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延安精神 > 正文

【“我的延安情”征文】三赴延安,倾听历史回响

来源:中华魂网 · 2023-05-28 09:14:39

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延安也因此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革命圣地。



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他们排除万难,甚至冒着巨大生命危险奔赴延安。因为延安乃“理想所在”,这里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有理想、有信仰,有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


和平岁月里,人们依然向往延安。在这里,人们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体会传承不息、内涵丰富的延安精神。党的二十大绘就宏伟蓝图,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是啊!党中央在延安13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辉煌时期。延安的小米、延河的水,养育了党中央,培育了英雄千千万。


我曾3次赴延安参观,对延安的感情也一次比一次深刻。


我第一次赴延安是1966年。我和同学一起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及凤凰山麓的窑洞。窑洞很简陋,陈列着毛主席当年工作、生活的用品。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毛主席写出了许多指导中国革命的不朽著作。讲解员还给我们讲述了毛主席在这里生活的故事,更增添了我们对伟大领袖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我们还获得了“革命圣地延安”的纪念章,给这次参观画上了圆满句号。


当时,我们这些年轻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延安精神。但通过参观,我们知道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五一”假期,学校组织“红色旅游”,我们21名教职员工向延安进发。路上,汽车时而奔驰在戈壁荒滩,时而行进在深壑山沟,时而蜿蜒盘旋到高耸的山顶,坐在车窗边上往下看,叫人头晕目眩、胆战心惊。草木茂盛的地方大多有人家,有庄稼地,还时不时能看到长庆油田抽油的“磕头机”。


我们到达延安已是傍晚时分。只见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大街小巷的商铺闪烁着五色霓虹灯。回想第一次到延安的场景,我不禁感叹,真是“旧貌换新颜”!


这次参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河之滨的王家坪,建成于1950年7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延安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34000多件,展线500米,共有6个展厅,陈列大厅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法,以700余幅照片、近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史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参观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延安革命斗争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22年西北党组织成立—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第二阶段:935年中央红军到陕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第三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7年中央离开延安。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精神在我们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在这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伟大的延安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还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展馆门前的广场上矗立的大理石丰碑上,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8个熠熠生辉的大字,旁边还有一座大生产运动的雕塑,栩栩如生。导游告诉我们,南泥湾大生产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1941年春,八路军359旅奉命进驻南泥湾执行保卫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光荣使命,毛主席还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359旅不负使命,把荒山野岭野兽出没的南泥湾,开垦成丰收的良田。


展馆门前广场的南边就是农田,当地的农民正在插稻秧,我们好奇地与他们攀谈。他们如数家珍地讲起了大生产运动给南泥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唱起了歌谣:“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柏林不见天。狼豹黄羊山鸡窜,一片荒凉少人烟……”我们只听过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这首歌谣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们说,感谢毛主席,感谢359旅,没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就没有南泥湾的今天,就没有陕北的好江南,更没有南泥湾的稻香鱼肥。


要说这次延安之行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那就是对延安精神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2017年暑假,想着孙辈慢慢长大,该接受红色教育,我提议一家人再赴延安。7月的一天,我们一行11人,乘坐私家小轿车出发,在过去,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一路高速公路畅通无阻,比10年前真是快多了!不到中午,我们就到了壶口瀑布。


气势恢宏壮观的壶口瀑布,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浊浪排空,浪花飞溅,形成几丈高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辉映出了美丽的彩虹,游客们争先恐后地选位置拍照留念,我们也加入了拍照的行列。壶口瀑布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正值夏季,壶口瀑布恢宏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约下午2点,我们到达延安。我们先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地。孙辈年龄尚小,不了解那段历史,看得懵懵懂懂。我主动扮演起“解说员”的角色:“你们看到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们办公住宿的地方,简陋得还不如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房子。可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3年。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听了讲述,孩子们肃然起敬,对延安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黄昏时分,我们一家人登上了宝塔山。上山的路修得特别好,登山也不觉得累。站在山顶,延安全景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无限风光美不胜收。



几天参观结束,孩子们异口同声称赞,觉得不虚此行,还说,这次旅行正好印证了老师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有义务、有责任,高举延安精神的旗帜,把儿孙们引领到赓续传承延安精神的征途上,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回首3次赴延安的经历,我感慨颇深。第一次是两条腿走到延安,历时十多天,虽然中间坐了一段路程的大卡车,但那一路尘土飞扬,到达延安时,人都成了“土人”;第二次乘坐中巴车,虽然有了柏油路,但弯弯曲曲盘山而行,速度很慢,还让人提心吊胆;第三次坐小轿车,走的是高速公路,又快又平稳又安全。一个小切口折射了延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延安也是全国发展的缩影。


1685236738814096615.png

2017年7月,作者携孙辈参观毛泽东旧居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我们应深刻认识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延安时期的时代体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承好、发扬好。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做延安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大力弘扬者和自觉践行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韩少忠)


责任编辑:林静

特约编辑:江淮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