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各地延会工作 > 正文

【“五进四推”专稿】哈达铺见证毛主席伟大决策: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

来源:中华魂网 · 2023-11-15 11:12:54

哈达铺,一个很普通的北方小镇,一个创造了传奇的小镇,也是一个聚焦世界目光小镇。这里的街道干净卫生,房屋建筑统一,土黄色的外表,庄重时尚,路边的小摊热闹非凡,到处都能看见简易小宾馆,它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小镇不大,个把小时就能走一圈;小镇也很大,总感觉对它了解不深,也读不透它的内涵。信步走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溜达,走走停停地闲逛,置身事外,给自己来一次彻底的放松,不管何事,无问东西,只想在这里放飞自我,涤荡灵魂。



中午一过,肚子有点饿,吃一碗特色羊肉尕面片,经济又实惠,尝几口香甜的核桃饼,再配上一杯清热的绿茶,惬意舒服的感觉油然而生。坐在窗户边上,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有当地的少数民族,有外地的旅行者,也有从商融合到当地的南方人,更是有外国游人……地方虽小,但容纳了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人们,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热情的小镇,正在这里徐徐长大。


走过长长的街道,就到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大门正上方是中共中央原总书记,红军长征时任少共中央局组织部部长胡耀邦遒劲而秀逸的题字。院内的广场,北侧建有由“三面红旗”主题标志组成的红军长征纪念碑,东西两角塑有“领袖指引陕北”和“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为主题的大型雕塑。具有藏羌建筑风格的纪念馆,其展厅由“红军到达哈达铺”“重要决策定去向”“军民鱼水深情”“红军足迹遍陇南”“今日陇南展新姿”五个单元利用群塑、沙盘、电子图表、油画、照片和文字史料进行全方位的陈展布置。气势恢宏的建筑、富有特色的展厅、陈旧生锈的武器、朴实语言的宣传标语、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通过实物或者照片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


从纪念馆出来,通过“红军门”,便是红军一条街。红色的外墙,显得格外沉重大气,古朴庄重的样式,与纪念馆相互映辉,构成了一体的红色资源。空气中飘着一丝丝淡淡的中药味,每一个店铺内,都有当归、黄芪、大黄等当地产的药材,品种优良,色泽鲜美,这些经济作物是这里的特色,也是主要的经济收入。店铺依次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诱人的红军锅盔、红军酿皮,馋人的浆水梨、紫皮大蒜等,让你尽情领略这座小镇的独特魅力,从感官到视界,从嗅觉到味蕾,无一不被触动,无一不被唤醒,剩下的就是你怎么去体验了。


顺着这条街,慢慢向前,便是分散在几个地方的纪念馆,分别由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同善社”小院,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等五处革命旧址,另有“红三十军军部、哈达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三处遗址组成。


据记载,由于长征途中电台遭毁,红军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长征北上的目的地一直没有明确。抵达甘肃境内后,毛主席急切地想了解外部的局势,他还没在住处坐稳,便让警卫人员去找精神食粮。于是,警卫员把“义和昌”斜对面“邮政代办所”中的报纸都搜罗过来,里面既有大公报、中央日报,也有民国日报、西安报,林林总总一大堆。主席仔细地阅读起来,在片言只语的报道中,他惊喜地发现,国民党正在围剿刘志丹、徐海东领导的红军。毛主席兴奋地告诉部队:“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至此,在这里作出到陕北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决策,成为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红军最后的胜利和全民抗战的开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可靠保证!



哈达铺,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众多小镇,唯其有独特魅力。哈达铺,在岁月的记忆中,它无时无刻不在讲述着一段历史,展现着一种意志,弘扬着一种精神。哈达铺,我们带着坚定的信仰来,带着浓厚的红色情结看,更是带着丰硕的成果归。当我们离开哈达铺的时候,回眸细看,尽是那样的娇容,又是那样的沧桑。透过蔚蓝的天空,仿佛看到了这座小镇更加光明的未来,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必将展现出更加熠熠生辉的光芒——照亮后来人,奋进新征程。


(作者:朱培顺,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编辑:红升)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