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行”悟初心】南湖红船:永远的人生坐标

来源:解放军报 · 2025-07-16 14:24:25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红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中华魂》网开办“‘行’悟初心”专栏,旨在通过对党史、国史、军史的寻访中,感悟历史、致敬英雄、汲取力量、传承精神。欢迎赐稿:zhonghuahun1921@126.com

嘉兴南湖,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红色记忆的地方。湖光潋滟、烟雨朦胧间,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仿佛从未走远。我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可每一次都会被它那独特的韵味所吸引,心灵便会受到新的洗礼与震撼。

我漫步湖边。湖面光亮如镜,柳枝随风摇曳,像是在诉说南湖昨天的故事。远处,有几只小船划过,泛起层层涟漪。举目远眺,南湖众多景致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艘静静停泊的红船。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湖之上,散发着信仰的光芒。透过这艘后人复刻的红船,我仿佛看见了停泊在历史烟云中的那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红船。它驶过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向如今的人们诉说着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走近红船,我轻轻抚摸那粗糙的船身。我仿佛看到在腥风血雨中,红船破浪前行,冒着风雨、顶着炮火,引领中国革命驶向胜利的彼岸……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因遭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会议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这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在那狭小闷热的船舱里,代表们怀着坚定的信念,讨论着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他们慷慨激昂,言辞中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憧憬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如同一道曙光划破黑暗,给中国革命带来希望的火种。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红船精神”也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站在红船边,我难掩内心激动。我仿佛看见李大钊站在绞刑架前,大义凛然地高呼:“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我仿佛看见恽代英被捕后受尽酷刑,仍坚定宣告:“我们吃尽了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以享到福中福,为了最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一切代价的。”我仿佛看到夏明翰面对敌人屠刀时的慷慨陈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为了革命的胜利,先辈们洒尽热血。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留下任何遗物,甚至连尸骨也难以找寻;即使不能亲眼看到他们所向往的美好未来,他们也心甘情愿用自己的热血和忠骸来铺垫这理想之路。

湖面碧波荡漾,红船金光璀璨。熙攘人群中,走来一群空军老兵。他们军姿依旧,饱经风霜的脸上闪着坚毅的目光。我一眼便认出了走在前头的那位银发老人,他是我曾工作过的地空导弹某营老营长。我迎上去紧紧握住老营长的手。他指着身后的一群老军人自豪地说,他们都是当年参加嘉兴“九八战斗”的有功之臣。如今,老战友战地重逢,向红船报到来了。

1967年9月8日,国民党空军“黑猫中队”的高空侦察机进入我国领空,企图干扰我国武器研发。对此,空军地空导弹某部迅速锁定目标并连续发射3枚导弹,成功于嘉兴附近海域将其击落,开创了在实战中用国产兵器击落敌机的先河。此时此刻,这些老军人肃立在红船旁庄严宣誓。在那艰苦的岁月中,这些承受巨大压力、吃尽千辛万苦都没掉一滴泪的铁血男儿们,此刻竟一个个泪流满面。

在这里,我还见到了老友童天云。红船对于他,同样有不一般的意义。

那是在早些年,我军装备相对落后,世界并不太平,制空权成了战争制胜要素中的重要砝码。如果战争在我们身边打响,我们的战鹰能不能克敌制胜?带着这样的压力,时任飞行大队长的童天云带队员来到南湖红船旁。在这里,他们立下了“苦练精飞,敢碰强敌,刺刀见红,战之必胜”的钢铁誓言。从此,他们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以我之长,击敌之短,先后制订了多套空战预案。试刀的机会终于来了。那是在东南沿海的一次近似实战的演习中,他们突遇恶劣气候。能不能升空、敢不敢突击?上上下下拭目以待。时任团长的童天云和他的飞行员们毫不畏惧,凭借练就的硬功夫,在云海缝隙中成功击中目标。后来,童天云被空军授予“模范飞行员”荣誉称号。此次我与他再次相遇,他已脱下戎装。看着红船,他深情地说:“不管战斗在什么岗位上,红船精神永远是我人生的坐标。”

百年历史风云,红船不会忘记。作为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中国共产党精神信仰的寄托,这艘红船将永远激励我们,激励后来人!

(作者:陈汉忠)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颜楚凌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