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红色记忆 > 正文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幕后故事

来源:新湘评论 · 2022-10-06 14:12:10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作词:肖华

作曲: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文工团集体曲

指挥:唐江

独唱:马玉涛、马国光、王克正、王伯华

二重唱:耿莲凤、杨亦然

朗诵:吴洪源 季魁云


萧华和《长征组歌》幕后的故事石 祥萧华和《长征组歌》幕后的故事

音频:


一部划时代的艺术精品,为什么出自一个小红军出身的上将之手?曾任萧华秘书的李圭在《回忆萧华》里写道:“萧华同志曾多次说过:‘我写《长征组诗》,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边流泪一边写的。想起长征中那样的艰难困苦,牺牲了那么多的好同志,怎么能不难过呢?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终于历尽艰险,战胜敌人。三大红军主力在陕北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想起这些,又怎么能不高兴?难过、高兴,都会使人流泪的。’”


萧华红军时的照片


《长征组诗》是从萧华的心坎上流淌出来的,是他亲历长征,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萧华,原名萧以尊,1916年1月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农家庭。他就读的赤墈小学,不少教师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使他逐步确立了献身革命的志向。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亲自主持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年仅13岁的萧华参加学习,聆听了毛泽东通俗生动的讲课。1930年3月,毛泽东第2次来到兴国,萧华已任县团委书记。毛委员听了他的工作汇报,并对共青团的工作重点作了指示,不久,萧华被调到红军主力部队工作。1933年9月,在博生县(今宁都)正式成立了少共国际师,战士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左右。萧华任政委并作了誓师讲话,会上齐声高唱《少共国际师出征歌》:“我们就是少共国际师‘/九三’在江西誓师出征去/高举着少共国际光辉的旗帜/坚决的果敢的武装上前线/做一个英勇无敌的红色战斗员/最后一滴血为着新中国。”萧华同志和红色歌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带领雄师劲旅,东拼西杀,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特别对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萧华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1964年2月,萧华得了严重肝炎,4月到杭州疗养。病重不忘任重,休养笔耕不休。他仍坚持每天读书、练字,并为部队写了几首歌词。9月,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从此,不到50岁的萧华,肩负起全军政治工作的重任。1964年10月,是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30周年。萧华是万里长征的参加者,又是幸存者。他深感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把它写出来。经过反复考虑、比较,他认为诗歌这种形式,可以用丰富的思想感情,凝练而有韵律的语言,集中、概括、形象地表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于是,他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创作热情,以抱病之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倾情创作了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总题的《长征组诗》。


1964年5月,我从驻河北邢台某部2连被调到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创作组从事歌词创作,有机会荣幸地同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专业词曲作家一起工作、学习。1965年2月,战友文工团接到了萧华创作的《长征组诗》,立即组织精兵强将作曲。当时的谱曲创作及后来的排练、演出情况,有时我亲眼目睹,有时现场观摩、学习,创演人员以红军的长征精神,谱写和排练《长征组歌》,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65年萧华与曲作者在杭州

左起:生茂、唐诃、萧华、晨耕、遇秋


1965年4月中旬,由时任战友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歌舞团长的晨耕,带领生茂、唐诃、遇秋一行,到杭州向萧华同志汇报《长征组歌》的作曲初稿。汇报时,从第1曲到第10曲,4位曲作者边打拍子边唱,边穿插说明一些创意。遇到合唱段落,每人唱一个声部。晨耕唱男高音,生茂唱男低音,唐诃唱女高音,遇秋唱女中音,前奏、间奏由唐诃一人代表乐队,用声音模拟管弦鼓号的伴奏。萧华听着激动不已,随着作曲家的演唱,不由得也吟唱起来,眼里噙着泪花,有时还挥动拳头,踏着步子,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长征的行列。汇报进行得不错,萧华比较满意,为了表达谢意,他私人宴请4位作曲家吃了一顿常熟特产“叫花鸡”。


