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中延会工作 > 正文

【加强延安精神研究会能力建设经验交流⑲】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建立覆盖多领域的协作机制,让延安精神为历史文化名城铸魂育人

来源:中华魂网 · 2025-09-29 16:59:44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召开,强调指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为认真总结各级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好经验、好做法,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承办的“加强延安精神研究会能力建设,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工作经验交流会9月9日在兰州举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出席会议并讲话。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靳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林炎志、李忠杰、耿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伟,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陈青、西藏自治区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丁业现、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梁宏贤,甘肃省委政研室主任黄克之、党史研究室主任何天鹏,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部分理事,全国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代表参加会议。为便于各级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相互交流学习,现刊发21个单位的发言,敬请关注!——编者

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自1992年5月5日成立以来,已经走过33年光辉历程。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悉心指导下,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办会”的根本原则,以党建引领为根基,与时俱进推进“五进”(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部队、进企业)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红色精神传承之路。


33年来,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在首任会长朱刚等前辈奠定的坚实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深度和实践广度,使延安精神在金陵大地焕发出时代光芒,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作体系和办会成果:编辑出版会讯110期、会报43期及宣传册12本;举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等大型展览巡展,累计吸引观众10万人次;在察哈尔路社区创建全国首个社区延安精神教育阵地;建成年均150场报告的宣讲团队;建立覆盖多领域的“一会多馆”协作网络。这些成果充分彰显了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精神传承高地的双重使命,为新时代弘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提供了“南京样本”。


一、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33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只有坚持党对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政治方向和前进方向不偏差。2018年,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党支部,标志着研究会党建工作新的开启;2025年4月,进行党支部换届,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7年来,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和领导班子建设,在历任会长和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为建成成果丰硕、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新时代延安精神研究会而不懈努力。


党支部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根据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部署,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坚持以研究会党支部为核心,联动理事会成员单位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1+N共建”新模式,形成组织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的“党建活动圈”。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和“三结合”制度,将会员代表大会与组织生活会结合、理论研讨与党课学习结合、基层调研与主题党日结合,联动开展线上“弘延群”交流与线下年会、宣讲等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优化结构调整,固化优秀理论成果


33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只有不断优化理事会结构,才能形成与新时代发展相匹配的活力。近年来,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不断优化理事会结构,重点吸纳市委党校、区委党校及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加入理事会,在党史研究、精神阐释、当代价值挖掘等领域实现突破,推出一批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吴光祥的多篇研究成果在主流报刊发表,形成较好的学术影响。


2025年适逢党的七大召开80周年,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按照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要求,组织雨花台区委党校谢军教授等四名高校研究人员撰写了三篇高质量文章,并获批推荐上报。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八届一次理事会召开期间,《以作风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敢为善为勤为,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价值》两篇文章刊入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第43期报纸,《抗战时期华中地区党的作风建设研究》一文在会上进行专题交流。四位专家潜心钻研的三篇文章立意高远、见解深刻,凸显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是对延安精神时代价值的深入挖掘和高度凝练。


三、加强团队建设,发挥宣讲矩阵作用


33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只有建设好一支富有战斗力的专业宣讲队伍,才能正确传承和持续发展延安精神。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坚持依托理事会成员单位高校、红色基地等优质师资资源,加强宣传团队建设,逐步形成了领导示范、专业讲师、特色人才和新生代群体的“四维一体”梯队宣讲团: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历届会长、副会长等带头深入基层宣讲,市、区委党校、党史办专家开展深度理论研究,老红军后代、理事会成员单位以及“红领巾讲解员”等人员生动讲述延安故事。特别是古平岗小学王晓萌从四年级开始


从事宣讲工作,在2025年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七届五次理事会的宣讲获一致好评。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年均宣讲150场,不断增强宣讲感染力,有效提升社会效应。


理事会单位秦淮区教育关工委宣讲团创新“6-8班同步宣讲”模式,每年进入10余所中小学开展宣讲活动,实现主题统一、形式多样的规模化教育。察哈尔路社区依托下辖的九个党支部组建“老中青宣讲联盟”,联合省核工业地质调查大队、中博江苏通信有限公司等共建单位,开展“延安精神”主题宣讲活动,形成社区宣讲矩阵,得到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加强合作交流,共建共享红色资源


33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只有不断加强理事会成员单位的沟通交流,才能有效发挥好各自的宝贵资源作用。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高度重视理事会成员单位资源共享,系统整合特色展馆馆藏资源,形成覆盖多领域“一会多馆”的协作教育网络。特色展馆群包括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师德教育馆”(师德培育基地)、金陵科技学院“动漫红色基因馆”(青年传播实验室)、南京财经高职校“140周年立德树人馆”(职教红色文化展)、南师附中鲁迅园小学“红军通信教育史馆”(青少年研学基地)、南京地下党教育史馆,以及闻名全国的南京延安精神教育中心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馆和古平岗小学“童谣馆”等,这些都是传承延安精神、弘扬时代正能量、发挥教育作用的主阵地。


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坚持加强理事成员单位的合作交流,构建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和察哈尔路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学院美院60名学生为察哈尔路社区创作“伟大建党精神”主题彩绘墙,将红色文化与公共艺术结合,成为网红打卡点;在古平岗小学开展庆六一“童心向党传薪火,非遗润心悦童年”联欢会活动,广受关注。此外,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切实加强指导部分理事会成员单位与延安市的街道、中小学校挂钩,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南师附中和江苏延安中学、中山小学和延安实验小学、挹江门街道和延安宝塔山街道、察哈尔路社区和延安王家坪社区共建友好学校、友好街道、友好社区,在共建共享中共同前进,取得比较明显的共建效果。


在察哈尔路社区有这么一句誓言:“让延安星火照亮基层每一个角落”。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33年的实践证明:革命传统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的形式创新,延安精神的发展更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实践转化。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始终不忘创立时“用延安精神办会”的初心,更加坚守新时代“为典范城市铸魂”的使命,继续秉持饮水思源的历史自觉,保持守正创新的时代锐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书写更加壮丽的“金陵答卷”!


(来源: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


值班编辑:白雪、显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