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指示,落实王晨会长“汇聚多方力量,凝聚起研究宣传阐释延安精神的强大合力”要求,《中华魂》网与省、市、县延会联合开展“‘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即:在组织开展延安精神“五进”活动中,同步推进《中华魂》网、《中华魂》公众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 将所发稿件推送到相关群、号、网、端。让我们上下联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构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独具特色的融媒体矩阵。敬请关注支持:https://www.1921.org.cn/index.html
大荔县古称同州,地处关中东部,黄、渭、洛三河在此交汇,沙苑美景、黄河湿地、大荔冬枣、农业公园等成为大荔新名片。大荔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于2022年12月挂牌,2023年6月召开一届一次会员大会正式成立,搭建了延安精神在同州大地的研究组织平台、宣传学习平台、践行推动平台。建会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弘扬延安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服从县委领导,服务县上工作大局,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坚持宣传正能量,保持社团进步性,保持会员先进性,得到了渭南市延会的通报表扬。
省延会会长梁宏贤来大荔调研,大荔县委书记由建新陪同。
一、抓好组织建设,实现高效运作
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县委高度重视延会班子建设。常委会研究方案,组织部门逐人把关,县委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理事人选,并深入我会调研指导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县委县政府在环境优美、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大荔县乡村振兴学院内,给我们安排7间办公用房,其中办公室5间、会议室1间、资料室1间,目前办公条件为县(市区)级延会一流。我县是全省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县政府在财力困难的状况下基本保障了延会工作的各项经费需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先后为前4期会刊撰写了卷首语。为争取全社会重视支持延会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组建高素质理事会。按照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干事有热情等标准推荐出了13名理事候选人,其中:退休县处级领导干部1名、四级调研员5名、主任科员5名、高级讲师1名、资深媒体人1名。经过一届一次会员大会选举,候选人均全票当选。
坚持集体领导决策。理事会选举产生了7名常务理事组成的团结务实的常务理事会班子。坚持重要议题常务理事会研究通过,重大议题理事会研究决策,召开常务理事会3次、理事会3次。各内设机构运行顺畅高效。
加强制度建设。本着“严守章程精神、制度完善、操作性强”的原则,制定了从全员岗位职责到会员管理、机关管理、外宣平台管理、论文评选与宣讲授课管理、信息资料管理、财务后勤管理等,基本涵盖工作全过程的内部职责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和本会《章程》《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社团登记管理条例》,汇编成册,分发全体会员。
重视会员发展管理。制定了《会员管理办法》,明确了会员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步骤、奖惩措施。创始个人会员68名,中共党员占比80%。创始单位会员16个。新会员发展向乡镇扩面。
注重会员学习培训。坚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会员集中培训。邀请了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梁星亮教授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路》为题为大家开展了精彩的学习培训。
积极组织会员活动。会员按照特长编为理论研究组、宣传宣讲组、文化艺术组三个会员活动小组,各小组由2名非驻会理事兼任负责人,各小组上、下半年都最少组织一次会员活动。会员热情很高,反响良好。
二、注重理论研究,力争成果丰硕
大荔县延会通过四项措施抓好理论研究工作,一是领导力量。延会在建设高素质理事会、高效常务理事会的同时,合理组建内设机构,明确职责,保证日常工作运转。根据常务理事会专题研究安排,由一名副会长主抓理论研讨工作。为了加强重点工作力量,组建了由10名特聘研究员组成的骨干理论研究队伍,由6名特聘宣讲员组成的骨干宣传宣讲队伍,由3名特聘通讯员组成的骨干通讯员队伍。会员坚持每年参加一次会员大会,日常参加小组活动。二是早部署、早安排。年初,根据市延会下发的《理论研讨参考课题》,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安排,确定年度理论研讨参考课题。三是课题落实到人。召开理论研究员课题见面会,合理分解落实任务。四是制定稿费奖励机制,专人督促落实。全年共收集理论调研文章16篇,上报市延会6篇,其中,赵胜利理事撰写的《习仲勋郝家桥调查研究实践及经验启示》一文,在中延会网站《中华魂网》发表。3名理事的2篇论文荣获市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名理事的2篇论文被市延会会刊采用。
三、创新宣传方式,追求宣传效果
努力丰富内容,不断创新方式,着力打造自身平台,充分利用外部平台,全力追求工作实效。
(一)“五进”活动扎实推进
结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建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巡讲团”。按照宣传部门和市延会《关于开展“用好传家宝 奋进三个年”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宣讲活动的通知》,制定了具体宣讲方案,组建了由分管副会长牵头,宣传委主任跟队负责的宣讲团队,还邀请市延会宣讲团成员来我县宣讲。深入公安局、财政局、法院、韦林镇、下寨镇等机关,畅家、严通等乡村,大荔中学、城关中学等学校,北郊、东大等社区,正能农牧、旭彤新能源公司等企业开展宣讲80余场次,超额完成了市延会下达的30场宣讲任务。
