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史两志 > 正文

【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延安时期重视根据地建设的思想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4-01 14:20:37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重视根据地建设的思想


朱德重视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将其视作争取抗日战争主动的重要举措。他指出:“我们怎样争取抗日战争的主动呢……发动群众游击战争与在敌人后方建立小块小块的根据地,来分散敌人的力量,削弱和疲惫敌人,这是战略上着眼争取主动,造成战役上各个击破敌人,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1]1937年10月,他在与史沫特莱的谈话中,阐述了根据地的重要作用,指出:“我们的计划是要在全华北和西北山区建立许多敌后根据地——就像在五台山这个根据地一样,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无法施展。我们的正规军可以休息、补充和整训,游击队和群众也可以在根据地受训,小型兵工厂、学校、医院、合作社和区政府都可以集中于此。从这些根据地出发,我们可以攻击敌人的部队、碉堡、战略据点、军火库、交通线、铁路。毁坏了这些目标以后,我们的部队就转移,攻击其他地方。我们要巩固和利用这些根据地,从而扩大我们的作战范围,好把我们的战略防御阶段转化为战略性进攻。”[2]


中共中央重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工作。1941年11月7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针对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我斗争进入新的更激烈阶段的情况,提出了“我根据地的军事建设,必须适合新的客观环境”,每个根据地的军事机构都应包含主力军、地方军和人民武装(即不脱离生产的自卫队及民兵)。明确在当时敌我形势改变的情况下军事建设的中心注意力,应放在地方军及人民武装的扩大与巩固上,并指出“抗日战争与过去国内战争不同,没有集中最大力量对敌进行消灭战的可能”。要求主力军应采取适当的精兵主义,工作重心是提高其政治军事技术的质量,缩编与充实编制。[3]


注释:

[1]《朱德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303页。

[2]《朱德年谱》(新编本)(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1941-194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221页。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文化工作史》)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