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延安精神 > 正文

【我的延安情】红都山城印记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1-05 17:19:08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见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峥嵘岁月和建立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实践铸就了延安精神,现在或曾经战斗、工作、生活在延安,以及到访过延安的人们与之结下的深情,就是延安精神的实际传承。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中华魂》网开设“我的延安情”专栏,旨在通过您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广大读者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欢迎来稿!——编者

(投稿邮箱:zhonghuahun1921@126.com )


有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著名的美国记者斯诺先生所著。他在这本书里,将陕北的一个小山城称誉为中国革命的“红色都城”,这便是保安,今延安市志丹县。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红都山城——志丹便成了我灵魂深处今生今世永远也抹不去的一道印记。


坐“闷罐子”火车千里求学


那是在1982年的春天,我才16岁,初中还没上完。当时,我的一位亲戚,叫孙治学。他是原志丹县中学校长,比我大20多岁。我父亲和他父亲春节时在一起谈论我考学的事,说想让我去陕北志丹县,上完初中最后一学期,这样就能让孙治学更好地照看我的学习。


他们征求我意见时,我毫不思索,满口答应,因为我心中有个梦想,很想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早日跳出“农”门,为父母争光。


于是,年后正月十六,我便去追随孙治学,去陕北求学,并且想好了,到了志丹县中学见到他就称他为“孙老师”,让他成为我一辈子的老师。


在那个农村还普遍“点着煤油灯”的年代,我只身一人扛着大大小小6个包搭班车摇摇晃晃坐到蒲城县的孙镇火车站,上了一列那时候特有的拉货拉牛也拉人的“闷罐子”火车,咣咣铛铛一路北上,蜿蜒行进。


大荔到志丹约有500多公里。我是个农村娃,从没独自出过远门,并且是第一次坐火车,心里多少有些害怕,总是提防着身边的每一位旅客,一路上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只想着心里那个青涩稚嫩不断拔节的梦。


当时火车还不通延安,只能坐到铜川,换乘去延安的班车,再到延安换乘去志丹的班车。如今40年过去了,蓦然回首,我简直无法想象,那个时候我一个十来岁的瘦小的农村娃,提着那么多的包,我是怎样一路颠簸折腾吃尽苦头到志丹的?


客车到延安已经天黑了,我在车站附近找了个极其简陋的小旅社,一间房住了十几个南来北往的男人,通铺,一个挨着一个睡。晚上,房间的灯泡瓦数小,幽暗、潮湿,拥挤,脚臭气满屋。


第二天天不亮,我便起床,坐上去志丹的客车。还好,车上司机放了一盘80年代特有的磁带,是陕北民歌。我美滋滋地听了一路,《黄土高坡》《三十里铺》《兰花花》《绣金匾》等,每一首歌都非常悦耳。


“开门见山”的山城风景


图片


车子从革命圣地延安,向西北曲曲折折行进百公里,俯视黄土塬,我的眼前出现一座不大的城镇,这便是红都山城志丹。


在志丹县中学,孙老师很快便安顿好了我的学习和生活。平时我在学校灶上吃,礼拜天在他家里吃,学校灶上最难忘的是每天吃“钢丝饸饹”,是一种用玉米面做的饸饹,吃起来很硬、很难吃的,只盼着礼拜天,才有可口的饭菜改善生活。


我常常在春风沉醉的早晨,来到城北的炮楼山上,眺望全城。这是我和大自然亲近和对话的最佳时刻。其实,整个县城就在一个山沟里。抽根烟的时间,能从县城这头走到那头。沿沟蠕动着一条白带,人称周河,是洛河的支流。水极瘦,细悠悠流淌而过,将志丹城环抱于怀。


城内有两条街,每逢雨过天晴,新铺的柏油路面平滑如镜。古城墙的残垣、古炮台的旧痕与新建的楼房、窑洞一同延伸到四周的山巅。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待久了,就有了对这座小城纵深的认知,红都志丹的确是小山沟里一座古老、偏僻、清秀、驰名的山城。


我生在关中沙苑,长在平原乡村,以前从没到过山里,第一次看山,感觉景色宜人,空气清新,非常美好。早上起来,家家户户“开门见山”,苍翠的大山就是每一家人的风景,人人都在风景里。