(二)“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有序开展
为了教育广大青少年弘扬延安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形成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联合县教育局制定了“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方案,印发了在全县中小学《关于开展“弘扬延安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活动的意见》,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举办了启动仪式,确定两所学校为“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示范点,授了牌匾,赠送了省延会推荐的《延安 延安》《漫画党史》等适合中小学学生阅读的优秀红色书籍700余套,价值5万余元。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出席大会并作了讲话,对活动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示范学校根据安排意见,结合本校实际,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布置了红色文化宣传墙,组织开展了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歌曲演唱、红色歌舞表演、红色小话剧演出、红色电影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主题活动的全面推动开了好头,受到师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好评,也为全县全面开展活动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的这项活动以着力较大、富有特色得到县委主要领导肯定和赞赏,也得到了省市延会的充分肯定。
(三)文艺演出备受好评
“七一”前夕,举办了“颂扬延安精神 喜庆党的生日”文艺晚会,以朗诵、歌舞、话剧、戏曲、合唱等形式,歌颂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渭南市延会全体领导、各县(市区)延会会长与秘书长、大荔延会部分会员及各界群众代表500余人观看了演出,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渭南电视台、大荔电视台作了报道,《中华魂》网也作了报道。
(四)宣传阵地不断拓展和完善
一是充分发挥域内红色资源在弘扬延安精神方面的作用。将“朝邑起义指挥部旧址”、“荔北战役烈士陵园”两处域内红色基地列为大荔县第一批“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基地”,举行了隆重授牌的仪式。
二是充分发挥电影在弘扬延安精神方面的宣传教育作用。与欢乐影视城签订了合作协议,授予其“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影院”称号。影院设立了“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影厅”,布置了标语、片头、片花、展版等诸多延安精神宣传元素。对会员观影提供了大幅票价优惠。组织会员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志愿军》,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灵魂洗礼,有的会员还写了感人至深的观后感。
三是精心打造本会宣传平台。积极创办会刊,设立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大荔延安精神研究》出刊4期,网站、公众号发布理论研究、工作动态等各类文章 230余篇。29篇工作动态等文章被中省市延会采用。其中中延会官网12篇、省延会官网5篇、省延会会刊《源流》4篇,市延会官网和《渭南延安精神研究》8篇。1名理事荣获由《中华魂》杂志、《中华魂》网等单位主办《我的延安情》征文活动三等奖。
此外,延会还利用抖音、视频号、《今日头条》《搜狐》《网易》《腾讯新闻》《百家号》等十余个网站平台,发布相关活动视频近100条,新闻稿件130余篇。
四、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办会水平
一是畅通省市延会交流渠道。及时向市延会汇报请教工作,规范运作。十月份走进省延会,实现了工作汇报、下情上达、工作解惑、资源支持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办会方向。
二是组织全体理事赴陕北开展了“追寻红色记忆 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参观了七大会议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郝家桥习仲勋旧居等革命纪念地,理事们心灵受到了震撼,增强了做好延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名理事学习回来撰写的论文在《中华魂》网发表,1名理事撰写的《淬炼灵魂的红色之旅——大荔县延会赴陕北追寻红色革命精神侧记》,被中省市延会网站登载。
三是与市内外延会开启学习交流。组织理事和常务理事分赴市内的富平县、蒲城县,市外的吴起县、清涧县,交流了研究成果,探讨了办会经验。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决贯彻县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服务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研究、宣传、践行延安精神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光荣感和使命感,让每一名会员都成为一面自觉践行延安精神的旗帜,力求组织建设实现新目标、理论研究创造新突破、宣传宣讲开创新局面、践行建设迈出新步伐、对外交流取得新成绩、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使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更好服务于新时代大荔高质量发展。
(作者:丁保卫,大荔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