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复兴之路 攻坚克难 > 正文

媒体为何关注中方破获间谍案?起底英国军情六处!

来源:参考消息网 · 2024-01-09 14:38:32

据路透社1月8日报道,中国表示其安全部门又发现一起间谍事件,英国秘密情报局(又称军情六处)利用一名在华外国人搜集机密和情报。


报道称,中国披露的这起案件凸显了两国正在继续激烈交锋,相互指责对方的间谍活动威胁其国家安全。


中国国家安全部8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透露,一名黄姓外籍人员是一家境外咨询机构负责人,2015年,军情六处与该人建立“情报合作关系”。


此后,军情六处指使黄某某多次入境中国,指导其以公开身份为掩护,为英方刺探搜集涉华情报。中国政府表示,军情六处还在英国等地对黄某某进行专业情报培训,并为情报交联提供专用间谍器材。“经缜密侦查,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发现黄某某从事间谍活动的犯罪证据,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报道称,中国一直在打击被认为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披露了近年来破获的多起间谍案件。


中国政府也一直在警告国内外公民卷入间谍活动的危险。它一直在鼓励人们加入反间谍工作,包括建立举报可疑活动的渠道。


另据台湾“中央社”1月8日报道,中国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8日发文,称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英国秘密情报局利用第三国人员从事对华间谍活动的案件。


近年来,中国积极抓捕间谍。较知名案例包括2023年4月14日,也就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一天,中国公布国安机构侦破一起案件,主角赵学军是中国某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属于重要涉密人员。2009年,赵学军赴西方某国留学,才到国外就被当地一名外籍男子盯上。


赵学军因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策反案件,被以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中方表示,此举有力打击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华情报活动的嚣张气焰。


相关链接:


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


军情六局全称是英国陆军情报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与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现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的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西方情报界把MI6看成是世界情报机关的“开山祖师”,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情报机构。从伊丽莎白的开创初期,它和它的前身都是严格保密的,也称秘密情报处,原为英国情报机构海外谍报系统。2011年5月28日,《军情六处》中文版问世,解密真实007谍战传奇。以诡秘著称于世。


自从军情六处公开了身份以后,一直受着不明人士的威胁。一名情报人员就被逼将英国所有军情六处情报人员的名单泄露到英特网上,但没有成功。英国的一些批评家认为政府只透露了一半的情报工作,另有一大部分是不为人知的。


英国秘密情报局是英国对外的情报机构,原为秘密情报局国外处,负责为英国政府在全球各地收集情报,主要任务包括反对恐怖主义、武器扩散与海外地区动乱带来的威胁。


英国的特别司法机构——调查权力法庭2014年12月5日裁决,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讯总部的情报搜集系统没有违反《欧洲人权公约》。


军情六处在1909年建立,它的全称是Military-Intelligence-section-six,意译为英国军情六处,是英国军方情报部门负责搜集国外情报和反恐怖主义活动的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进行工作,不受政府领导,政府部门的名单上没有它的名字。


1908年,六名军情六处的特工在俄罗斯西部进行收集情报的工作时遭秘密暗杀。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查得知,暗杀凶手为俄罗斯民间暗杀机构“索佩昂斯”的两名小组成员。


1909年1月,神秘的暗杀机构“索佩昂斯”受英国政府的愤怒谴责而关闭,结束了7年的暗杀生涯。


1909年,为解决德国间谍在英国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英国情报机关根据首相阿斯奎思的建议进行改组,英国陆军情报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的称号由此诞生。


1909年,军情六处与军情五处同时成立,第一任处长是皇家海军上校曼斯菲尔德·卡明,后来扩展为秘密情报局。


1909年,英国情报机关改组后,MI6的称号一直被沿用下来。军情六局是英国的主要间谍情报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在国内外搜集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从事间谍情报和国外反间谍活动。


