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延安精神 > 正文

北京知青延安情 ㉗ | 黄陵山坳火光照亮我为党工作人生路

来源:中华魂网 · 2022-06-19 00:47:12

1969年,近两万八千名16至20岁的北京知识青年,告别首都的繁华,发扬前辈“爬也要爬到延安去”的革命精神,乘坐 “知青专列”奔赴圣地延安,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片贫瘠又富有的黄土地上。

半个世纪后,回望这段经历,他们愈发感到,劳动是对体力的磨砺,是对精神的洗礼,更是对书本知识的升华。只有双脚踏进泥泞的土地,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只有把根深扎在群众之中,才能寻到自己的“源”;只有亲身体会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才能铸就自己的“魂”,从而增强青春的志气、骨气、底气!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中华魂》网特别推出“北京知青延安情”专栏,让正值青春或曾经青春的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倾听北京知青在延安插队的青春故事,看他们如何在艰苦环境历练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中接受一次精神洗礼。

(投稿邮箱:zhonghuahun1921@126.com)


北京知青1969年插队时在黄陵县照相馆的合影


延安,一直是我向往的革命圣地,贺敬之先生的著名诗句“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就是我孩童时的记忆。


1969年2月5日,在我刚满17周岁生日的第三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满怀激情,在众人的欢送下,从北京火车站登上了北去的列车。火车只能到达铜川,我们转天又从铜川乘军用卡车前往黄陵县侯庄公社。桥沟大队徐保队长和大队团支部书记刘怀义赶着驴车,已在公社等候我们多时。我们27名同学被分在桥沟大队插队,大家把所有的行李放在驴车上,徒步跟在驴车的后面前往大队。


到大队后,我们又被分配到大队的4个小队中,我被分配在二小队,由4个男生、3个女生组成了知青户,男生住窑洞,女生住厦子(屋檐一边倒的土坯房子)。窑洞略宽敞,吃饭的灶台就设在里面,厦子一进门有一条窄窄的过道,进去是土炕。就这样,我们安了家落了户。


从北京大城市到了边远的小山村,知青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会拉风箱做饭,也不会在井里打水。农田耕地,做饭睡炕,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但是,老乡们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关心和耐心的帮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基本就能掌握了生活生产的技能。


当时,我不会生火,烟熏的鼻涕眼泪直往下掉,房东大娘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引柴、添柴、拉风箱。


我们3个女生住在厦子里,不会烧炕,老队长亲自做示范,悉心的嘱咐我们柴不能多放,但是我们等了半天炕不热,又自行添了一些,结果后半夜,炕热的直烫屁股,我们围着被子蹲在炕上熬了一宿,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呀!


第一次种地的经历也很难忘,我用镐头刨地,手上一串一串的血泡就出来了。老队长告诉我,锄头要抓紧,无论是昂起还是放下,手都不能滑。听了老队长的话,再去刨地,手不出血泡,只出茧子了。


村里年长的老队长、大娘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娃,年轻的队长把我们当成自家兄弟姐妹。


刚到村里时,有些男生淘气经常打架斗殴,弄得女同学们都很害怕。团支部书记刘怀义了解到了此事,他立即和大队请示,组织了年轻的党员和团员徐保、寇书生、陈广银等人,为知青们轮流守夜站岗,保证知青的生命安全,直到男生们懂事儿了稳定了,才撤岗。年轻党员团员的辛苦让知青们记在心上。


我们不会生活也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国家保障分配的粮食,先把细粮都吃完了,剩下的粗粮不会做。这时又是刘怀义书记组织了每个知青户上都派一位村里的妇女同志,帮助知青们把粗粮细做,手把手地教我们做饭,直到大家掌握了粗粮细做的本事。这种贴心的关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知青们刚到村里没有菜吃,每天都是盐泼辣子(陕西的辣椒面和盐用凉水合在一起),崴一勺放在小米粥里调调就吃。学校的寇雪楼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就想办法,自己花钱弄了很多菜,腌了一大缸咸菜,送给知青们吃。知青们吃完了咸菜,就又到她那里去取,她热情的说:“你们要爱吃,我还继续给你们想办法腌菜。她的话语温暖着知青的心。”


