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召开,强调指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为认真总结各级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好经验、好作法,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承办的“加强延安精神研究会能力建设,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工作经验交流会9月9日在兰州举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出席会议并讲话。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靳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林炎志、李忠杰、耿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伟,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陈青、西藏自治区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丁业现、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梁宏贤,甘肃省委政研室主任黄克之、党史研究室主任何天鹏,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部分理事,全国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代表参加会议。为便于各级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升能力建设,现刊发21个单位的发言,敬请关注!——编者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于1987年。2007年1月成为上海市一级协会。研究会挂靠上海师范大学,会员主要以上海市高校师生为主体。多年来,研究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组织协调本市对延安精神及相关领域研究、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努力促进学科发展,不断拓展延安精神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注重用延安精神武装新时代青年学子头脑,取得显著成效。3月29日,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第四届会员大会,总结了研究会五年以来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和理事会成员。
一、加强政治引领,坚持正确办会方向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延安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对各地研究会的工作指导,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研究会工作实际相结合,大力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不断加强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精神传承。
(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研究会通过会长会议、理事会、会员大会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多次参加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理论研讨会、上海市社联举办的会长论坛、理论研讨会、学会工作交流会等活动,及时传达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对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的最新工作要求,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同时积极向青年学生讲好伟大建党精神,讲好延安精神,讲好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如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完善研究会党的建设工作
研究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中关于党建工作的相关要求,成立了由会长、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组成的党的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上级领导关于研究会的相关工作指示。充分发挥好政治把关作用,对研究会的工作计划、理论研讨、舆论宣传、社会服务等活动提出意见建议,确保研究会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研究会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业务活动、大额经费开支等提出意见建议,对经费使用、年度报告等日常工作进行监督,确保研究会工作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二、坚持学术强会,不断深化对延安精神的理论研究
研究会长期致力于延安精神深度理论研究,以“1+4+X”的模式,组织广大理事、会员开展多场次高质量理论研讨和学术活动。
(一)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研究解决新时代大党独有难题。研究会与上海市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在上海市委党校共同举办“新时代新征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学术研讨会;与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延安‘窑洞对’与党的自我革命”专题研讨会;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研讨会;与上海市编辑学会联合主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编辑出版传播研究”研讨会。活动分别入选上海市社联第十六届、第十八届“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
(二)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培育时代新人。研究会与复旦大学共同举办“伟大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学术研讨会,得到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领导的高度评价;与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延安精神与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研究”专题研讨会;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延安精神与新时代的人生观”主题论坛;与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联合举办“百年奋斗,再启征程”延安精神与新时代的劳动观专题研讨会。活动入选上海市社联第二十届科普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上海市社联年度重大学术活动。
(三)弘扬延安精神宝贵精神财富,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研究会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弘扬延安精神与新时代调查研究”主题论坛;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延安精神与新时代美好生活”青年学者论坛、“延安精神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会;与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延安精神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论坛;与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延安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活动分别入选上海市第22届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上海市社联第十八届、第十七届“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上海市社联2023年度学会重大学术活动合作项目。
五年来,研究会举办的系列“1+4+X”学术盛宴,覆盖到全国近百所高校、媒体,多次被市社联评为优秀项目,充分发挥学术引领的积极作用,以问题导向、理论研究、专家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推动研究会在新时代学习、宣传、弘扬延安精神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三、发挥优势特长,大力推进弘扬延安精神的宣讲与传播
研究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充分发挥各理事单位专家学者优势,多维度、全方位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弘扬延安精神。
(一)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弘扬延安精神。2021年至2022年,研究会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大学团委、上海师范大学团委共同主办“我心中的延安”短视频大赛。首次尝试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深度挖掘延安时期的事件和人物,使当代青年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切感受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二)发挥专家所长,大力宣传延安精神。研究会始终把“在青年一代弘扬延安精神”作为重要责任,不断推进延安精神“五进”工作。理事单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先后成立“伟大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叶骏工作室”“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叶骏工作室”,充分发挥研究会老会长叶骏教授的积极作用。研究会多位专家成为上海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遴选的100名专家宣讲团成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巡讲、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宣讲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会多名理事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红色纪念馆作党史专题报告、主题教育专题报告、党纪学习教育专题报告近百场,弘扬延安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研究会在上海市社联学术活动月、科普周等活动考核中多次获得优良成绩。2021年研究会“延安精神进校园”获得上海市社联“学会特色活动”奖,2024年研究会获得上海市社联“优秀学会”称号。
研究会积极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每年积极参加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讨会征文以及上海市社联年度理论征文、主题征文等活动,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社联年度理论征文“优秀组织奖”。
(三)加强队伍建设,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研究会领导班子不断践行延安精神,叶骏老会长多次参加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讨会并发言,坚持每学期多次深入高校为青年大学生上党课,成立上海市教委系统关工委“叶骏工作室”;朱鸿召会长亲自指导并带头参加研究会各项学术活动,亲自谋划研究会学术工作,与青年教师开展主题学习会,带头作专题报告会,主旨发言被王晨会长批示,在《中华魂》杂志全文转发。副会长张远新积极参加每年的各类征文活动并多次获奖;副秘书长耿步健教授积极参与上海援疆工作发挥专家作用;理事邵雍教授多次在中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
四、加强交流互鉴,提升研究会建设水平
(一)加强与中延会和兄弟省市延会交流合作。研究会不断创新学术研讨模式、常态化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凝聚上海多家高校、学会专家学者的智慧优势力量,形成有影响力的区域学术品牌。2025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林炎志副会长带队来上海调研,认为:上海市延会政治站位高、弘延工作实、运行机制好、创新成果多,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关于“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方面成绩突出。研究会先后参加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讨会、山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西藏自治区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通过与兄弟延会广泛研讨交流,发挥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在弘扬延安精神中的积极作用。
(二)不断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研究会先后参加上海市社联“2023年度学术团体负责人暨党建工作会议”,会长论坛,上海市社联学会工作交流会。多次向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上海市社联网站投稿,获得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延安精神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充实理事会专家力量,正高级专家理事占比达51.7%、博士研究生占比达55.2%,为进一步推动研究会高质量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研究会认真落实章程关于组织机构的相关要求,每年按规定召开会长会议、理事会全体会议、会员大会、党小组会,认真履行职责,秘书处按照章程规定的职权积极开展工作。2021—2024年度研究会均为达标学会。
值班编辑:白雪、显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