回忆是一支唱不尽的歌。为了进一步加工、修改《长征组歌》,萧华同志不顾病痛,专门安排了几天时间为4位作曲家讲长征的故事和《长征组诗》的创作过程,他边忆边讲,昔日的炮火硝烟历历在目。他现身说法,深入浅出,逐字逐句地讲了《长征组诗》的创作思想、意图,以及对作曲的设想和要求,讲了长征途中与组诗相应的历史背景和动人事迹。讲到战斗激烈时,他跃跃欲试,如临沙场,讲到战友壮烈牺牲时,他声泪俱下,悲痛欲绝。


西子湖畔,碧波荡漾;岳王墓前,吟诵《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作曲家们游览名胜,脑海里激荡着历史与未来、战争与和平的交响,酝酿着以民族化、现代化、军旅特色为音乐创作基调,充分调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广阔丰厚的音乐素材,为《长征组诗》谱写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美旋律。


从杭州回到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后,作曲家们按照萧华同志的讲解,对《长征组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反复加工、修改。其间,我曾参加过他们的几次讨论和改稿会,他们百改不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令我感动。首先是“写什么”,然后是“怎么写”的问题,写长征史诗,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要紧紧抓住几个闪光点,写红军长征,不搞假大空,要谱写成妇孺皆唱、雅俗共赏的群众歌曲。《长征组诗》,原稿12首,作曲时选取了从《告别》到《大会师》10首。每首一曲,单独可以成歌,连起来是一组套曲。音乐作品的形式,按照常规应叫“大合唱”或“清唱剧”。这次既然将诗谱成了歌,原作《长征组诗》改为《长征组歌》。“组歌”这种音乐作品形式,得到社会认可,此后凡是多段词曲组成的大型声乐作品,也都称作某某“组歌”了(如《军人道德组歌》《西柏坡组歌》等)。



1965年八一建军节,《长征组歌》在北京正式演出。之后,相继下基层、到部队,为广大军民巡回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大家普遍认为,这不仅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胜利的英雄史诗,更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的红色音乐经典之作。


萧华将军与《长征组歌》领唱演员


作者萧华,既是长征战士,又是红军的指挥员。他将长征的史与诗结合起来,熔铸成一部红色史诗,他将诗与音乐结合起来,使其便于流行,久远传播;他将古今对接、中外融合起来,精心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万里长征的壮丽画卷。具体到诗歌创作,也是一节一代诗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写《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如果不是在毛主席直接指挥下,飞动双脚,踏破草鞋,声东击西,纵横驰骋,流过血流过汗的红军将士,是绝对写不出这种英雄史诗的。写《过雪山草地》:“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言简意赅,境界高远。“红军本身就是诗”,这种言志抒怀的诗篇创作,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1967年刮起“一月风暴”,萧华不断受到打击迫害,强加给他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在这乌云压顶的情势下,周恩来总理保护了处于危难之中的萧华。1967年3月3日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总政系统全体人员大会上,周总理愤慨而激动地讲道:“萧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么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萧华和总政治部党委,一度恢复了工作。但是不到半年,在砸烂“总政阎王殿”的大冤案中,萧华被“彻底打倒”,并被非法关押达7年之久。在逆境中,他不断哼唱《长征组歌》,始终坚持原则,坚持斗争,坚信群众坚信党。直到1975年7月,萧华恢复工作,出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1977年4月,粉碎“四人帮”不久,萧华调任兰州军区政委。1983年6月,萧华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华在恢复工作后的各个岗位上,忠于职守,忘我工作,1985年8月12日,因患癌症,心脏停止了跳动。



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和支持《长征组歌》的创演工作,大家称他为《长征组歌》的总导演。他曾先后10多次观看、审听和指导《长征组歌》的创作和排练,并安排战友歌舞团随他一起出访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前苏联。1975年,他病重期间,特意让秘书向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索要《长征组歌》录音带。他是听着《长征组歌》的战斗旋律,抵抗病魔,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的。



斯人已去,歌声永恒。但《长征组歌》流淌在亿万人民的心中。红军梦和中国梦是一脉相连的,长征路和复兴路是一路相通的。我们牢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高唱《长征组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首阔步,进行新的长征。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