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做法,近期,陕西省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组成调研组,先后用一个多月时间深入到富平县、大荔县、蒲城县、华阴市、潼关县等9个县(市、区)1O多所中小学,通过听取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的汇报,现场观摩、座谈走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调研报告,对于推动延安精神“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培塑时代新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者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陕西渭南作为革命老区,这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渭华起义、澄城壶梯山战役,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纪念馆、周恩来东渡黄河纪念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场所都是红色纪念地遗址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蕴藏着大量的红色故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王晨会长关于“弘扬践行延安精神要从小娃抓起”工作要求,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把指导各县(市、区)延安精神进校园作为抓手,以延安精神和本地区红色革命故事为主题,把弘扬、践行延安精神定位在从中小学娃娃抓起,在全市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分类指导、巡回宣讲红色故事等宣传教育和试点示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一、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效果明显
渭南市延会调研组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听取汇报、与师生互动座谈交流等形式,总结梳理出几点做法比较成熟,可作为“五进”工作中的进校园推广应用。
(一)延安精神进校园形式多样。调研组亲临富平县仲勋学校参观了“红色故事我来讲”现场活动,我们看到一个个小小讲解员为游客和观众讲解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生活故事,他们落落大方、声情并茂,甜美的童声、流利的讲解让调研组同志拍手称赞。据学校校长介绍:这所小学每周一早上举行国旗下的《思政课大讲堂》,由老师轮流主讲。每周二至周五,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将“红色故事会”设置为固定节目,讲述红色经典故事;音乐课和少先队活动时间,全体师生学唱红色歌曲。在这次调研中,调研组还深入到渭南市延会和富平县延研会共同授牌的“延安精神进校园教育基地”富平县职业教育中心,该校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党史展厅,定期邀请党校教师进行“弘扬习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报告会。在学生中开展“唱响团歌,重温誓词”等活动,通过举办“强国有我”主题征文,国旗下演讲、红歌比赛、党史知识竞赛、读书会、朗诵会等活动,促使该校思政教育进课堂,爱国情怀胸中燃;大荔县冯翊初中开展红歌演唱、学生手工制作红色故事图片展、红色研学、延安精神故事会等活动,平均两周举办一次。每月安排二至四次红色文化活动,在红色故事的鼓舞和感召下,这所九年制学校的学生在去年两次模拟会考中,学生考试成绩取得全县综合分排名第一。实践证明了延安精神进校园是正确的教育模式,不仅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而且助推了学生徳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潼关县把城关一中和四知中学两所九年制学校作为“延安精神示范教育基地”并授牌,赠送《红色故事汇编》500册,发放到全县中小学校作为开展红色教育的基本素材。在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的推动下,多所中小学校形成了“品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的浓厚氛围。在临渭区,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雷民康、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雷转运被临渭区西安路小学特聘为弘扬践行延安精神银发红色校外辅导员,定期进校园为学生宣讲,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弘扬践行了延安精神。合阳县和韩城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也与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开展了校园宣讲活动,把延安精神进校园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延安精神进校园内容丰富多彩 。澄城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围绕壶梯山遗址及纪念馆等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倾心挖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当年在澄城、蒲城等县传颂的英雄事迹,邀请著名演员编演了《张富清1948年》现代秦腔剧,在西安、宝鸡、汉中、渭南和澄城县多场演出,用鲜活的人物塑造出了时代的精神。当地的中小学生观看后,心灵受到洗礼,爱国热情得到激发。澄城县是革命老区,他们利用壶梯山战役、王超北革命故事等红色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故事进校园宣讲,像这样挖崛本地红色资源进校园活动开展好的还有蒲城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他们聘请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三名英雄走进校园,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向师生讲述用生命和鲜血染红的青春岁月,使学生们从故事的熏陶中了解、感悟到英雄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华阴市延安精神研究会邀请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对越自卫反击战伤残军人张顺京,为多所小学常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还向学校赠送了“红色故事”读本,向生活困难家庭学生赠送了“学习礼包”。
(三)延安精神进校园分类指导效果好。渭南市、县(市、区)两级在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中开展了分类指导原则。县(市、区)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践行延安精神教育活动为主。市级延安精神研究会主要抓大专院校和干部教育学院宣讲延安精神为主收效显著。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雷民康被陕西渭华干部学院和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几年来,他用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为在渭大专院校进行宣讲延安精神50多场次,他的讲授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宣讲课堂场场爆满,深得师生好评。市延会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王天平、雷转运多次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党校培训班学员宣讲延安精神,问卷调查结果都是优秀。2023年,渭南市与富平县两级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富平县老庙镇笃祜小学联合挂牌,开展弘扬践行延安精神共建基地试点活动。这所小学延安精神进校园已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通过弘扬延安精神与传统文化手工艺制作红色故事图片相结合,践行延安精神在笃祜小学校园氛围浓厚。大荔县延安精神研究会针对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挖掘县域红色资源,制作了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相关的大荔县重大历史事件展板,在全县中小学校巡回展出,有的学校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创作了《弘扬延安精神,争做四有新人》、《百年红船,岁月流金》等绘画作品,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延安时期的各种红色故事手工艺品,加深了学生对延安精神内涵的理解。临渭区、白水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组成延安精神红歌文艺宣传队,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每周末定时坚持在学校和广场进行演唱红歌,全社会演唱延安时期的红歌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群众反映强烈,参与度极高,深受社会关注。
