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各地延会工作 > 正文

【“五进四推”弘延活动】毛丰美、毛正新薪火相传:“干”出新大梨树村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9-25 12:41:2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指示,落实王晨会长“汇聚多方力量,凝聚起研究宣传阐释延安精神的强大合力”要求,《中华魂》网与省、市、县延会联合开展“‘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即:在组织开展延安精神“五进”活动中,同步推进《中华魂》网、《中华魂》公众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 将所发稿件推送到相关群、号、网、端。让我们上下联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构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独具特色的融媒体矩阵。敬请关注支持:https://www.1921.org.cn/index.html


世界上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可以用最简便最通俗的语言把它呈现,只有三个笔画,九米九的一个字——“干”,矗立在大梨树村,矗立在花果山,也矗立在丹东人的心中。


艰苦创业:“改不了天,但可以换地”

1949年出生的毛丰美与共和国同龄,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让他与党和国家的事业默契相连,在65年的生命历程里,他与共和国共担风雨,与共和国共享荣光,更投身共和国伟大的建设,把爱与真诚写在山水之间。


大梨树村群众艰苦创业,整治荒山野岭


改革开放前的大梨树是个“三靠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村干部工资靠社员交。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穷得“叮当响”。乡亲们眼中的“能人”、第一个万元户的毛丰美在村民们的期盼中勇敢担当起领路人的责任。上任伊始,在全村大会上,毛丰美诚恳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相信党的政策。我一定能让全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只为这一句承诺,此后的30多年里,毛丰美就再也没有停歇过,整整实干了一辈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丰美以敏锐的政策嗅觉察觉发展机遇,筹集了四万元钱,带领3名村干部北上黑龙江、吉林,用火车皮倒腾土豆和小米售卖。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投机倒把”,可毛丰美吃准了中央精神,为了大伙儿过上好日子横下一条心往前闯。饿了,他们就啃玉米面饼子;渴了,他们就喝口凉水;困了,他们就睡在火车座椅下。一年辛苦下来,净赚一万多元,村干部的工资解决了,村里也有了“第一桶金”。


正是凭着大公无私的精神,毛丰美带领大梨树人开宾馆、建市场、修梯田、造果园、办企业、搞旅游……经过30年的艰苦创业,大梨树以“干”字精神走上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为辅,农、工、商、旅四位一体同步发展”的共同致富之路。


大梨树村带头人毛丰美


这条致富之路并不平坦。为了做好治山治水这篇大文章,毛丰美下定决心:“我们改不了天,但可以换地。没有景,我们可以造景;没有水,我们可以憋水。”从1989年到1998年,大梨树人一干就是十年,先后组织大小会战近百场,出工10万多人次,治理20多座荒山,整治了70多条沟壑,修建87公里环山作业道和上万亩高标准海绵梯田,建成2.6万亩果园,栽下果树100多万株。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全国最大的村级集体果园。山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参观后连声赞叹:“你们大梨树村造地的规模是大寨当年的10倍,我向农民实干家致敬!”

富起来的大梨树村修山、修路、修河,改善人居环境,增加村民福利。鳞次栉比的别墅以成本价卖给村民,重阳节发放敬老养老金,办起丹东市条件最好的村级小学。创业之前,毛丰美承诺“让大梨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当时这是多少大梨树人想都不敢想的。如今的大梨树,住有所居、业有所就、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当初的梦想都已一一照进现实。大梨树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乡村、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休闲体育小镇等荣誉称号。


大梨树村新貌


人大代表:最敢为农民说话的代表

毛丰美一生改善民生的功绩斐然,也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但他本人一直引以为傲的是老百姓送给他的称号——农民代言人。1993 年,毛丰美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了在大会上提出好的意见建议、表达农民兄弟的心声,他挨家挨户搜集“意见”,他把大家的意见整理后,发现很多人关注电价的问题。城里一度电是三毛五,而农村一度电一块二,这不太公平。很多农民由于电费太贵,晚上舍不得用电,还靠蜡烛照明,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只能当摆设。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毛丰美就提出了农村电价贵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毛丰美讲述了农村用电情况和要求降低电价的理由。当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姜春云听了毛丰美的发言,立即责成电力主管部门妥善解决农民用电问题。会后不到3个月,辽宁省农电局有关领导专程到大梨树村向毛丰美反馈农村电网运行和整改情况。3年后,中央开始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全国投入了3000多亿元,几年后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毛丰美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发言


毛丰美连续当选为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他持续就“三农”问题“放炮”。从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毛丰美连续几年提了关于取消农业特产税的建议,终于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得到解决。2006 年,我国取消农业税。2014年初,毛丰美病情恶化,癌细胞扩散到了肝部胆管,他仍然执意要参加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晚上瘙痒实在受不了,他就嘴里咬着一个牙刷,反复修改他准备的建议和议案。这一年,他带来了8份建议和议案,每一个字,都是他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反复修改斟酌出来的。

