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各地延会工作 > 正文

【“五进四推”弘延活动】一堂弘延课,带火“栀花鸡”

来源:祖德润、陈太炳 · 2024-09-20 12:14: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指示,落实王晨会长“汇聚多方力量,凝聚起研究宣传阐释延安精神的强大合力”要求,《中华魂》网与省、市、县延会联合开展“‘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即:在组织开展延安精神“五进”活动中,同步推进《中华魂》网、《中华魂》公众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 将所发稿件推送到相关群、号、网、端。让我们上下联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构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独具特色的融媒体矩阵。敬请关注支持:https://www.1921.org.cn/index.html


延安是革命圣地。巍巍宝塔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历史;滚滚延河水,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驻足回望,从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延安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延安时期,党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历久弥新,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

湖南省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开展“五进”活动中,流传着“一堂弘延课,带火栀花鸡”的佳话,展现了延安精神的时代光芒……

在湖南省湘乡市白天镇长江村,提起村民刘友泉办的家庭农场,当地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友泉是祖传几代衣钵相传的中医大夫,他常年行医问诊,开方配药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他不忘种花弄草,广植佳木,一生中对四季长青的栀子花树情有独钟。2018年,刘友泉在当地承包了15亩地,全部栽种了栀子树,如今树木成林,栀子花盛开,蔚然花海。刘友泉认为栀子树木质坚实,全身都是宝,栀子花是味中药,具有清肺止咳、润肠通便、生津止血等功效,更是膳食补品的佐料。通过琳琅满“色”、异彩留“香”和匠心造“形”,征服了众多食客。尤其到初夏时节,栀子花盛开,如云似锦,清香四溢,刘友泉家人开园迎客,让游客观赏花之时可以采撷栀子花,令游人乐不思蜀。他以每斤3元收购为药,如游人想带回家,也可以以每斤3元出售,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刘友泉在培育栀子林的同时,试散养一些当地土鸡,发现鸡群特别喜欢觅食栀子花。这些鸡长大后,其肉质特别鲜嫩,肥而不腻、口齿留香。他还利用自己所学之长,对场中散养的鸡群,在饲料中添加当归、黄芪、甘草、党参等中草药和破碎后的玉米、杂豆......试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些鸡肌体强健,不易染病,而肉质富有较高滋补营养价值,尽管投放市场普遍叫好,可因规模小、成本高,他还是屡生“打退堂鼓”之念。

就在这时,湘潭市延会弘扬延安精神宣讲小组在顾问谢翠娥的带领下,来到湘乡市白天田镇宣讲延安精神。他们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历史还原、用史实发言,深入㳀出地阐述了延安精神内涵要义及现实指导意义,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深受启发,积极用延安精神推动工作,攻坚克难。

“人民政府为人民,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有责任、有义务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当政府负责同志得知刘友泉试养栀子花鸡有“打退堂鼓”意思,便主动上门做刘友泉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困难。

之后,当地政府根据相关政策,减免了税收和办证手续费,还帮助他申报了“栀子花”商标。同时,报经湘乡市政府同意,全方位、多方面给予支持,在省、市、县媒体推广其创业事迹;借助电商自媒体、融媒体等多种平台,推动红色文化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向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在当地政府鼎力支持下,刘友泉全家打消顾虑,甩开膀子大干快上,使“栀子花鸡”远销两广、湘鄂等城市,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一花独秀不是春,千紫嫣红春满园”,如今刘友泉主动与长江村集体经济合作,采取农场+农户的运营方式,扩大栀子花养殖规模,共同打造绿色、健康特色农产品,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作者:祖德润,湘潭市延会会长;陈太炳,湘潭市延会常务副会长。责任编辑:徐晓羽、朱红升)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