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指示,落实王晨会长“汇聚多方力量,凝聚起研究宣传阐释延安精神的强大合力”要求,《中华魂》网与省、市、县延会联合开展“‘五进四推’弘延活动”,即:在组织开展延安精神“五进”活动中,同步推进《中华魂》网、《中华魂》公众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 将所发稿件推送到相关群、号、网、端。让我们上下联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力构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独具特色的融媒体矩阵。敬请关注支持:https://www.1921.org.cn/index.html
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延安精神所蕴含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内涵要义,与思政一体化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引领作用。广州市育才中学发轫于革命圣地延安,自诞生之日起,她便镌刻着鲜明的红色烙印,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的神圣使命。学校矢志不渝地以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有情有为有志气”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将延安精神视为学校精神之魂,代代相传、熠熠生辉。在延安精神的璀璨光芒照耀下,广州市育才中学秉承“坚定、求实、勤奋、文明”的校训,以“奉献、进取、拼搏、合作、创造”为育才精神,深入开展延安精神示范校创建工作,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广东省美术教育特色学校。
传承延安精神,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青年一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对一个党、一个党的组织、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极端重要。”延安时期,正是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广大热血青年坚定了信仰信念信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传承延安精神,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青年一代。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延安精神,学校特别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专题讲座。讲座围绕延安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在当代青少年中传承和弘扬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专题讲座的引领下,学校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文明意识。在3月学雷锋月期间,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包括“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展板进校园活动、红领巾讲解员“雷锋故事”宣讲活动、“寻找身边雷锋式的人物”评选活动以及“童爱越秀”红棉潮墟爱心义卖活动等。这些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雷锋精神,激发了他们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热情。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延安精神的力量,我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红色研学活动。今年暑假,我们组织师生前往延安,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聆听他们英勇无畏的故事。在宝塔山下,学生们瞻仰革命遗迹;在杨家岭上,他们聆听历史的回响。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艰辛与伟大,更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让延安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为学生心中具体可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追求。
在研学活动的基础上,学校将延安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通过开设专门的思政教育讲座、举办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我们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让他们在心中深植了延安精神的信念。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我校特别举办了“延安十三年”展览。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以及生动的文字说明,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学生们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展览教育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我们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解读和反思,通过撰写观后感、制作手抄报、拍摄微视频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到了延安精神的真谛。
传承延安精神,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青年一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结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新时代青少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武器。在教学上,学校教师们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科研上,他们则敢于挑战未知领域,力求取得更多创新成果。学生们也不甘落后,他们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各类比赛和竞赛中,我校师生屡获佳绩,充分展现了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本学期4-6月间,学校在越秀区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器乐、合唱、啦啦操、武术、跳绳、无线电测向等六项赛事中,均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其中,器乐、合唱、啦啦操还代表越秀区参加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决赛。
这学期,学校还成功通过广州市体育美育高水平团队“一条龙”培养学校评审,为有特长的孩子圆梦重点高校。我校的美术、交响乐、排球、无线电测向等学生活动团队,因成绩突出被认定为广州市高水平团队,可以招收更多的具有相关特长的学生。学校将设置既能使其特长继续发展,又能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课成绩的个性化课程设置,培养他们入读重点高校。
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我校师生深刻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在学生管理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各类活动中师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不仅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更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会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为他们未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生的才艺,学校举办了“2024育才好声音”“雏凤台才艺秀”“午间艺术舞台”等活动。学生们在舞台上表演了歌唱、舞蹈、朗诵等才艺,展现了育才学子的风采。
传承延安精神,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青年一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传承延安精神,就是要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青年一代。自上世纪90年代起,学校在校园景观建设中,巧妙融入延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校园风景线。延安颂、红棉魂、坚定石、先贤石、求实亭、八角亭、题词墙、读书廊、三师三园、十二楷模等景观在这30年间相继落成,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寓意着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师生们在漫步校园时,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延安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更加自觉地践行延安精神。
在校园景观的熏陶下,我校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思想品质、道德素养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成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将延安精神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大力开展志愿活动。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学校师生将“奉献”二字深深刻入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的真谛。教师们不仅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关心他们的成长;学生们则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公益事业中,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一份爱心。春节前夕,学校成功承办了西湖花市爱心义卖活动。师生们共同挥毫泼墨,书写春联与福字,送上新年的祝福。此外,广彩、广州珐琅等传统工艺品亮相摊位,吸引市民关注。学生们还积极参与花市志愿者工作,展现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获得教育局领导的赞许。又如我校毕业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林颖,在东豪涌参加环保服务14年,“广州青年”公众号今年7月13日为她推送了专题报道。我校初二级梁安瑜同学年仅14岁,但在广东省团委“i志愿”系统的时数已接近500小时。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照亮了他人的前行之路,也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政治科开展“服务社区 体会基层治理”的主题系列项目式教学活动。在思政课项目式教学通过参与解决社区治理和服务社区、组织志愿活动等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置于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有效地将延安精神的理念和实践结合起来。
积极开展“童心向党 爱心义卖”活动。在“童心向党 爱心义卖”活动中,特别设计了两条主线——延河水和珠江水,寓意着从革命圣地到改革开放前沿的传承与发展。学生们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等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支持越秀区学子爱心基金的教育事业。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让延安精神在爱心中得以传承。
传承延安精神,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青年一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是党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支撑。当代青年是“平视世界”的一代,对党的艰辛曲折和生死存亡考验没有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涵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十分必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传承延安精神,就是要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青年一代。在延安精神的激励下,学校师生形成了敢于拼搏、勇于奋斗的优良传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从不轻言放弃,而是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正是这种拼搏精神,让我校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无论是学校的综合实力还是师生的个人发展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在义卖活动中,学生们展现出了勤奋进取的精神风貌。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自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赢得了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更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勤奋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传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延安精神的熏陶下我校师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造之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学生们则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近年来学校师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初二级夏梓桐、贾小萱同学获得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初中组一等奖;学校机器人竞赛队也获得越秀区竞赛第一名。本学期,我校“空天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获批准,设立“雏鹰班”,培养空天科技人才。
新征程上,育才中学将继续秉承延安精神的精髓和内涵,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延安精神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作者:罗吉华,广州市育才中学德育主任,责任编辑:徐晓羽、朱红升)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