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社区党组织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要让老百姓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身边。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工作和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延安精神进社区等“五进”活动,在全区营造弘扬践行延安精神的浓厚氛围,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雁塔实践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其中,红专南路社区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用延安精神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做好基层服务大文章,呵护好“一老一小”,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服务贴心、活动丰富、家风优良的幸福社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充分就业单位”“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弘扬延安精神示范社区”等190多项中央和省、市、区级荣誉,让延安精神在幸福社区建设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近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专程考察红专南路社区,对宣传红专南路社区开展延安精神进社区的好做法、好经验提出明确要求。今日起,《中华魂》网连续刊发红专南路社区用延安精神打造幸福、和谐、美丽社区的感人事迹。
——编者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近日,记者走进红专南路社区广场,感受到浓浓的“延安情结”。在社区小广场一角,社区合唱团《延安颂》的合唱铿锵有力。
广场正面“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巨幅展板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红底金字分外醒目。
社区大家庭家训石刻、红色家风立体剪纸、“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家风”景观小品等精心布置在绿化带和广场周边……
可曾经,这里却并非如此。2001年,西安市开始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同年8月红专南路社区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原陕西省石油化工机械厂和西安石油仪器厂举步维艰。红专南路社区的前身便是这些国企的家属院。
“红专南路社区面积约40万平方米,常住居民4515户,共13565人。光这两个厂下岗职工就有2000多人,家属院环境脏、乱、差。”今年72岁的红专南路社区党委书记闫中华摆摆手道,“那不是一般的破烂颓败。”
社区初建时,面临着无办公场地、经费紧张,近2000名下岗职工生活陷入困境,小区内垃圾堆积、设施残破,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等诸多难题。
“没钱没人没权,社区工作怎么干?大家都觉得这太难了。”“我就对大家说,‘这难那难,都比不上延安时期难’。我们还是要靠党组织、靠党员!还是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闫中华如是说。
2001年年底,红专南路社区党支部正式成立,党员仅3名。社区成立之初只有两间30平方米的平房,仅有5名工作人员。在没有经费和对社区管理没有经验的情况下, 闫中华带领社区一班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努力解决办公场地难题。面对社区没有办公室的窘境,他们协调借用单位的破旧工房,带人连夜粉刷、改造、布置;社区没有办公经费,他们从自己家里拿来纸张、热水器、电话、相机等,带头垫资为社区添置办公用品,发动居民捐款捐物;面对脏、乱、差的环境,他们组织志愿者开展大规模的环境整治行动,清扫卫生死角,清理残垣断壁、整治乱堆杂物,疏通排污管道,硬化社区道路,逐步改善居住环境。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社区还相继成立了计生协会、工会、妇联、残协、文明学校和家政服务中心,创办了《社区简讯》。
由于社区辖区内驻地单位较多,社区党支部便和西安邮电学院、西安石油仪器厂等驻地单位的党委建立党建联席机制。在驻地单位党委和社区党支部的合作推动下,退休党员纷纷将组织关系转回社区。
2003年8月,红专南路社区党委正式成立。截至目前,下设14个党支部,直管党员947名,每个楼道里都贴着带有支部书记、支委信息及联系方式的公示牌。
“这是西安市第一个实现离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的社区,也是西安市第一个成立党委的社区。社区班子成员80%以上都是退休党员,没有工资,却充当了多个角色。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在弘扬延安精神中做好基层服务大文章,在服务群众中凝聚起群众建设社区力量。”闫中华说。
社区党委坚持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建在楼栋里,把党员作用发挥在家门口。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建立1个在职党员党支部,13个网格党支部,形成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组织设置形式。每个支部由责任心强、精力充沛的老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针对生病、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上门送学服务,保证了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2018年,社区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功能,成立了红专南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流动党员管理等服务项目,提升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这里也代理居民医保、养老、高龄补贴等相关业务。在社区建立“党员驿站”,配备电子大屏、图书角、茶吧等设施,通过开展党员谈心、微党课、建立心愿墙等方式,提升党员对党组织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
近年来,社区积极推进延安精神进社区的创新实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贯彻至社区管理的每个神经末梢,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创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服务中心、物业、管委会“五位一体”社区服务管理网络;搭建党群连心桥、成立居民理事会、组建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居民意见和建议有了诉求渠道、合法利益得到维护,有效解决了各方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现象,形成大家的事大家管、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做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时刻联系群众,为社会和谐更好地发挥作用。”闫中华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提供零距离服务,我们就得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用最好的服务换取居民最大的幸福指数。”
如今的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整洁美观,昔日脏乱差的红专南路社区如今已华丽变身为人人都羡慕的榜样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社区的凝聚力也得到显著增强,延安精神的血脉已深深融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社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待续)
(执笔:朱红升、刘运龙,陕西省延会 马莉)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