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巡回宣讲广受欢迎
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把延安精神进校园与红色故事宣讲有机结合,组成红色故事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活动,是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因地制宜的宣讲模式,受到大中小学生的广泛赞誉。渭南市延会在组织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的基础上,在全市推送的30名宣讲员中,经过比赛将排名前10位的优秀选手组成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红色故事宣讲团,对市内大专院校和各县(市、区)的学校、机关、企业开展了集中一个多月的巡回宣讲活动。在市直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红色故事宣讲,普遍反映红色故事深得人心,听讲者声泪俱下,学生赞不绝口,深受教育。白水县组织了在千人以上的高中生中进行专场宣讲,在潼关县、韩城市、大荔县、蒲城县等巡回宣讲中都组织有学生方队参加。通过在全市机关、学校、企业巡回宣讲活动,扩大了宣传、弘扬延安精神的覆盖面。据统计,一个多月集中巡回宣讲20余场次,听讲人数超过2万人次以上,其中大、中、小学生人数多达1万人次以上。在这样的弘扬践行延安精神的环境下,全市的进校园活动在渭南大地蔚然成风。
三、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实践证明有为才能有位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深深的感悟到,弘扬践行延安精神进校园有作为才能实现目标。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一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个别地方甚至存在“难进”的问题。延安精神能否顺利进校园,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清醒的认识到必须主动作为,采取多种形式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沟通至关重要。如何打通堵点?我们在了解各县(市、区)情况的基础上,市延会积极向主管部门市委宣传部汇报取得主动,在市延会的努力下,渭南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市延会的工作,从2019年至今年连续五年为市延会下发了《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的通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延安精神进基层”宣讲活动的通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关于做好县(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组建工作的通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关于“用好传家宝奋进三个年”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宣讲活动的通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学习辉煌党史践行延安精神主题活动的通知》5个文件,赋予了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主动,也打通了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堵点,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挂牌的试点校园达到13所,这些试点校园已经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渭南市正在把延安精神进校园的重点放在对示范点的总结经验上,做好逐步向面上推进的指导工作。
四、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有待继续深化和完善
调研中,渭南市延会听到了很多关于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好的建议和设想。同时也听到一些延安精神进校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总体上普遍认为延安精神进校园是实施有效德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富平县笃祜小学校长说:“在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中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抓住学生为主体,抓住教师为关键,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延安精神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让延安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中传承和践行,这才是最大的教育”。大荔县冯翊初中设想把延安精神进校园纳入教学计划,把学校国旗下的讲话作为宣讲延安精神的载体,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和教育,真正做到弘扬延安精神从点滴做起,践行延安精神从娃娃抓起。把延安精神进校园作为中小学生的思政课坚持下去。调研座谈中,大荔县延安精神研究会提出:认为延安精神进校园能否长期坚持下去?关键在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认同和支持。从现状上说,大专院校的思政课教育都有明确要求,但在中小学校还没有名正言顺的列入名目。如何把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工作引向深入,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进一步拓宽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宣传渠道。一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定期发布红色故事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红色故事的知晓率,激发兴趣点,扩大宣传覆盖面。建立校园广播站,利用课间休息时段,诵读红色故事和红色经典读本、播放红色歌曲,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二是加强校外合作。建立与当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党史馆、烈士纪念馆、革命旧址的合作,与党史上的重大事件见证人、亲历者、英雄模范人物联系,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和谒拜,增强学生体验感、获得感,以拓宽宣传途径。
把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创新活动形式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活。调研中,潼关县延安精神研究会顾金孝会长建议:延安精神进校园应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因地制宜的开展差异化的教育模式,提供个性化的红色教育内容更为切合实际。下一步潼关县在小学生中主要开展红色故事会的形式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热情,初中学生进校园活动把重点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抓住关键,把学校的思政课用延安精神贯穿始终。
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典型实例值得总结借鉴。调研中,县(市、区)研究会和中小学校谈的较多的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延安精神进校园作为“五进”工作的重点提高到突出位置。把目前已开展的进校园典型示范学校活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推广到面上,真正起到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二是大荔县延会建议,设想通过协调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县中小学校全面掀起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的试点县,实行延安精神进校园全覆盖。
(作者:柴树明、杨忠定、何翰林,责任编辑:朱红升)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