金秋时节,这座山城静静地停泊于周河之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庄重和美丽。瞧那山梁上,一层层梯田沐浴着阳光,拦羊老汉赶着一群山羊匆匆地往回走。不由得让我想起那首陕北民歌《赶牲灵》: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子哟

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

朝南得的那个咬

哎呀赶牲灵的那人儿哟

噢过呀来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儿哟哦

你招一招的那个手

你不是我那哥哥哟

走你得的那个路

…………


这美妙的信天游,原汁原味的旋律,从我的脑海里飘过黄土高坡。


每每徜徉于志丹街头、周河岸边,抑或那满山燃烧着红叶、粗犷的黄土塬,便激起我深深的仰慕和沉痛之情。


思想的魔力,往往闪烁着伟大的人格光芒。想当年,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辛劳的汗水曾在这里挥洒浇灌,特别是保安人民的儿子——刘志丹等革命先辈,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多少震撼人心的传说!


最喧嚣最民俗的山城集市


图片


周河的水在潺潺地流淌,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悲催。在那些苦难的岁月,志丹人吃的是小米、土豆、粗糠,住的是窑洞、草庵、烂房,生活极其清苦。长期的负重和磨砺,使志丹人的渴望像漫山遍野的山丹丹花儿一样,年年开了又败,年年败了又开。


那时候,山民们似乎满足于“三亩好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式的生活。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有首打油诗写得好:“四碟炒菜一壶酒,老虎杠子五魁手;豪车豪宅样样有,听老婆话跟党走。”


曾记得,我学会猜拳是这大山里的农民教的。那年,我从志丹中学上完初中,便考上了延安师范学校,3年后的1985年,我被分配到志丹县教育局参加了工作。


上班后的第二年,县上号召干部下基层一年,没人想去那山沟里工作,我却自告奋勇,自愿报名,带着铺盖卷儿和行李箱,来到了距离县城100多里路的旦八镇王湾村。我要给自己的人生来一场“沉浸式全景体验陕北风情”的洗礼。


我每天吃派饭,和村民们一同下地干活,和干部们一同开会学习,闲了就和村里那些同龄人喝酒、打扑克牌,乐成一片。


有一次,我回县城办事,返回王湾时是我所在单位教育局的司机边兆庆开吉普车送我。车子来到旦八镇,正赶上集市,热闹非凡。集市是志丹城乡最喧嚣最民俗的好去处,是人们做买卖、寻开心、饱眼福的绝好场所。婆姨女子提着筐筐篮篮,老汉后生赶着骡子毛驴儿,从四面八方的沟沟岔岔、坡坡洼洼涌向镇上。


有点文化细胞的后生们见到时尚女子,仿佛看着“仙女下凡”,远而慕之,相互诡秘一笑,戏曰:“蛋白梨花面,清风杨柳腰”。


山沟沟里的老太婆老汉们没文化,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一老汉看到我坐的小吉普车停下来,便稀奇地围着车转了一圈儿,这里瞅一瞅,那里瞧一瞧,随之用手摸着车灯,惊喜地喊叫道:“大伙儿快来看啊,哎吆吆,这东西还有眼窝哩!不知道你们每天给它喂什么吃?”“无知”中却透着淳朴和风趣。


刻骨铭心的建校“大会战”


在王湾村驻队的日子是我最难忘的。那时候,我的心性早已被同化了。我总是牵挂王湾人的急难愁盼,总是关心王湾人的安危冷暖。


触摸那个年代,点点星火,可以汇聚成炬。给王湾小学修建石窑的事至今记忆犹新。


起初,我刚去王湾时,王湾小学只有一名代课老师,领着七八个小学生,这些小学生身穿少颜缺色长短不合身的破烂衣裳,脸上污垢斑斑,背着补丁摞补丁的书包。这,就是山里的“学校”吗?


我震惊了!