毛丰美曾经说:“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代表,我要为农民兄弟说话,要敢讲真话,要反映农村真正存在的问题,让党和国家了解真实的农村,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的政策,这才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个身份。” 二十二年履职全国人大代表,他的调研笔记记了16本,提出了232件建议和议案,件件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直到生命最后时刻,忠诚履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和使命,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


二次创业:薪火相传,长长久久干下去

“大梨树精神就是干,苦干:弯大腰、流大汗;实干:重规律、求实效;巧干:讲科学、闯市场” 。留下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梨树的老书记将发展事业的接力棒传到了新一届党委班子手中。

1998年,毛丰美的儿子毛正新大学毕业分配到凤城市国土资源局工作,成了令羡慕的公务员。因工作表现突出,一年多之后又被组织列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正当志得意满、顺风顺水的时候,让全家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为了让大梨树村能更持续、更科学地发展,毛丰美“自私”的让儿子回到村里工作。对儿子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是干什么的,而在于他干了什么。再说了,城里不缺你一个公务员,可咱们村需要大学生啊。你带个头,会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回咱们村创业的。”又说,“你要在村里干,就不能给自己留后手,保留公务员身份容易,但那就冷了老百姓的心,老百姓心里最有数。”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看到父亲花白的鬓角和消瘦的身体,实在不忍心让父亲这么操劳,办理了辞职手续,回到大梨树村。

“干,凝聚了大梨树村70年的不懈奋斗,是全村最为宝贵的精神内核。干字精神,是大梨树的根,是大梨树的魂。”毛正新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这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毛正新不敢忘记。父亲在他眼中就像一座碑,他害怕辜负了父亲。要想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必须有新招儿,大梨树村下一步该怎么办?他苦苦思索,决定“二次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大梨树人站在了发展历程的新节点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大梨树人继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思想的利器、实践的指南。 


大梨树村“干”字广场


创业难,守业更难。老书记他们那时注重苦干、实干,‘二次创业’要更加突出‘巧干’,更加需要科学论证,更要尊重市场。“二次创业”的大梨树村紧扣时代脉搏,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毛正新提出:一产求新、二产做深、三产提质,以旅游为核心,三产融合发展是新的发展方向,实施‘生态立村、工业强村、农业稳村、旅游兴村、文化塑村’五大战略。

大梨树村是最生动的课堂,毛丰美是最鲜活的教材,大梨树村民是最朴实的老师,大梨树村的发展变化是最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原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他们新建了大梨树村史馆,逐步丰富旅游内容,以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研学为大梨树旅游赋予了新动能。注重党性教育培训办学模式创新,突出体验式、实践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始终把提高培训效果放在第一位。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既聘请各级党校等机关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还从村里精心遴选了12位当年与毛丰美一起治山、办厂、盖大楼、建商场的村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毛丰美的事迹和精神。学员们边看边学,走万亩果园感受当年毛丰美带领大家“换地”的豪迈,站在“干”字广场重温入党誓词不禁让人热血沸腾,大梨树村史馆似乎把人们拉回到了几十年前,亲身感受什么是“头顶烈日干、鸡叫天亮干、披星戴月干”,这样的培训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却又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课堂教学内容也非常鲜活,向学员们展示的是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毛丰美。先后接待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新疆塔城、东北空管局、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小院校培训研学十万余人次。


大梨树村万亩花果山


30年前的大梨树人艰苦创业是在“换地”,而今的二次创业,大梨树人正在“改天”。东北的冬季漫长寒冷,旅游“半年闲”的难题一直是制约大梨树发展的瓶颈。怎样才能突破瓶颈?毛正新不断实践,他带着村民做“七彩田园”农业现代化温室大棚展示馆,新栽植果树1.3万株、新建改建葡萄大棚54栋,打造了占地超过46公顷的“四季花海”……30年前的大梨树人艰苦创业是在苦干实干“换地”,而今的“二次创业”,大梨树人正在巧干改“天”。现代观光农业拥有不凡魅力,但做大做强并不容易。使其发挥出最佳效益,尤其需要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年轻人才。怎样破解人才之困?怎样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到农村“筑巢安家”?毛正新不断思忖。渴求人才,打破常规!哪个产业项目需要用人就随时招聘,向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各类人才伸出“橄榄枝”。如今,看准了农村发展的大好前景,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梨树村的现代观光农业风生水起!

“二次创业”也经历过很多次迷惘和挣扎,每每这个时候,毛正新都要到去看看父亲带领乡亲们艰辛打造的万亩梯田,然后继续前行。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穿越历史的天空,焦裕禄的焦桐、谷文昌的木麻黄、杨善洲的林场、毛丰美的大梨树,构成了一道道精神风景。他们的人生轨迹虽然不同,价值坐标却高度一致。我们的事业需要有千万个像毛丰美一样有梦想没私心、有韧劲不怕苦、有本事善攻坚的好党员好干部,这是人民的深切呼唤,更是时代的前行引领。


(作者:樊华,系丹延会延安精神教育基地、丹东市委党校讲师;李侠,丹东凤城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责任编辑:徐晓羽、朱红升)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