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学习思悟】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与提高斗争本领有机统一

来源:中华魂网 · 2023-06-11 12:5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势必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艰险和挑战,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是我党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取得一次次胜利的有力武器,也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大有可为。


一、从历史中汲取斗争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来谋划和推进事业,使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斗争史来看,革命斗争的主题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独

立、解放、统一和富强,其目标追求也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在斗争中求发展促进步。


1.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斗争精神贯穿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斗争精神也是区分中西方文化的重要内核。从东西方神话故事中就可以发现,当西方文化制造诺亚方舟“避难”的时候,中华文化对应的神话是大禹治水。除此以外,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都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和世界观中斗争精神的体现,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底色,在面对天灾人祸自然灾难时,中国人民从来都不会选择逃避,而是会在斗争中找到出路。


2.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奋斗史、斗争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中国积贫积弱,列强虎视眈眈争相瓜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最终挽大厦于将倾,救人民于水火。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凭借顽强的斗争精神,完成了北伐、土地改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伟大壮举,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取得了土地改革和城市工业化建设胜利。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我们党宝贵的财富。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党内任何一种东西(指主义、政策、策略等)都是一种形式,都是为达到一个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无数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战斗到最后一人。


3.深埋于民族基因中的斗争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出了新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祖国过程中同样要经受各种考验,包括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考验。从国内来看,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两个一穷二白”“三大危机”和“四大考验”;从国际上来看,我国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以及“颜色革命”的挑战……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行长期斗争。在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演化为巨大的竞争力。在世界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引起发达国家的不满和掣肘,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力量源泉,提供了斗争经验,萃取了斗争智慧,进而有效提升了竞争能力。


二、从工作实践中把握斗争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保持战略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敢于亮剑、敢于斗争。


1.把握斗争方向。我们的事业是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一切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群众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坚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2.谋定斗争策略。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要明确斗争的目标,坚持正确的斗争策略和方法,要坚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工具。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3.锤炼斗争意志。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斗争意识不强,就会丧失斗争精神。在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面前,要有足够的底气、硬气,敢于“得罪人”“负责任”。要善于把握政治方向和斗争策略,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保持斗争姿态,敢于亮剑、敢于交锋,在斗争中锤炼意志力量。


4.增强斗争本领。面对艰巨任务和风险挑战只有具备过硬本领才能从容应对。当前我们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政治能力,增强学习本领、把握规律本领,增强改革创新能力,增强狠抓落实本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三、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冲锋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既要有责任上的担当,也要有能力上的担当,真正做到困难面前有我们、关键时刻有我们。”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有斗争精神,具备坚强的斗争本领,冲锋在前。


1.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要当好一线指挥员,又要当好“关键少数”。“关键少数”在整个领导队伍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力量、中坚力量和中坚骨干力量,能否敢于担当、勇于担当至关重要。如果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思考风险、只想出彩不考虑后果等问题突出,甚至为一己私利去触碰国家利益、人民安危“高压线”的话,那么这样的同志就不是合格的干部。


2.保持奋发有为。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组织者与推动者和实践者之一,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斗争决心与信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必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3.强化理论修养。在长期斗争中领导干部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武装头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各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增强统筹抓好分管工作的能力,增强抓落实的能力,增强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思维能力,增强识人用人的能力,增强加强作风建设的能力。


4.坚持居安思危。实践证明,越是面对重大风险挑战,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增强斗争意识,越要发扬斗争精神。要把斗争作为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敢于与一切危害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损害我国国家主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和事作顽强斗争。我们党历来反对以退为进、小进即满、不计代价。当前一个时期,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面临的“四重风险”依然严峻复杂性。越是面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我们越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四、全方位抓好斗争本领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能锤炼领导能力,越能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斗争形势越是错综复杂,细节处的定力和战斗力越能决定大局,锤炼斗争精神,养成斗争本领一定要从小处、细节处做起。


锤炼斗争精神,要做到“十要”。一要不畏难。即“不畏惧困难、不自乱阵脚”。党员干部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畏难、战胜难,做到艺高人胆大,从容沉着化难为易。二要不怕苦。即“不贪图安逸、不推脱应付”。党员干部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扛得了活,自觉在吃苦中历练和成长,让“苦差事”开出“幸福花”。三要不降格。即“不降低目标、不甘居二流”。各项工作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不断拓宽视野、提升格局,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四要不懈怠。即“不忽热忽冷、不三心二意”。在工作中要有持之以恒的定力、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则必成的笃定,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做到日积月累、久久为功。五要不躺平。即“不我行我素、不得过且过”。党员干部要自觉与躺平内卷划清界限,时刻保持“第一梯队”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做到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对于重大活动、重点工作、重要事项,要脑中有计划、心中有措施、手上有招法。六要不浮躁。即“不患得患失、不急功近利”。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意味着服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付出,是年轻干部沉潜积累、锻炼成长的重要阶段,党员干部要格外珍惜这个平台、珍惜这个阶段,加强学习、夯实内功、放眼长远,自觉克服“跳板”心理、力戒心浮气躁。七要不放弃。即“不妄自菲薄、不自惭形秽”。党员干部尤其是在各级机关工作的同志们学历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优长不同,但总体来说素质基础都不错,都有良好培养潜力,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八要不马虎。即“不敷衍塞责、不三心二意”。在工作中要强化“中枢神经”意识,无论大事小事、急事难事,都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力求思考严密、严谨周到。党员干部干任何事既要有前瞻思维,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做到胸有成竹,又要有底线思维,把自己作为最后一道关口。九要不争功。要防止“斗争”在内耗上。在工作中要不断强化心性修养、提升境界格局、涵养清澈纯粹。不自恃、不自负、不邀功,正确面对自己、正确对待同事、正确对待组织,推己及人,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做到内心平衡、一心干事、进退淡然。十要不越矩。即“不踩底线、不触红线”。在工作中要带头站稳政治立场、守住精神家园、永葆公仆本色。要清清爽爽工作、干干净净做事,保持一身正气不折腰、一心工作不妄动,切实筑牢遵规守纪“护身符”。



(作者:李玫,系中共西宁市委党校机关党办高级教师,责任编辑:红升)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