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文艺脱离人民就会变成“无根浮萍、无病呻吟、无魂躯壳”

来源:解放军报 · 2022-05-24 16:35:2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第一次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的经典文献。其中,人民性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核心论题,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人民性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核心论题。毛泽东在《讲话》结论部分开宗明义地说:“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文艺的人民性问题。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人民性问题为文艺座谈会的核心论题呢?首先,文艺人民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恩格斯认为革命艺术家应将文艺创作立足于人民,时刻牢记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其他一切利益。列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写作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主张,并在十月革命以后,正式提出“艺术属于人民”,指出艺术“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的论述可知,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区别于其他文艺理论的根本性标志。其次,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急需明确方向。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纷纷奔赴延安,他们中有的是受党组织派遣,更多的是怀着仰慕之心投奔光明而来,他们的到来为延安的文艺创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是有些文艺作品一度出现脱离实际和群众的“大洋古”(演大戏、洋戏、古戏)倾向,使老百姓对其敬而远之。同时,在文艺界内部,还存在着一些长期积累的争论、分歧、对立和不团结现象。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文艺方面到底应当采取什么对策逐渐引发关注,急需明确整风的方向。因此,毛泽东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再次,文艺作品为抗战服务的现实需要。毛泽东在《讲话》开篇的引言中,明确了召开文艺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他还将文艺喻为“革命武器”,指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换言之,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目的就是引导文艺作品旗帜鲜明地为抗日战争、革命战争及民族、国家的独立而服务。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讲话》从文艺是为什么人服务、如何去服务、文艺战线问题、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文艺界的整风运动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开展文艺工作,其中的核心问题还是“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即文艺的“人民性”问题。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的文艺“人民性”这一根本的、原则的问题,奠定了革命文艺发展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指导和推动了党领导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


与时俱进地深刻理解文艺的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的“人民性”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深刻理解文艺的“人民性”。首先,“人民”的范畴逐渐扩大。在《讲话》中,毛泽东认为,“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显然,这一时期对“人民”概念的界定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艺的“二为”方向,其中的文艺为人民服务,就是指文艺为除极少数敌对分子以外的全体人民群众,包括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士兵、干部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新时代“人民”的内涵,其范畴扩大至“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这一界定将人民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联结起来。其次,文艺“人民性”的目的更丰富。延安文艺座谈会时强调文艺创作的源泉是人民,文艺创作要为人民服务,其目的是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开展文艺创作,服务于革命事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文艺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逐渐转变成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文艺“人民性”的关注点从整体延伸到个体。延安文艺座谈会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个“人民”是作为一个群体的整体认识,更多体现在对人民解放事业的关心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这些论述都是将“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主要在一种集合性意义上使用,指向那些推动特定历史阶段社会进步的基本阶层及其同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遵循整体性“人民”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基于个体意义上的“人民”概念,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从整体的人民到个体的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个体的尊重。


克服文艺界弊病必须坚持文艺的人民性。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具体表现为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说到底,问题的根源在于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重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根本原则,对于当前克服文艺界弊病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一,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精神文化层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必然对文艺和文艺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同时创造了艺术,定义了美的内涵,延展了美的形式。正是他们看似琐碎普通、点滴平凡的现实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万象中,有浑厚的中国社会、深厚的中国历史,有丰腴的人民精神、丰富的人民情感,有朴素的民族智慧、朴实的民族价值。脱离了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干瘪而空虚。任何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无一不饱含对时代和人民的观照与回应。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创作主角。第三,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者和评判者。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检验和衡量文化发展成效的评价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判断文艺作品好不好,主要看人民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文艺工作者所作出的文艺作品来源于人民群众生动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表达的是老百姓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所以只有人民群众体会最真切,感受最真实。因此,人民群众是最有资格成为文艺作品价值评判的主体。同时,历史证明,一部经得起人民评判和检验的作品,才能流芳百世,才能经得住历史的淘洗;反之,在唯票房、收视率、发行量和点击率的导向下,产生的只能是“伪人民性”的快餐文化,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作品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认同,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第四,要把扎根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这些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人民平凡生活的深处,从人民群众真实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积累素材,获得源头活水,才能创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文艺精品。反之,就是脱离实际、疏远生活、缺乏实感的空中楼阁。历史表明,那些有温度、有厚度、接地气,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都是文艺工作者长期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群众生活,根据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创造。


综上所述,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新时代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性始终是党的文艺政策的根本原则,也是党的文艺事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价值追求。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性的内涵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与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承担的使命任务相契合。新时代党的文艺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人民群众作为文艺事业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如此,方能充分发挥文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作者陈红,系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中共中央党校博士)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