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指示,落实王晨会长“汇聚多方力量,凝聚起研究宣传阐释延安精神的强大合力”要求,《中华魂》网与省、市、县延会联合开展“‘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即:在组织开展延安精神“五进”活动中,同步推进《中华魂》网、《中华魂》公众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 将所发稿件推送到相关群、号、网、端。让我们上下联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构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独具特色的融媒体矩阵。敬请关注支持:https://www.1921.org.cn/index.html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巩家湾村,因为一个英雄人物被人们熟知,这个英雄人物就是巩德芳。
巩德芳一生对党和人民作出了许多贡献,其功绩主要有三点:
一是抗日救国,发展商洛地区武装力量,处决了一些反共和破坏抗日分子,在商洛山中插起了抗日武装的战旗。
二是在陕甘宁边区整训时,创办了“德记骡马店”,领导陕南革命者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商洛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三是接应了李先念率领的7000多人的中原突围部队,协助李先念创建了以商洛丹凤为中心区域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
协助李先念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
巩德芳,乳名三勋,1909年5月生于丹凤县棣花镇巩家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巩德芳在大峪寺、巩家湾、两岭小学上学,爱读民族英雄的故事,这为他以后从戎奠定了思想基础。1937年冬,中共商洛工委书记王柏栋回到家乡,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深刻影响了巩德芳。次年4月,巩德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4日,根据党组织指示,巩德芳组织和领导了处决破坏抗日救亡运动的国民党茶房联常备队队长谢孝廉的行动,建立了中共商洛工委直接掌握的抗日武装。1940年6月23日,在中共商县县委的领导下,巩德芳又在茶房四方岭设置埋伏,击溃了龙驹寨保安中队长冯麟生的部队,击毙了反共顽固分子冯麟生。
1942年,巩德芳回到陕甘宁边区,根据上级指示,召集游击队散员在马栏整训,办起“德记骡马店”,任经理,领导大家开荒种地,打窑烧炭,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商洛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力量。1944年冬,“德记骡马店”与有关单位合并为训练队,后又扩编为教导团,巩德芳被任命为该团二队队长。
1945年冬,巩德芳受中共关中地委的派遣,返回商洛发展武装。1946年7月,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率领中原突围部队到达陕南,巩德芳等同志奉西北局命令,带领陕南游击队全力接应。李先念部队与巩德芳率领的陕南游击队胜利会师后,商定了豫鄂陕边游击战争的部署,决定将陕南游击队1000余人与中原解放军北路突围部队合编,以商洛地区为中心,创建革命根据地。留仙坪成为陕南游击队活动的中心区域,这里有大山阻隔,国民党好进难出,适合游击队巩固后方。巩德芳等人挨家挨户组织群众,为突围部队安排房子,安置伤病员,筹粮做饭,仅留仙坪周围,就安排了200多名伤病人员。
1946年9月24日,中共豫鄂陕边区委员会正式成立。边区党委扩大会议在丹凤县商镇大峪乡李明江家的老院召开。巩德芳为了保证开好大会,主动担负了会议筹备和后勤供给的任务,充分利用原陕南游击队奠定的工作基础和社会关系,组织了一批大米及肉食、蔬菜,并从川道两岭村请来厨师牛三刚做菜,于当日在老院设宴17桌,佯装房东李明江之孙李安民过满月,以此为掩护款待了参加会议的同志。
巩德芳协助李先念创建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牵制了大批敌人,坚持在商洛战斗一年零一个月,在保卫延安和整个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7年春,豫鄂陕军区主力部队北渡黄河休整。
满门忠烈的故事永流传
在陕南游击队的主要力量已经输送给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巩德芳身边只留有少数部队,负责组织和指挥游击队和干部编组转移,保存实力,坚持斗争。由于过度疲劳,巩德芳很快便病倒了,行动困难。为了不影响部队行动,巩德芳决定部队由中队长梁升元带领,自己身边只留6名队员,隐蔽于条子沟豹子洞养病。
巩德芳在豹子洞住了多日,由于生活条件极差,又得不到及时医治,病情进一步恶化。危难之时,中医许佐善将巩德芳接到家中,隐藏于红薯窖里,为他治疗。
梁升元与巩德芳分开后,背叛了革命,带领部队30多人携带机枪、手枪、步枪等投降了国民党,并参加了反共宣传和大屠杀活动,给整个根据地斗争带来极大损失。巩德芳得知这个消息后,病情更加严重。1947年3月23日,巩德芳病逝,终年38岁。
巩德芳病逝后,薛兴军、刘彭勃、巩全照等将巩德芳的遗体秘密安葬于姜老四家门前的地里,并将整块地种上棉花,并消除痕迹。敌镇公所自卫队长孙益俊(茶房孙源村孙宝全之兄,解放后按反革命遭枪毙,后因1946年在丰地沟救治中原转战的一名受伤连长(次人解放后曾任辽宁省委书记),文革后给予平反昭雪,党组织给予其女孙逢娃800元救助金,其堂兄孙宝本,后娶王柏栋烈士之妹王爱娃妻)千方百计找到掩埋地点,惨无人道地掘挖尸体,把巩德芳的头割下来向上司报功,并将其首级悬挂商县西城门示众。随后,敌人(巩四勋、巩昭财、孙德兴、巩德劳)又抄了巩德芳的家,杀害了他的父亲巩怀让、妻子张菊娃、伯父巩怀富。巩德芳的女儿巩党荣因躲藏在竹筐下,幸免于难。
巩德芳满门忠烈。他的弟弟巩德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商县县委委员,1942年10月被敌人逮捕后,受尽酷刑,于1943年英勇就义,年仅24岁。1947年,巩德芳的亲叔伯兄巩德彦(伯父巩怀富之子)被敌人抓去,在监狱里被折磨至死。巩德芳的姑父李福禄(原大峪流岭沟人)也是为革命牺牲的。
巩德芳的英雄事迹永远留在人们心中。1983年,李先念专门撰文纪念巩德芳,称巩德芳是陕南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有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风格,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1984年,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为巩德芳烈士亲人修建了一个墓园,内有巩怀让、巩怀富、巩德彦、张菊娃和巩德芳母亲的坟墓。墓园建有牌楼,牌楼两侧镌刻着“唯剩丰功垂青史,犹存亮节启后人”的挽联。1987年3月23日,中共商洛地委和丹凤县委分别在商县和丹凤县举行纪念巩德芳逝世40周年报告会。1992年12月,中共商洛地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共丹凤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并公开出版了《陕南游击队领袖巩德芳》一书。2009年春,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扩建了墓园凭吊场地。
如今,在丹凤县棣花镇巩家湾村,满门忠烈墓园里的牌楼静静矗立,巩德芳满门忠烈的故事被人们传颂着。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作者:巩鸿文,系商洛市诗词学会会员、丹凤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丹凤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责任编辑:徐晓羽、朱红升)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