有一天,我想去教室看看师生们上复式教学课的情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窑口用几根木椽支撑着,我刚到跟前,正巧有土疙瘩掉落,才发现是危窑。


我赶忙回县城联系我们教育局的领导,汇报了王湾小学的危窑和生源情况。不久,上级给王湾小学拨建校补助款八百元,可以建两三孔石窑。


一时间,村民们欢呼雀跃,所有劳力上山采石、打石、拉土、运水。修建王湾小学那激动人心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山底轰隆隆的炸石声,叮叮当当的凿石声,背石人的吆喝声,山梁上砌窑洞匠人们嘈杂的笑语声,宁静的大山似乎沸腾了……


王湾村人声鼎沸,三孔石窑的建校工程,他们苦干了30多天。我第一次领略了陕北人的吃苦精神,他们把干活叫“下苦”。背一块重达百十斤的大石头,走陡峭的山崖,攀沟越岭,从没见过山民艰辛劳动场景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又为山民走山道如履平地敬佩不已。


那场景,永远镌刻在了我的心坎上,抹也抹不掉。


当看到五星红旗插在新建的学校窑顶上迎风飘扬时,我非常激动,内心不禁一颤,灵魂深处涌起一股振奋人心的自豪感和热爱教育的家国情怀。


五星八角帽的红色印记


一种精神,凝聚着力量。一朵山花,绽放着情怀。陕北的山上,有一种花儿,叫山丹丹。因为陕北经典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缘故,一说到山丹丹,就会联想到红艳艳,于是,山丹丹花儿成了人们赞美勤劳、歌颂爱情、憧憬未来最美好的观照。


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山丹丹花儿,隐喻是红色革命,象征的是永不凋零的延安精神。听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经典的陕北民歌,充满了浓浓的陕北风情,不禁让人热血沸腾,浮想联翩,似乎这花儿天生就是给党献礼的花儿。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城志丹发展的轨迹记录着先驱们奋斗的足印,岁月的年轮镌刻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印痕。毛主席和中央红军转战陕北十三年,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在志丹战斗生活了六个月零七天,他的红星八角帽照片,就是在县城北炮楼山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拍。


当时,党中央站在历史的峰峦上,洞察时代风云,把握前进方向,在山城志丹定都,是继江西瑞金之后中国革命的第二个红色首都。那时候,志丹成为领导全国红军和抗日救国运动的中心。


岁月流转,枝叶关情。真理之光照耀,具有独特红色基因的山城志丹,惠风正劲,砥砺前行,积聚万壑归流的洪荒之力,喷薄于红都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


雄伟的炮楼山见证着志丹的沧桑巨变,奔腾的周河水奏响了恢宏乐章。今天,毛主席在山城志丹住过的红石窑洞里,平添了无数的敬仰与虔诚,窑洞旁边那棵拴马的大槐树更显得粗壮和苍翠。当年中央政治局办公处,改建成县招待所,后来又开发成大型商场。建筑古朴典雅,环境整洁舒适,是志丹人时尚消费的新窗口。


外地人到了这座山城,志丹陵是必不可少的去处。陵园内亭台楼阁,石碑林立,松绿柏翠,鸟语花香。“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的英灵静静地躺卧在炮楼山下。清明时节,成百上千的人纷至沓来,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志丹是融进我血脉的第二故乡


图片


其实,在那个年代,我在志丹中学只上了初三的最后一学期,便离开志丹去延安上学,三年后我被分到这个山城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是四十二块五,不管三七二十一,从没穿过皮鞋的我,先花二十二元给自己买了一双皮鞋。后来,我在当地找了个姑娘,谈恋爱,结婚生子。为了纪念红都志丹县,我给儿子起名为“武丹”,沿用至今。


1989年,我因“恋家”的缘故,更需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和在志丹生、在志丹长的爱人先后调回了老家大荔。然而,红都山城却成了我醉心的可以品读终生的第二故乡,融入了我的血脉中。


举目千山绿,新程好扬帆。此刻,我的梦已和这座山城激荡交融,我的心已与这座山城同频共振。一场远征,正始于脚下。


红都山城,我从你的静水流深中窥见了乡村振兴的波澜壮阔,从你的红色印记中明晰了前行的节奏和步伐。


红都山城,你的厚重历史让人回味无穷,你的绚丽今朝让人惊叹不已,你的锦绣未来让人心驰神往魂牵梦绕。


红都山城,你感化了我的性情,你涵养了我的胸襟,你遥隔千里,却也近在指尖。几回回梦里回志丹,即便跋山涉水,也遮挡不住我穿越时空的视线。


(作者:武德平;责任编辑:林静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