1930年,军情六处内设一个专门从事破坏和颠覆活动的D处。


1939年改组,归国防部领导。主要负责在国外进行情报间谍活动,如打入敌对国的组织内部进行策反、招募等。总部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桥南边一幢20层楼内,对外称“政府电信局”,该处由外交部控制。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军情六处经历了组织上和行动上一系列不幸灾难。1939年11月9日,在荷兰边境小镇芬洛,两名英国高级情报官亨利·史蒂文斯少校和佩恩·贝斯特上尉,轻易被德国党卫队欺骗并劫持。军情六处从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渠道。在当时,情报的搜集主要是由驻外情报站来提供。这些材料送回伦敦后,总部人员进行分类和分析后,分发给各“用户”——陆海空三军。芬洛事件后又遇上财政困难,军情六处陷入了混乱不堪的局面。


1940年7月22日根据丘吉尔首相的命令,新成立的特别行动属将D处接管。特别行动属的任务是在海外进行破坏性活动。特别行动属由英国经济战争部部长休·道尔顿博士组建,不久,又由弗兰克·纳尔逊爵士接替道尔顿。


1940年5月,德国的闪电战使英国不得不关闭了在欧洲的各个情报网,军情六处只剩下在中立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情报站。


军情六处第二任处长辛克莱海军上将在任职14年后,1939年11月4日因患癌症去世,随即由副手斯图尔特·孟席斯接任。面对困境,孟席斯毅然抛弃传统的刺探情报观念,把视线看向了刚刚接管过来的政府密码学校,决心依靠对密码学校的利用,从截获和破译德国电报中获取情报。他果然如愿以偿,布莱切利庄园破译人员获取的“厄尔特拉”(超级机密)为英国赢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奇勋。


丘吉尔担任首相后,情报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大量才华出众和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人,从大学、从伦敦商业界、知识界纷纷应召加入秘密情报组织。值得一提的是,“二战”爆发后,英国从监狱释放了不少偷窃技术高超的保险柜撬窃犯等刑事犯罪分子,要他们为盟军服务。其中大多数人获准参加突击队;少数人参加军情六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制锁、撬保险箱和爆破。这看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战时对策,因为按英国招收间谍的传统标准来看,理想的间谍是一个出身于上等社会、有经济收入、性格开朗的年轻人。他必须受过比一般人稍高的教育,英俊、勇敢、顽强、比较冷静和客观,一如银幕上的“007”詹姆斯·邦德。因此,英国的间谍机构历来都重视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世界名牌大学中招收间谍。


1942年5月,特别行动属组织参与了暗杀纳粹党卫队保安局局长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的事件。1942年5月27日,海德里希在捷克被暗杀,这次行动引起了德国法西斯分子百倍的疯狂报复。单在布拉格就有1万多人被捕,至少1300人被杀。最野蛮的暴行发生在利迪斯村,这个布拉格附近的小村庄,环境宁静优美,村里的红瓦房围着一座古老的巴洛克式教堂,恍如世外桃源。一天夜里,党卫队突然包围了村子,全体村民都被集合。党卫队以村里曾有村民掩护过暗杀者为由,把村民中16岁到70岁的男人全部枪毙,将女人儿童全部用卡车送进集中营,然后点火将整个村庄烧毁。


特别行动属确实值得称赞的成绩,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其特工人员非常成功地拖住了德国精锐的装甲部队,延误了他们抵达沿海地区的时间。


军情六处


军情六处的身份非常复杂,英国军队内部将其称为陆军情报6处,又称秘密情报局,对外则称“政府电信局”或“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办事局”。1995年,军情六处总部搬到了伦敦维多利亚区的大楼,在伦敦维多利亚区泰晤士河畔(在Vauxhall Bridge东端北侧)。


英国秘密情报局的总部从1994年以来伦敦的缶克斯十字。这栋充满特色的大楼是由建筑师特利·法拉设计的,也成了伦敦的主要路标。这网站充满这楼的照片。这栋大楼取代了拉母贝特的世纪大楼。