我到了陕西水土不服,蚊虫叮咬更是被折腾的浑身一块块溃疡,身上到处长的是包,有的甚至有核桃那么大,每周都要杵着一根棍,翻两座山到县医院去治疗处理,还要注射粗粗的一大管氯化钙。有时回来得晚,徐保队长就会在村口一直等着我,天黑的时候远远看那晃来晃去的手电光,我心里就特别踏实。


西北的汉子有敞亮的嗓子也有敞亮的心胸,他们善良且包容。桥沟一队的民兵队长陈广银结婚,送亲的队伍敲锣打鼓好热闹,知青们都来祝贺。不知哪个男生说了一句:“看那驴,一拍它屁股,就会跑得特快!”说时迟那时快,不知哪个同学一个箭步上去,冲着陈广银媳妇骑的小驴屁股一阵拍打,小驴瞬势飞奔出去。小媳妇坐在驴上惊慌失措,山路颠簸,若是摔下来,那该是多么危险啊!


此事一出,我们都觉得闯了大祸。作为知青队长的我代表犯错的男生向广银队长道了歉,但是广银队长一句抱怨的话都没说,而是说“有啥嘛,那就是热闹嘛,那是高兴嘛。”这句话打消了我们的内疚,也把老乡们的那份包容深深印在了知青的心里。


当年的桥沟学校,是远近闻名村上最有文化的地方,学校里近百名学生分成5个年级,唯一的女教师是学校的校长。这里白天是孩子们学习上课的地方,晚上就是知青们交流学习的乐园。这里也是知青们对外的一个窗口,那些迟到的报纸,过期的杂志,更重要的是知青的家信,邮递员都会择时送到学校里来。


学校里有个知心大姐,是她解开了知青们一个个心结,让欢声笑语荡漾在校园里。她就是寇雪楼老师,是个热情、奔放、善良、有爱心、有文化的人。晚上我们经常去找寇老师聊天谈心,生活中的烦心事、麻烦事,特别是想家的时候,都会去说一说、谈一谈。寇老师诗书满腹,总是热情地开导我们。在寇老师办公室,经常能见到女同学哭着进去,笑着出来。


在和寇老师的接触中,耳濡目染感受到了陕北人的朴实无华,她娓娓道来给我们传授着延安精神,鼓励知青:“你们长大了成熟了,要把自己锻炼得更坚强。”她夸奖“知青们把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边远偏僻的小山村”,她赞誉“知青是文明的使者”。


寇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育,不但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延安精神的伟大,也增强了我们扎根农村的信心。再次见到寇老师的时候,是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寇老师作为延安地区妇联主席到北京参会。久别重逢,我们激动不已,拥抱在一起。


1997年参加黄陵公祭活动时,蓸南燕(右二)在桥沟大队与房东的儿子虎元一家的合影。


让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当年房东大娘给我做的3个小白馍馍。那天我发烧没能上工,房东大娘得知后把家里仅有的一捧白面做成了3个小白馍馍。当时我一个人躺在厦子里,隔老远就听见她四五岁的小儿子虎元哭喊着要吃白馍,我起身循声望去,看到大娘左手高高地端着白馍,右手不住地打着虎元的手。大娘不顾孩子的叫喊,径直走到我炕边儿说:“吃一口白馍吧,还烫着呢!”我顿时热泪盈眶。


那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麸子面馍都吃不上,家家喝的都是稀汤,大娘家的这点白面,那就是黄金啊!看着孩子的眼泪,听着孩子的哭声,我怎么能咽得下去呀。我流着泪说:“大娘,这个白馍我不能吃,你给孩子留着。”大娘执意让我吃下,我只好答应大娘一定吃一个,剩下的留给虎元。


我是含着眼泪咽下的那个小白馍,这是我一生中吃得最心酸的馍,也是最香甜、最好吃、最感动的馍。50多年过去了,这一幕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延安老乡对知青的一片真情厚意,那是房东大娘最真挚朴实的爱!


