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各地延会工作 > 正文

昆明市盘龙区延会举办“聚焦延安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思政课

来源:中华魂网 · 2025-09-22 17:21:47

图片


9月18日上午,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刻,由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延安精神研究会龙泉街道分会源清社区党委精心策划、牵头组织的“军休干部进校园,思政教育润心田”红色思政课,在昆明市盘龙区颐惠园小学顺利开展。此次活动聚焦“传承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源清社区党委充分联动辖区资源,邀请军休干部担任主讲,组织社区党委代表、颐惠园小学党支部党员及300余名六年级师生共同参与,让红色精神通过社区搭建的平台,浸润青少年心田。


作为活动的主导方,源清社区党委高度重视此次思政课的筹备工作,提前与军休干部、学校沟通协调,确定以“延安精神”为核心主题,结合九一八历史背景设计活动流程。上午10点,按照社区党委的统一安排,防空警报准时响彻颐惠园小学校园,社区代表与全校师生共同肃立默哀,缅怀九一八事变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仪式的环节设置,是源清社区党委为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特意策划,旨在通过庄重的仪式感,让师生在静默中体会历史厚重,坚定守护和平的信念。默哀后,在社区代表的带领下,全体人员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歌声为这场由社区主导的思政课拉开序幕。


图片

此次思政课的主讲人王锦志上校,是源清社区党委专门从辖区军休干部中邀请的延安精神宣讲专家。社区党委前期深入了解军休干部的经历与专长,最终选定有着丰富革命经历、擅长青少年思政教育的王上校,为活动量身定制“老山精神与延安精神的时代共鸣”宣讲主题。宣讲中,王上校结合“九一八”事变时期民族危难的历史,讲述延安精神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如何支撑东北抗联、八路军等革命先辈挺身而出,践行“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格。这些内容,正是源清社区党委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与王上校反复沟通确定的核心要点,力求让历史精神更易被学生理解。


为让宣讲更具感染力,源清社区党委提前协助王上校整理战地日记、历史照片等珍贵资料。宣讲现场,王上校展示了战士们在老山前线工事里学习的照片,感慨道:“老山前线缺粮少弹,靠延安精神撑着;就像延安时期前辈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垦南泥湾。”这一环节的设计,源于社区党委提出的“用真实故事打动青少年”的理念,希望通过军休干部的亲身经历,让延安精神从历史符号变为可感知的“行动指南”。


在将延安精神转化为青少年行为准则的环节,源清社区党委提前与王上校沟通,结合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设计讲解内容。王上校通俗地解读:“‘实事求是’就是做作业不抄答案、敢说真话;‘艰苦奋斗’就是吃饭不剩饭、不攀比文具;‘团结统一’就是同学有困难主动帮、小组合作互相配合。”这些贴近校园生活的表述,正是社区党委为确保延安精神能真正融入青少年成长而提出的要求,让精神传承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指导日常行为。


图片

活动尾声,在社区代表的带领下,全体同学举拳宣誓:“学延安精神,诚实做人、认真学习;勤劳节俭、友爱同学;铭记历史,努力成长为能为国家出力的少年!”誓言内容由源清社区党委精心拟定,既呼应延安精神核心内涵,又贴合青少年的成长目标,展现出社区对培育时代新人的用心。


此次思政课的成功举办,彰显了盘龙区延安精神研究会龙泉街道分会源清社区党委在辖区红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深化“延安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进一步联动军休所、纪念馆等多方资源,邀请更多老党员、军休干部担任“校外思政辅导员”,通过故事会、研学实践、红色情景剧等丰富形式,让红色精神教育覆盖更多青少年,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颐惠园小学也将积极配合社区党委的规划,共同推动红色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来源:昆明市盘龙区延安精神研究会)



值班编辑:白雪、显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