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各地延会工作 > 正文

【学习思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凸显重大成就、凝聚历史经验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文化助推器”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1-10 11:28: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开展伟大斗争的红色沃土,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实践历程,汇聚和反映了党和人民对红色精神、红色基因和红色情怀的思想自觉和崇高信仰,是永葆中国共产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宝贵财富。深刻把握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要求,有利于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首先,领会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之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和人民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思想结晶,凝结于其中的红色血脉已经深深融入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之中。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生活幸福提供了丰富滋养。准确把握百年党史,有利于树立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从历史发展中汲取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深入领会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用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发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强大作用。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在党史教育活动中汲取政治智慧和优良品质,在正本清源中开拓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进而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牢牢把握全面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主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动力之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要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移默化提升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全社会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同时,要发挥多方合力,创造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良好社会环境,营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氛围,不断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中的时代价值。


再次,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创新之源。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党和人民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承载着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成为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要充分运用技术赋能激发红色资源保护新动力,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在视觉艺术和科技创新结合中重述红色经典。推动在红色文化景点开展数字旅游,着力利用大数据和虚拟技术,使民众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云参观”,形成线上线下多元结合的红色旅游。借助VR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于一体,创造性地讲好红色故事,直观还原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突出地方红色资源优势,开发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技术赋能相结合的红色文化体验馆,使人民群众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强大生命力。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凸显重大成就、凝聚历史经验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文化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来时路”,科学审视了当前惊涛骇浪的“脚下路”,准确指明了在伟大实践中续写民族复兴的“未来路”,为新时代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正确方向。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一定能够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早日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作者:张永奇,系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特邀研究员、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首批入选者;郭媛媛,系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