黄陵县委县政府对知青非常重视,把新型农民——知青群体作为黄陵县人民的重要一员。1969年4月,黄陵县召开全县战备会议,特别邀请知青参加,我有幸作为侯庄公社知青代表参会,与县里的领导、专家、各级骨干一起共同研究县里的战备工作。


当时正值“九大”胜利召开,黄陵山上人人都举着火把,在山坳行走欢呼,火光由弱到强,从远到近,气势如虹。漫山遍野的火光彰显了黄陵县人民响应党的号召跟党走的决心。我初次看到如此盛景非常激动、骄傲和自豪。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即便知青们离开了,黄陵县也始终给予我们关注,我们这群锻炼成才的知青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二故乡,没有忘记洒满青春的桥沟。上世纪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在每年黄帝陵公祭的时候都会邀请我参加公祭活动,我也多年来一直在帮助黄陵县申报黄帝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项工作也受到建设部的重视,支持老区的建设是我们的责任。


1996年,我陪同时任建设部部长侯捷同志前往延安支持老区建设的调研。侯部长向基层负责人询问黄陵县建设情况时,看到县里同志对我很熟悉,还没等部长问,建设局长就说:“这位处长是我们黄陵候庄的娃,她是北京知青,她对我们很负责,我们有什么事儿就找她!”侯部长听了很高兴,说:“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你们找她就找对了。她这个处长就负责这项工作,建设部会全力支持你们。”基层的同志们听了都高兴地鼓起掌来。


2020年黄陵侯庄知青们相聚时的合影


黄帝陵自1988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后,就开始了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黄帝陵的历史地位,资源价值申报国家级风景名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的编制、管理体制的机构建设、景区范围的划定以及和文物部门的矛盾,林业部门的交叉等等,由于黄帝陵管理的基础薄弱,资金短缺所以很多问题都急需协调和解决,才能符合申报条件。


陕西省建设厅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负责分管风景区工作的陈青处长陪同我上下6次来到黄陵县,对黄帝陵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办公。虽然差距大、任务重,但好事多磨,经过部、省、黄陵县的共同努力和我这个“黄陵侯庄娃”执着跟进,黄帝陵终于在200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陕西省建设厅的陈青同志每次见到我都会说到“黄陵的乡亲们都没忘记你,提起你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你为黄陵的风景区操了不少心。”特别是县里建设口的人一见到我就问,“候庄娃的那个处长,好着那嘛?”每每听到大家的问候,我都非常感动,国家给了我这个平台,我做了点滴工作,那都是我应该做的,也是自身的职责。


在延安黄陵插队时间虽然不长,但我早已把这里当作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更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革命老区的人民,给了我有生以来最初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教育。我是延安的知青,能做黄陵候庄的娃,是我一生的荣幸和骄傲。


时间流逝,至今离我们在黄陵插队的时间已经过去50多年了,知青们永远不能忘怀,当年在艰苦的环境下,革命老区人民给予了知青延安精神的教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感恩黄陵的父老乡亲们,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养育了知青,更是把知青们锻炼的无比坚强,使之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够勇敢的面对,永远向前。


黄陵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记忆,那一段艰难的岁月,在知青的生命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知青们常常聚在一起回忆当年老区人民和知青之间的亲情,畅谈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曹南燕近照


曹南燕,女,1969年2月,在延安黄陵县侯庄公社桥沟大队插队落户。以后到部队当兵、上学,在武汉军区军医学校任教官。1979年9月,从部队干部转业到国家建委,在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工作。历任建设部城建司风景名胜处处长、园林绿化处处长、城建司副巡视员。2009年2月,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退休。


责任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