑,在西安首个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成功入选陕西省“十百千”工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电影艺术博物馆收藏展陈近万张电影海报、主旋律影视艺术档案和道具,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 300多台电影放映设备,填补了我省专业电影博物馆空白。以“电影生活化,生活电影化”提升园区70余家商业品牌艺术调性,为入驻的40余家影视企业和西安市民打造了开放、共享、时尚的中国最美电影创作基地和电影艺术商圈,成为艺术写真、音乐演奏、艺术集市、网红直播场所。以电影IP赋能城市更新,策划打造西安易俗社“东邦哥”主题文化街区,再现原汁原味上世纪80年代老西安生活方式,实现了影视文旅项目策划输出。


(三)积极推进影视文化与传媒科技深度融合创新“电影+融媒体”平台,重点打造了西影视频、西部电影频道、西影数码制作基地,成立了中国最大的“胶片转数字修复保护中心”,修复西影故事片、纪录片和记录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省各领域发展的新闻简报490余部,让它们绽放出新的光彩。西影把挖掘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转化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成为电影国企守正创新的代表、西部影视振兴发展的引领者、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力军,被《人民日报》以《老国企迸发新活力》为题进行报道,成为“国企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现场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西影人和政协委员,围绕振兴西部影视产业先后提交《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的提案》《关于共建西部影视文化红色资源干部教育基地的提案》《关于构建新时代西部影视产业发展新格局的提案》和《关于共建西影品牌打造龙头电影企业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提案》,为做大做强西部影视品牌发声,为西部影视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宋红梅)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