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华魂》网与山东航空集团联合推出大型广播剧《毛泽东成功的秘诀》。这部鸿篇巨著由参加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的老将军黄学禄历经5年撰写,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饱含深情为该书题字,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毛泽东成功的超人智慧!敬请收听:
我吃鱼,鱼也吃我(请点击链接收听)
秘诀之一 敢于斗争的刚毅性格
我吃鱼,鱼也吃我
本篇梗概:
生活中的毛泽东不乏幽默,也常开玩笑,历来言谈行动随心所欲,不受约束,这种性格也让他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乐观,保持初心。
毛泽东也像普通人一样爱发脾气、开玩笑。有时发脾气,就像天真无邪的孩子赌气一样。
一次,毛泽东吃完饭准备去看演出,卫士李银桥急忙打开车等他过来上车。可是,毛泽东立在台阶上不走了,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李银桥突然喊道:“李银桥,你是干什么的?”
他喊声很大,一脸愠色。李银桥心中纳闷:“什么事啊?怎么突然发起脾气了?”想着,便急忙朝台阶上迎,毛泽东也朝台阶下走。李银桥搀扶他坐到车里。他不时吮吮嘴唇,既不看李银桥,也不说话,反正是不高兴,生闷气。
坐到位子上,李银桥帮他擦好眼镜,给他戴上,替他理顺衣服,他仍然嘟着嘴不理李银桥。直到戏开始了,他才忘了生气,静心看戏了。
戏结束后,回来的路上,李银桥小声问:“主席,今天出什么事了,你生气了?”毛泽东嘟着嘴,翻李银桥一眼:“还说呢,把我的嘴都烫坏了……”
原来,毛泽东吃罢饭漱口,水太烫,把嘴烫伤了。是一位警卫员没试水温就端上去。以往李银桥都是试过不烫不凉再送上去,毛泽东已经习惯了,接过来就是一大口,这次他又是一大口,马上喷出来,可也烫得不轻。但他朝李银桥喊了那么一嗓子,气就消了。
生活中的毛泽东不乏幽默,也常开玩笑。
毛泽东一生喜欢吃鱼,而且吃鱼无数。有一次他对护士长吴旭君说:“我在世时吃鱼太多,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儿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当然,这是毛泽东幽默之言,也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有一次游长江时,李银桥照顾毛泽东换好游泳裤后,自己也换了游泳裤。他发现,毛泽东在打量他。
“银桥啊,你也已经比较伟大了,发展下去就比我伟大了。”毛泽东说得一本正经。李银桥愣住了,不明白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甚至有点不安。毛泽东忽然拍拍李银桥的肚皮:“你肚子大了啊,快跟我媲美了!”
李银桥笑了,往回收肚子。
毛泽东又拍拍他的肩膀,“你直起腰来,背不要驼着,否则也快随我了呢……”
毛泽东有些驼背,李银桥也有点驼背,忙挺胸收腹说:“岁数不知不觉就大了,可我是做不出主席的贡献了。”
“才而立之年就这么泄气,我老了,你还是有前途的。”
这,就是既普通又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常因一些看法不同的问题,与性格倔强的妻子贺子珍发生争论。毛泽东对贺子珍说:“你是铁,我是钢,碰到一起响叮当。”后来毛泽东又告诉他女儿李敏,他们之间的辩论经常以吵架收场。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毛泽东常常以武力“威胁”,以自己的“政治权威”试图压服贺子珍。他连吼带骂,威胁说要把这个不听话的妻子开除出党,给她“口头处分”。但首先开口求和的人通常也是他,他制服不了贺子珍,最后也就妥协了,这就是他的性格。
毛泽东历来言谈行动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住进了中南海,从早到晚日理万机,为了安全,他不再像过去在延安、西柏坡时期那样,到处走走。对此,他曾经长叹一口气,发牢骚说:“我都快成了笼子里的老虎了,一点自由也没有,不能随便外出,不能随便看戏,不能随便干我想干的事情,整天是这个警卫,那个警卫,我干什么非得你们那么多人同意吗?”对此,毛泽东有时不免要做一些“反抗”和“叛逆”——瞅准机会数次脱身,进行私访性的调查研究。
一天,经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公安部第九局局长汪东兴精心安排,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身边工作人员跟着毛泽东去北京东郊田野散步。
远远地看到前面有一草亭,毛泽东就向着草亭方向走去。近前,见到一位老农,年纪70多岁,正赶着一头骡子拉着水车灌溉水田。毛泽东走上前去与老农打招呼,问他姓名、年龄、何村人、家庭人口、收入状况、今年收入如何、村里干部如何,等等。毛泽东一边聊天一边前去帮助大爷料理牲口。过了一段时间,大爷抬起头来,打量着毛泽东,并看了看立在旁边的人群,心里想着这可能是县里或市里派来检查生产情况的干部,便心存怀疑地问道:“你们是城里来的吧?”毛泽东回答说:“是的,我们是从城里过来的。”这次私访算是对毛泽东的一次解脱。
1956年秋,毛泽东在北京隆重欢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访华。苏加诺在京逗留一周期间,毛泽东同他进行了多次友好会谈,双方就国际局势和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苏加诺结束在京行程后,10月6日,毛泽东又亲自到机场为他送行。
这一次,毛泽东乘机斗胆“违规”了一次。待外宾的飞机起飞后,从机场返回中南海的路上,毛泽东对卫士说:“咱们找个饭馆吃饭。”于是他随同卫士李银桥擅自“溜”进了一家小饭馆,美美地吃了一顿羊肉泡馍。毛泽东在大口品尝着美食的同时,还时不时地跟人们拉家常,暗自进行着调查研究。他不爱吃羊肉,但他满意这个环境,他环顾这个饭馆,仿佛他又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了,终于可以自由地呼吸街上的空气了。
“文革”期间,毛泽东的老战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非常担心毛泽东的安全。有一年国庆节,毛泽东吃完饭,兴致很高,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到天安门看放烟花去!”车开到纪念碑东南角的礼花燃放点,毛泽东就下来了。参加晚会群众围上毛泽东,高呼“毛主席万岁”,把当时陪同的张玉凤、吴旭君、吴连登、周福明等六七个工作人员给挤散了。后来叶剑英担心毛泽东的安全,对汪东兴说:“我们为了毛主席的安全,要给毛主席做一套防弹服。”汪东兴说:“叶帅,你还不知道主席的脾气,我劝你还是别做。”叶剑英说:“不,我们为了毛主席的安全,一定要做。你的任务就是我做好以后,送到毛主席那里去。”
不久,汪东兴抱着做好的防弹服到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正在书房看书,见汪东兴抱着一包什么东西,就问:“你今天又送什么东西来了?”汪东兴说:“受叶帅之命,为了主席的安全,给您送一套防弹服。”毛泽东把书放下,很严肃地说:“你们是怕人民群众,你们拿去穿,我毛泽东不穿。坏人想搞我搞不了,人民是不会搞我的。”毛泽东的判断来源于他长期以来与人民群众缔结的血肉关系。
(策划:司海燕;导演:孙铄;编剧:潘亚男;制作:孙铄;演播:王程程、 王瑞、孙铄、宋鲁超、阚智聪)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