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红专南路社区“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纪实②】使延安情结融入乐居安居每一个场景

来源:中华魂 · 2025-07-09 12:32: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社区党组织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要让老百姓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身边。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工作和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延安精神进社区等“五进”活动,在全区营造弘扬践行延安精神的浓厚氛围,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雁塔实践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其中,红专南路社区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用延安精神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做好基层服务大文章,呵护好“一老一小”,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服务贴心、活动丰富、家风优良的幸福社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充分就业单位”“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弘扬延安精神示范社区”等190多项中央和省、市、区级荣誉,让延安精神在幸福社区建设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近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专程考察红专南路社区,对宣传红专南路社区开展延安精神进社区的好做法、好经验提出明确要求。今日起,《中华魂》网连续刊发红专南路社区用延安精神打造幸福、和谐、美丽社区的感人事迹

——编者


走进红专南路社区,一派热闹、和谐景象,步道上人们三五成群边走边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在任何一个小广场上,您都能看到健身的人群:太极拳、广场舞各有节奏,柔力球转转悠悠、羽毛球上下翻飞、乒乓球旋转弹跳,舞剑方阵剑光闪闪,舞扇团队花扇“盛开”,满是活力与欢乐。

在社区的舞蹈室、排练房内,随着舒缓的音乐声响起,舞蹈、健身操爱好者们一边练习、一边对着墙上的镜子纠正自己的动作。书画室、图书室则伴随着清茶的香气,书友们相约在此,安安静静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白天是老人们的主场,到了晚间,下了班的中青年人也会陆续加入。他们在健身、乐器、合唱、读书、摄影交流等活动中放松身心,在各自的兴趣中享受快乐,在学习和工作交流中收获成长。

这就是红专南路社区的日常:十多个文艺团体,各种兴趣小组,带给社区居民强烈的归属感。若是遇上社区举办文艺汇演、书法比赛、摄影展览和小朋友们的专题活动,还会出现各种临时的结对编组——在这里,“网格化”不仅仅用于社区服务管理,还把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各出节目,各亮绝活,在社区的舞台上一较高下,极大地增强了大家为团体争光的集体荣誉感。

社区党委书记闫中华非常自豪:“社区群众很多是退休的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我们把延安情结与文化活动相联结,可以更好地发挥好宣传文化的寓教于乐功能,社区就有强大的凝聚力。”

24年前,闫中华从一所职工学校的校长,转型为西安最早的一批社区工作者。

新成立的红专南路社区,由几个老国企的家属区合并而来。怎么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温暖人心?闫书记想到了用群众文化活动聚人气、凝人心。

2002年,社区举办了第一次书法艺术展览。没有场馆就到处借房子;没有展架他带着大家自己做;没有经费他就自己贴钱,就连唯一留下来的现场照片,还是居民拿来自家傻瓜相机拍摄的。

闫书记记得很清楚,当时参展居民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子,总共有170多人。最后评出的一二三等奖,奖品价值分别是5元、3元、2元。

就是这么“寒酸”的展览,却激发了居民们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歌咏比赛、舞蹈大赛、太极拳比赛……大家对什么有兴趣,社区就组织什么活动。随着西安市、雁塔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对社区工作越发重视,不断加大投入,红专南路社区新建了各种活动场地,文艺团队扩充壮大。同时,注重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注入延安精神的红色元素,打出了社区红色文化品牌,使老同志们在老有所乐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初心不变、本色不改。

在红专南路社区居民、西安音乐学院前任院长翟志荣带领下,组建了首家社区民族乐团,乐团还走出社区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多场文艺汇演和民乐大赛,在各地农村、高校、企业开展演出近百次。同时,社区舞蹈队、合唱团也在各地比赛中屡获佳绩,著名音乐家阎肃称赞:“想不到一个社区合唱团的水平能有这么高!”,成为全国知名的“文艺范”优秀社区。

“我们还将党建活动与文化生活融合在一起,不仅经常组织红歌大合唱,结合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活动组织专题歌咏、诗朗诵等比赛,党建形式丰富多彩,效果也非常好,使老同志们始终保持老有所为的良好精神状态。”

“我们还将党建活动与文化生活融合在一起,不仅经常组织红歌大合唱,结合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活动组织专题歌咏、诗朗诵等比赛,党建形式丰富多彩,效果也非常好,使老同志们始终保持老有所为的良好精神状态。”闫中华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在社区红色文化的熏陶下,“爱党、信党,一生跟党走”成为社区老同志们的共同追求。原雁塔区石油勘探仪器总厂退休职工刘德明退休不退色,积极参加社区各项服务工作,多次向社区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017年12月26号,已经75岁的刘德明成为正式党员,他激动地说,“感谢党组织让我实现盼了半辈子的心愿。”在红专南路社区,像刘德明这样的老年“新党员”还有很多。

颜宝英组织社区京剧团多次在社区、军干所等演出;王华忠作为门球队长,经常带领成员参与省市区、长庆油田举办的比赛。他同时兼任社区合唱团团长,经常参加市区和社区举办的文艺汇演。

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精神修养,更把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大家一起出手相助。社区独居老人,总有人嘘寒问暖,不是送上自家的热饭热菜,就是逢年过节帮忙打扫卫生。居民李惠娟坚持每天为同住一个单元的80多岁孤寡老人送饭,并提醒老人按时吃药。春暖花开、秋色怡人之季,居民们经常互相邀约、集体出游。

就连社区之外的人们,也会被这里热情、融洽的氛围所感染。西安著名的“邓景元社区康复志愿服务中心”曾经来红专南路社区义诊。居民们投桃报李,全程送茶送水。到了饭点,大家还组织起来,轮流送去自家烧好的午饭,把医生护士们感动得不行。他们就此在红专南路社区设点,坚持每周义诊,至今已经持续了12年,在雁塔区乃至西安市传为佳话。

闫中华说,社区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群众文化活动更是个传声筒——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大家在活动中常常会反映遇到的困难,也会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启发。

社区经常请来西安邮电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为老年居民解决智能手机使用中的困惑,手把手地带着大家学习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功能;组织社区服务志愿者化身“反诈宣传员”,结合养老诈骗、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们详细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话术套路及防范要点。

有人称赞这些活动策划得好。闫中华却说:“这哪儿需要策划呀?我们整天跟大家‘泡’在一起,怎么会不知道大家的真实需求呢?”

近年来,针对社区老人不断增多的实际,社区还不断探索“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新模式,成立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和住宿区,解决了社区老人养老、就医等问题。建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宜老社区,成为红专南路社区把延安情结融入乐居安居每一个场景的生动注解。

(执笔:朱红升、刘运龙,陕西省延会 马莉)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