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一史两志 > 正文

【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延安时期大众读物社与《边区群众报》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4-24 19:33:20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大众读物社与《边区群众报》


大众读物社是一个出版《边区群众报》等大众读物的出版机构。“为了供给全边区识字少的群众以文化食粮,并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准,以开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启蒙运动”,陕甘宁边区党委决定成立大众读物社,并于1940年3月12日在延安成立。1942年2月大众读物社改为边区群众报社,其图书出版任务移交给同年5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大众读物社主办过《边区群众报》和《大众习作》杂志,出版丛书报刊《大众画库》《大众文库》《革命岁月丛书》等。该社社长周文,曾经在大众读物社工作过的干部有金照、胡绩伟、胡采、方之中、林今朋、守一等约30人。


陕甘宁边区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出版适合群众读的报纸,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决定大量地利用一切有用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出版大众读物,努力使艺术走向大众。大众读物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起来。大众读物社中设立了报纸编辑科、丛书编审科、通讯工作科。报纸编辑科主要任务是出版《边区群众报》,丛书编审科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及自然科学常识等读物,通讯工作科主要从事出版物发行,编辑出版《大众习作》,回复处理稿件,帮助建立大众通讯网、读报组并与之联系等工作。


大众读物社以社为核心,组织广大的大众通讯网,又由通讯员组织各县、区、乡的读报组,形成一整套体系。该社从一开始就决定“发动边区各地工作干部,积极参加,作为社员,以便建立通讯网,使每个社员都成为通讯工作的一员。其任务是:一面在群众中推销书报,组织读报会或读书会以组织群众;一面就从群众中采集各种消息、故事、歌谣,供给大众读物社,以充实报纸和丛书的内容。”到1941年3月大众读物社成立一年的时候,已经组织大众通讯网608个,模范读报组21个。1942年2月16日,大众读物社宣布结束。其所发启事说:“本社依照政府精兵简政的指示,决定从2月16日起,宣布结束。本社今后有关大众化工作,由文协大众化工作委员会办理。本社出版的《群众报》,由群众报社办理。特此登报声明。”


《边区群众报》为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机关报。1940年3月25日,《边区群众报》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大众读物社在延安创办,《边区群众报》的负责人是周文和赵守一、胡绩伟,胡绩伟任总编辑。1942年2月18日大众读物社结束,成立了边区群众报社,谢觉哉担任社长。1941年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该报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8年1月10日改为《群众日报》,1954年10月改为《陕西日报》。它是在延安出版报刊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到西安以前,周文、谢觉哉、李卓然先后担任了《边区群众报》和《群众日报》社长,总编辑是胡绩伟。


为解决群众看报难问题,毛泽东提倡成立大众读物社,创办《边区群众报》,并为该报题写报头。作为一份通俗报纸,该报最早是旬刊,10期后改为7日刊。1946年3月25日,《边区群众报》300期时改为3日刊。1946年11月2日改为每周三、六出版。该报四开四版,初办时为油印或石印,后改铅印。1947年4月21日,《边区群众报》与西北新闻社编的《新闻简报》合并出日刊,一直出到192号。《边区群众报》改名为《群众日报》后,刊号承接《边区群众报》日刊编号。毛泽东再次题写了报头。后来报社还出版了18期32开本的《边区群众报副刊》和《群众日报副刊》,出版了5期32开本的通俗的《群众周刊》。4月,《群众日报》回到延安继续出版。1949年6月9日,《群众日报》出至704号后迁西安出版,期号另起。从1947年冬到1949年9月,边区群众报社和群众日报社一直担负着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报社、新华社西北总分社、西北人民广播电台,实际上是一个单位,一套人马、三个牌子。


中共中央和西北局领导充分肯定了《边区群众报》的工作,1940年11月,毛泽东给周文的信中说:“你的工作是有意义有成绩的,我们都非常高兴。”1946年3月,该报创办六周年时,毛泽东又写了题词:“希望读者多利用报纸,推动工作,学习文化。”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写文章祝贺,称:“这个报纸是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它不但容易读容易懂,并且说出了边区群众要说的话,讲出了边区群众要知道的事情。”“日本打败了,边区较前巩固了,边区群众报是有很大功劳的。”《边区群众报》曾荣获了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特等文教模范的奖励,胡绩伟获得特等模范工作者的称号。


《边区群众报》“完全登载很浅很通俗很有趣味的文章。其中分了好几项,有谈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一般生活上的问题的文章,叫做公道话;有边区各种生动的新闻;有故事、歌谣的大众文艺,有世界大事,国内大事的报告;有很好看的连环画;还有首长的题词等等”。大众读物社出版各种丛书时,就“打算尽量用群众容易懂的话和群众喜好的体彩写成,大量的出版,专门供给群众去读。”[1]


《边区群众报》每期大约有8000字,是一种群众性的通俗报纸,读者主要包括陕甘宁边区基层干部,其任务为教育人民群众提高觉悟,加强各项建设,保卫边区,支援抗日战争。该报对中共中央和边区党委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一般不登原文,而用通俗语言加以改写和缩编。1947年9月20日,《边区群众报》发表题为《完成任务靠什么?》的社论,希望边区各地区乡政府,响应号召,提高工作效率,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1948年1月2日,《边区群众报》发表题为《迎接解放大西北胜利年》的元旦献词。


注释:

[1]刘踪:《关于大众读物社的成立》,《团结》杂志第二十四期,1940年4月8日。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文化工作史》)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