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延安精神 > 正文

北京知青延安情 (51) | 志丹“足球小子”踢出“红色旋风”!

来源:中华魂网 · 2022-09-01 15:37:50

1969年,近两万八千名16至20岁的北京知识青年,告别首都的繁华,发扬前辈“爬也要爬到延安去”的革命精神,乘坐 “知青专列”奔赴圣地延安,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片贫瘠又富有的黄土地上。

半个世纪后,回望这段经历,他们愈发感到,劳动是对体力的磨砺,是对精神的洗礼,更是对书本知识的升华。只有双脚踏进泥泞的土地,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只有把根深扎在群众之中,才能寻到自己的“源”;只有亲身体会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才能铸就自己的“魂”,从而增强青春的志气、骨气、底气!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中华魂》网特别推出“北京知青延安情”专栏,让正值青春或曾经青春的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倾听北京知青在延安插队的青春故事,看他们如何在艰苦环境历练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中接受一次精神洗礼。

(投稿邮箱:zhonghuahun1921@126.com)


1973年,志丹县爆出了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该县历史上第一支“少年足球队”诞生了!首任教练就是在当地插队的北京知青张小建。


图1:2018年秋,张小建参观 延安知青博物馆,看到“当年照″ 与之合影


陕北农村生活贫苦,文化生活更是贫乏。在志丹农村,有许多人不知道足球为何物。北京知青的到来,把足球运动带到了山村。知青们在地头、场院甚至在河滩上踢足球。静寂的山村响起了知青与陕北娃在踢球时发出的呐喊声,热闹的“比赛”引来了乡亲们的观看。足球,就像飞落在黄土地上的种子,在陕北山村发芽了!


1973年初夏,时任志丹县体委主任的曹钰,风尘仆仆地赶往30里外的向阳沟山村。他要邀请北京知青张小建出任志丹历史上第一支“少年足球队”的教练,带队参加即将举行的“延安地区少年足球邀请赛”。


图2:张小建(右)与时任志丹县体委主任曹钰合影


事出有因。张小建曾是北京少年足球队的前卫,来志丹插队后,虽然再没机会踢球,但功夫犹在。1970年的冬天,小建曾代表志丹县参加了“延安地区五项球类运动会”和在宝鸡市举行的“全省足球运动会”。当时,踢足球的大都是来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开幕式上,张小建代表全体运动员讲了话。他所在的延安队在比赛中荣获第四名,并获“最佳风格奖”。赛后,张小建又回到生产队继续参加劳动。


不久,陕西省要组建一支足球队,选中了张小建等知青,延安地区体委的军代表曾亲赴向阳沟,想通过招工,先把他招出来,然后再到省里去集训。可没想到,这么大的好事竟没有让小建动心。其实,外人有所不知,当时的小建一门心思要改变队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婉言谢绝了军代表的盛情,继续留在村里。三年时间弹指过。到了1973年,志丹县要组建历史上第一支“少年足球队”,当时正好是农闲时节,小建这次终于同意“出山”了!


张小建(后排左一)在志丹县插队时留影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建背着铺盖卷,坐着手扶拖拉机来到县上。曹钰让他住在县招待所,可小建却直接住进小运动员们集体住的大房间。说起这个大房间,其实是志丹县体育场腾出的一间仓库。16名小运动员睡在仓库内侧,靠门一头;小建在门的另一头用旧器材为自己搭起一个“单人床”。就这样,“张教头”便与小运动员们一起,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


第二天一早,首次集训开始了。来自县城及周边农村小学的16名队员,基本上都是11岁至12岁的学生。他们最大的“优势”是爱好体育,能跑善跳,肯于吃苦;“劣势”是基本不懂足球,没参加过正式比赛。如何带领这支“娃娃兵”来为志丹足球史上写下新的一页呢?这是张小建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他从抓娃娃们的基本功开始,先教小队员用脚的各部位传球、停球、射门,以及头顶球、拦截等,一招一式,一丝不苟。针对一些孩子怕足球迎面击打、怕与大个子运动员冲撞,小建就在常规训练中,加强小运动员的迎球奔跑、迎球阻挡、迎面顶球,和大个运动员争抢围堵、贴身紧逼等基本功的训练。有时,小运动员被球击中或被撞得人仰马翻,小建从不心软,只是高声呼唤:“站起来!坚持住!冲上去!好样的!”以此来激励小运动员们发扬勇敢向前、顽强拼搏的作风。


有时,遇到运动员偷懒或违反纪律,小建就“处罚”他站在场子中央,迎球“堵枪眼”。有时,这些小运动员被球击中放声大哭,小建就让他哭个够,下来为他抹泪擦汗水,耐心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并领着他到餐厅吃饭,感动得小运动员们说:“张教练比我爸还厉害!比我妈还亲!”在多种战术训练中,小建费尽心血,集思广益,制定了多套训练方法,整天与娃娃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反复训练前锋跑位、边路穿插、中场组织接应、后卫交替掩护、争抢中自我保护等战术。