事件

特工跳槽


英国秘密情报局,又名军情六处,眼下面临遭人“挖墙脚”境遇。《澳大利亚人报》17日报道,迄今已有50多名军情六处特工有意“效劳”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


情报人员流失


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曾将招聘启事“植入”英国军情六处总部,吸引英国情报人员前往堪培拉任职,出任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总部的12个中层管理职务。军情六处不少中层官员对应聘“兴趣强烈”。


一些知情者告诉《澳大利亚人报》记者,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这次招聘吸引众多英国情报人员的眼球,凸显军情六处内部“士气低落”。情报分析师哈维说,他对军情六处出现“智囊流失”并不感到惊讶,“他们有理由(选择)离开”。按照哈维的说法,情报人员不仅薪水受限,而且还时常因虐俘事件而名声受损。


此外,受政府财政瘦身影响,军情六处下一个财政年度预算拨款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风光。在过去一个财政年度,军情六处所获拨款大增,相比其他机构“阔绰不少”。另外,一些内部人员抱怨军情六处的内部管理架构,职位缩编、退休年龄提前等政策给情报人员留下“有限”的晋升空间。


公开招募


为应对近年来不断升级的恐怖事件,英国军情六处在招募新人的过程中,就开始青睐女性、残疾人和少数族裔,特别是对会说波斯语阿拉伯语普什图语的应聘者情有独钟。因为女性特工的需求增大,英国上议院的波拉·马丁说:“邦德的形象到了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形象不再是总端着马提尼酒杯的男人。”


军情六处为了能使自己能够招募到对各种文化背景人事有沟通交流能力的人员,甚至公开在英国的《泰晤士报》《经济学家》杂志上刊登过招聘广告。招募对象为拥有英国国籍的公民,对工作专业背景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在早年间制作的网站上,军情六处还开通了网上招聘功能,包括一套“智能招聘系统”,有意者可以在任何时候登录网站,通过一系列审核后即可成为军情六处的新成员。如此公开招聘特工人员标志着军情六处进一步削弱其神秘色彩,足见其求贤若渴。不过,军情六处的官员同时强调:“我们的保密性并未因此改变。”


情报泄露


从2015年2月23日晚开始,半岛电视台、英国《卫报》陆续刊登此次被披露的内容。被泄露档案的时间跨度从2006年一直到2016年12月。这些情报既有南非国家安全局特工撰写的细节简报和内部分析资料《操作目标分析》,也有南非情报机构与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以色列摩萨德”及亚洲一些国家情报机构之间的秘密往来信函。


一份情报显示,英国军情六处曾求助于南非情报机构,希望协助保护他们招募朝鲜间谍。


遗失事件


2019年12月,英国军情六处(MI6)伦敦市中心总部进行翻修工程,承包商保富集团(Balfour Beatty)被曝出,早在两周前就遗失建筑物平面图,今天仍没找回所有文件。据报道,已知遗失的文件达100多份。尽管不是情报机密文件,但记载了许多敏感信息,包括警报器、安全装置措施的位置与建筑格局,且在翻修期间,这些文件应该存放在特定安全位置。


对华间谍案


2024年1月8日,国家安全部消息,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英国秘密情报局(MI6)利用第三国人员从事对华间谍活动的案件。外籍人员黄某某,系境外某咨询机构负责人。2015年,英国秘密情报局(MI6)将黄某某发展,建立“情报合作关系”。此后,MI6指使黄某某多次入境中国,指导其以公开身份为掩护,为英方刺探搜集涉华情报,物色人员供MI6策反。MI6还在英国等地对黄某某进行专业情报培训,配赋专用间谍器材进行情报交联。经缜密侦查,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发现黄某某从事间谍活动的犯罪证据,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保密部门鉴定,黄某某向英方提供机密级国家秘密9份、秘密级国家秘密5份、情报3份 。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