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史两志 > 正文

【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延安时期民族问题研究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4-02 14:19:33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民族问题研究


1939年初,中共中央西北工委设立了民族问题研究室,它在拟定团结蒙、回民族,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方面发挥了作用。1940年,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制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了《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和《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题纲》,并将其刊登在《共产党人》上。《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内容包括“回回民族的特征”、“国民党政府的大汉族主义政策及其影响”、“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回族问题的严重性”、“争取回族的政策”、“党的工作方针”六部分。其中“争取回族的政策”中明确提出依据回回民族的特点和现势,应当把六中全会的精神具体为:启发并提高全回回民族坚决抗日的认识和信心。回族在政治上应与汉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尊重回族人民信奉宗教的自由,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发扬回教的美德,提倡抗日回教保护清真寺,反对和禁止任何污蔑与轻视回教的言论行动;帮助回族强大抗日武装部队,以充实国防力量;帮助回族改善人民生活,激发回族人民抗战热忱与生产热忱;实施抗战教育,发扬回族固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培植抗战建国的回族人才;开放民主,保证回族人民有抗战建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并组织各种民众团体,拥护政府抗战;扶助并发展回族农业手工业生产,设立工厂,开发矿山,发展交通运输,举办回民的生产合作事业与信用借贷;回族有居住迁徒的自由,应撤销不准回族居住某些城镇和地区的命令;改善回、汉、番、蒙、萨、拉各民族间的关系,巩固抗日团结;回回民族与汉族及蒙、藏、番各民族在平等原则之下共同联合抗日,并实现建立统一的三民主义的新共和国的目的。具体做法包括进行抗日宣传解释工作;在共同抗日原则下,允许回族有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力;改善兵役制度;废除苛捐杂税、无偿摊派及无偿劳役等有害民生的弊政;使“天课”实惠贫民;发扬回族优良文化传统等等。[1]“党的工作方针”则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回族工作方面必须采取的方针和步骤,包括要展开宣传工作,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回族中的政治影响,搜集训练回族干部和适宜于回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等。


1940年7月,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了《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并且基本上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该《提纲》分为《蒙古民族的特征》《日本帝国主义对蒙古民族的侵略与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国民党大汉族主义政策在蒙古民族中的影响》《蒙古民族对抗战的态度》《团结蒙古民族抗日的可能条件与基本政策》等部分。《提纲》第五部分《团结蒙古民族抗日的可能条件与基本政策》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对蒙古民族政策的根据:团结蒙古民族抗日并反对伪政府,组织蒙古民族成为一个坚强的抗战力量;肃清大汉族主义压迫政策,实行蒙古民族在国内政治上的完全平等;在抗战过程中,实行蒙古民族一切必要与可能的民主改革与民生改善,以提高蒙古各阶层人民抗日积极性。根据这些,中共提出了对待蒙古民族的十条具体政策,包括在蒙古民族中广泛进行抗日宣传解释工作;蒙古民族在政治上应与汉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提高官兵抗日自卫的政治认识;蒙古民族文化教育用蒙古语文,蒙古人民有选择语文权利;设立免费医院、轮回医院等;尊重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语言、文字,保障喇嘛庙;帮助蒙古民族改善与提高其人民生活;帮助蒙古的抗日军队;帮助蒙古人民改进畜牧生产,发展农业、手工业;改善蒙、回、藏、汉、维吾尔各民族间的关系,巩固抗日团结等。[2]


1941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设立了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室也合并到了西北局,继续开展工作。民族问题研究室还组织撰写出版了研究民族问题的著作《回回民族问题》和《蒙古民族问题》。《回回民族问题》叙述了回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等。《蒙古民族问题》指出只有坚决抗日才是蒙古民族获得民族解放的唯一可行道路,日本帝国主义者所谓的“独立自治”是欺骗,是为了掩饰它对蒙古民族的侵略。该书于1942年8月由刘春编写完成,1946年8月内蒙古出版社出版。


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1940年3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蒙古文化促进会。吴玉章任理事长,吴玉章、林伯渠、李富春、罗迈、乌勒图那素图、阿拉腾扎布、巴彦图等25人为理事。促进会的宗旨为团结蒙古民族,沟通蒙汉文化,帮助发扬蒙古民族之优良文化。为促进蒙古文化,该研究会还举办了蒙古文化陈列馆。10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回民文化促进会,谢觉哉任理事长,林伯渠、张仲实、贾拓夫、马文良、解维俊、金浪白、马尔撒、杜矢甲等9人为常务理事。该会宗旨为团结回民抗战并发扬其民族性。回民文化促进会的工作包括组织伊斯兰教座谈会,参加少数民族文化座谈会,举办延安星期日阿文和伊斯兰小学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作出了相关指示,如1937年7月10日的《中央关于蒙古工作的指示信》,指出一切指导蒙古工作地方党组织与担任蒙古工作的人员,应当把发动蒙古民族抗日运动高潮当做当时第一等重要任务和一切工作的中心。应当利用一切公开合法的形式去进行抗日统一战线的组织,以团结各阶层的蒙人到抗日战线上来。[3]


注释:

[1]《共产党人》第5期,1940年4月25日。

[2]《共产党人》1940年8月20日。

[3]中央档案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文化工作史》)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