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见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峥嵘岁月和建立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实践铸就了延安精神,现在或曾经战斗、工作、生活在延安,以及到访过延安的人们与之结下的深情,就是延安精神的实际传承。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中华魂》杂志社、《中华魂》网举办“我的延安情”征文活动,旨在通过您讲述在延安经历的故事,让广大读者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编者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到延安是我人生的梦想,这个梦想在2019年11月17日终于实现了。
11月15日晚10时50分,我从昆明长水机场登上了飞往西安的飞机。因为是晚上,从飞机窗口望天空,天空群星灿烂;俯视大地,黑夜茫茫,如同大海里行舟。飞机飞行140分钟后抵达西安国际机场,在西安入住一晚后,第二天,我们前往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黄色大瀑布。“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进入秦晋峡谷,河床由四五百米宽忽然收缩成四五十米,犹如巨壶倾汤,壶口缘此而得名,被誉为“天下奇观、中华之魂”,享有“壶口瀑布撼乾坤,蟒头云海胜仙境,牡丹故里传佳话,大美壶口甲天下”的美名。它集河瀑峡谷、十里龙槽、孟门要津、龙王辿遗址、大禹王庙、古渡小镇、壶口瀑布为一体,不仅彰显着黄河波澜壮阔、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更孕育出关于中华民族根魂源的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和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传奇故事。
壶口瀑布随着季节更替,水量变化,形成了神奇的壶口八景:水底冒烟,旱地行船,霓虹戏水,晴空洒雨,旱天鸣雷,冰封倒挂,山飞海立,石窝宝镜。在这里,可以春赏桃花涨水,夏听旱天鸣雷,秋触晴空洒雨,冬游十里冰河。当我看到如此壮观的壶口瀑布后,不由得想起唐朝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诗。我们拍照留影后,赶往古渡小镇,在那里观看了演出《志丹归来》,重温当年陕北人民在刘志丹的带领下,闹革命、发粮饷、入党宣誓的热血情景。
当晚,月亮高挂天空,我带着陕北的美景进入了梦乡……
南泥湾
17日上午9时,我们到达南泥湾。南泥湾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过去的南泥湾,野草丛生,遍地蚂蟥,瘴气漫起,人一旦进入,很容易传染上忽冷忽热的疟疾病,让人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因为国民党经济封锁造成的物资短缺,给边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困难,于是,党中央决定开发南泥湾。
1944年5月1日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党中央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八路军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战胜重重困难,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于是,贺敬之词、马可谱曲的陕北民歌《南泥湾》,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延安
革命圣地延安,简称“延”,古称肤施、延州,隶属于陕西省,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所在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离省会西安371公里。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胜利到达吴起镇,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也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宝塔山
我们到延安的第一个站就是宝塔山。站在高高的宝塔脚,怀抱宝塔、抚摸宝塔,仰望高耸入云的塔尖,让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宝塔山又称嘉岭山,是延安革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
站在宝塔山上,俯视延河、俯视延安城,很容易想起诗人贺敬之利用流传黄土高原的信天游写成的《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诗歌抒写了诗人对延安精神的赤诚歌颂,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宝塔下有石刻群。探索之路:寓意1921以前的革命先辈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探索;曙光广场:表达中国共产党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星火广场:寄寓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念之路:展现当年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的红色岁月;会师广场:记录着红军在延安会师的历史壮举;初心广场:用牡丹花来代表始终不忘党的初心使命;前行广场:寓意着党的事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从宝塔山上下来,我们紧接着来到王家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做了充分的准备。
接着,我们又前往枣圆。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199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革命之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枣园已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这里,我们观看了毛主席、朱德等老一辈领导的住址。当时天空飘下雪花,枣园一片银色,我触景生情,在手机上写了四句话:延安天空飘大雪,延河两岸披银装。陕北大地雪茫茫,预兆来年好收成。
延安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泥湾宝塔铭记心,王家坪枣园永不忘。革命摇篮延安城,毛主席旧居放光芒。滔滔延河向东流,延安精神代代传。
这就是我的延安情怀。
(作者:殷里康)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