2016年秋,张小建(后排右四)在志丹幼儿园与幼儿足球队亲切合影。


为了振奋士气,小建坚持与队员们一起作息用餐,训练后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还一起唱当时最流行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解放区的天》《大刀进行曲》等歌曲。小建感到:老区的这些孩子性格倔强,唱起“红歌”来,更容易受到鼓舞。经过20多天的苦练,一支初具战斗力的少年足球队组成了。接下来,他们要迎战的是“延安地区少年足球邀请赛”。


这次邀请赛共有5支代表队参赛。循环赛制,各队都相遇角逐,积分最高者夺冠。志丹县作为东道主,当然要力争创出最好成绩。“初出茅庐”的志丹少年足球队的队员们满怀信心地上阵了,但开赛不久,就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因为队员都是小学生,但有的县选出的队员都是高个子。后来,一打听,竟有初中学生参赛,甭说技术上有差距,就连体力上也明显占上风。


一时间,赛事气氛沉闷,大家议论纷纷,有的队甚至要“罢赛”。东道主举办的首次少年足球竞赛眼看要夭折!小建为了锻炼志丹小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力主坚持比赛。通过与各县领队、教练员的沟通与协商,“罢赛风波”平息了!部分球队中的超龄现象也得到相应的制止,尽管不甚公平,但保证了比赛的如期进行。


在以后的比赛中,志丹少年队愈战愈勇,轰动了志丹城乡。每天下午比赛时,县城的干部、市民,以及周围乡村的农民,甚至几十里外的农民群众都来观战助兴。在志丹城乡人民的关注和支持下,这支少年足球队取得了两胜、一平、一负的战绩,荣获亚军,赢得了志丹足球史上第一个好成绩!


在那个盛夏,为“红都”志丹播下了足球运动的火种!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每日清晨,小建与少年足球队的队员们迎着晨曦,跑步练体能;在烈日下,他们挥汗如雨,演绎战术;在清凉如水的夏夜,他们在周河边唱歌、游戏,亲如一家;更难忘,在激烈的赛场上,少年男儿一腔热血,奋勇搏击,汗酒黄土地,青春耀山川!


赛事结束,当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欢愉中时,小建却急匆匆地“解甲归田”,悄然回到了他的向阳沟。


1970年春,冯军(第一排左一)、张小健(第一排右一)与向阳沟插队知青在村口留影


在以后的岁月里,小建与志丹少年足球队的孩子们结下了“忘年交”的情谊。每到假期,这些孩子聚在一起,骑车奔赴30里外的向阳沟山村,看望与他们朝夕相处了一个月的好教练。直到小建回到北京,队长闫文君、后卫李恩群还一直与小建保持着联系。那年夏天,在志丹播下的足球运动的火种,今天已结出硕果。


当年的队长闫文君,1990年考入西安体育学院,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工作,先后担任志丹县体委主任、志丹县体育局局长、志丹县文体局书记,延安市体育总会、足球协会委员等职。当年的少年足球队队员,而今已成为志丹体育运动的中坚。1984年,闫文君亲自执教志丹男子足球队,勇夺延安地区足球联赛冠军;1988年执教县女足在延安荣获冠军。2000年,志丹县成功创建成“陕西省体育先进县”。“红都”志丹,如今已成为大西北现代化的体育强县。


2016年秋,张小建(左二)回访志丹,与当年的少年队首任队长闫文军(右二)共同指导今天的志丹少年足球


2003年3月,志丹县正式成立了延安市首家足球俱乐部——志丹县足球俱乐部。俱乐部致力于全县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和足球运动的普及,现有会员单位25个,专业教练员8人,兼职教练员30人,成人和学生会员逾千人,成为志丹县最大的体育组织。志丹县足球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省市的各种比赛中,连创佳绩。


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足球少年而今已成了年过半百的中年人,可由北京知青张小建和首批志丹少年足球运动员播撒下的足球运动的种子,而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一代又一代出自志丹本土的少年足球队员,都心怀一个梦想,要把这项运动坚持搞下去,要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没想到,几十年之后,志丹少年足球队走出了国门,赴德国参加训练;更没想到的是:2014年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德国访问时,还专程看望了在这里参加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的队员们。习主席亲切地对少年足球运动员说:“到这里来接受训练,对你们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也将起到带头作用。我看好你们!看好你们这一代将来成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这是我的心愿。”就在这一天,习主席还观看了志丹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并与中德的青少年运动员合影。


2014年春 ,习近平总书记热情寄语志丹少年足球队: “我看好你们!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全民健身谱新篇!”


看到志丹足球运动的长足发展,张小建十分高兴。有时,志丹人议论说:“北京知青张小建可是咱‘志丹的足球之父’”。小建听到这话后,欣喜地说:“能为志丹足球播下火种,我感到自豪!与志丹第一支少年足球队度过的难忘岁月,值得我一生回味!”


1973年春,冯军在延河畔留影


冯军,男,1969年元月赴陕西志丹县双河公社向阳沟大队插队;1972年底调志丹县委通讯组,县团委任宣传干事;1977年11月参加恢复高考,1978年春入陕西师大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延安五中任教。曾任《延安报》《延安精神研究会》特约通讯员。1991年6月回京,任教北京宏志中学。2010年7月从北京宏志中学退休。


    (本文选编自《黄土蕴情——我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