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华魂》网与山东航空集团联合推出大型广播剧《毛泽东成功的秘诀》。这部鸿篇巨著由参加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的老将军黄学禄历经5年撰写,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饱含深情为该书题字,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毛泽东成功的超人智慧!敬请收听: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③(请点击链接收听)
秘诀之一 敢于斗争的刚毅性格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③
本篇梗概:
毛泽东多次谈到不怕鬼的问题。毛泽东用无所畏惧的思想和行动,为全国人民锻造出不信邪、不怕鬼的铮铮铁骨,使新中国展现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武形象。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谈到不怕鬼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国际上掀了一股反华浪潮。苏共不仅攻击我们党的政策,还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美国伙同一些国家加大封锁中国的力度,精心制造反华包围圈。
1959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到《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有个书生晚上读书,有个鬼吓他,从窗口伸进舌头来,这个书生不慌不忙,拿起笔把自己的脸画成大花脸,然后也把舌头伸出去,两个人就这么对峙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后那个鬼只好悻悻地走掉了。”
他说:“《聊斋志异》的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它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我们不怕鬼,什么威胁都不怕……”之后,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又讲起这个故事,并说:“今天世界上鬼不少。”“经验证明鬼是怕不得的。越怕鬼就越有鬼,不怕鬼就没有鬼了。”
毛泽东还亲自命题,让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一本《不怕鬼的故事》,这本书于1961年2月出版,成为影响一代人不怕鬼的生动“教科书”。
敢于向外来压力说“不”,这是毛泽东坚定的原则性、斗争性,既源于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又源于他必胜的革命信心。
毛泽东用无所畏惧的思想和行动,为全国人民锻造出不信邪、不怕鬼的铮铮铁骨,使新中国展现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武形象。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大获全胜的时候,毛泽东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所有强大对手,首先因为在战略上敢于藐视一切敌人,把强大的敌人视作纸老虎、死老虎、豆腐老虎。”他甚至轻松地说:“不管对待地球上的任何敌人,我们都能把它整下去!过去我们同4个敌人打过仗,打败了蒋介石,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抗美援朝打败了美国,这一仗又打败了印度。”
毛泽东指出的上述四个敌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战争对手。蒋介石很强大,是中国的独裁统治者,全国那么多大军阀,谁也打不过他。他有400万军队,而且有美国人撑腰,给他提供各种现代化武器。日本军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还有武士道精神,战斗力很强,堪称亚洲第一。美国军队比前两个更强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手里有原子弹,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但是在毛泽东眼里,美国只不过是纸老虎。
1969年的中苏交恶,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苏联是超级大国,连老美都畏惧三分。不论在国力上,武器装备上,都强过中国多少倍。按说,一边是超级大国美国的包围圈,一边是超级大国苏联的大兵压境,中国危在旦夕,手足都快无措了。
然而,为了弹丸之地的珍宝岛,面对苏联军队的挑衅,中国大炮响了,把苏军开进珍宝岛的重型坦克打沉江底……为什么?没别的,只为一个立世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勃列日涅夫接到失败的电报后,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先后撤掉了隶属于苏联远东集团军的1位元帅(坦克装甲诸兵种元帅)、3名大将、4名中将、24名少将,抓捕了远东红旗134师(主力师)营以上全部军事主官。
珍宝岛反击战的胜利,使中国人再一次扬眉吐气。
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毛泽东曾说:“不管你是苏军、印军还是美军,只要你敢来,中国就敢与你们打,打出一个真理来。”
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敌人越凶越不要怕它,美国凶不凶?可是,在朝鲜一打,就像赶鸭子一样,几个星期就把美国人赶了几百公里,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以南去了。最后,在1953年,我们在三八线上突破321公里的防线,美国人吓倒了,马上签字。那么厉害,有那么多钢的美国人,也只得如此。”至于当时入侵我国西藏的印度军队,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算不了什么强敌,但那一仗是在对印军有利的特殊高原地区打的,西藏远离内地,交通不便,后方保障十分困难,而且印军的装备略占优势。这一仗能否打好,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顺利地打胜了。
所以到这时,毛泽东才说出不管对付地球上任何敌人都可以把他整下去这样的话。这句话听来似乎有点轻松的味道,但当你细细品味,就觉得它具有气吞山河的分量。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前夕,在机场停机坪两侧矗立两块巨大标语:“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反动派”“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
2月21日,尼克松从空军一号专机走下停机坪,当时中美两国没有建交,整个机场没挂双方国旗,也没有铺红地毯,没有欢笑场面,现场气氛严肃,只是客人身后有两块醒目的标语牌。
1963年1月8日,毛泽东曾写了一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抱定共产主义事业必然胜利坚定信念的《满江红》词。词中表达了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崇高的使命感和神圣的责任感,表露着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胆略和宏伟气魄。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泽东一生坚守三项“铁律”。一不睡软床。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一直睡木板床,实在没有木板,就把门板拆下来当床睡。二不喜欢碰钱。从不过问自己有多少钱,是视钱如粪土的伟人。三不穿西装。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个不成文的国际惯例,在外交场合,各国领导要穿黑色西装迎接外国领导人,但毛泽东却态度坚定的回绝所谓“规矩”,外国的规矩凭什么要中国人遵守。
毛泽东以这样的傲骨,用一个中国人特有的方式和风貌征服了列强、征服了世界。毛泽东的三个“不”是伟人铁骨铮铮、高洁无畏的见证,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不图享受、不畏强权的三条“铁律”。
一个人的思想主要是由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决定的,不承认这一点,就背离了历史唯物论。此外,一个人的思想也与他的气质、性格有一定的关系,若否认这一点,就会把历史唯物论简单化,就会千人一面,显不出每个人的个性特色。
“性不好束缚”“好独辟蹊径”的性格贯穿于毛泽东的一生,渗透在他的思想、行动的各个方面。与他朝夕相处的卫士、保健医生直观地感到:“毛泽东从来不愿事事循规蹈矩,不愿束缚他的个性,正如他的书法一样,信笔写来,不拘俗套,洋洋洒洒,飘逸豪放,自成风格。”“他盼望挑战,他的一生不曾停止挑战应战。这是他性格的基础和核心。”“性不好束缚”“好独辟蹊径”的刚毅性格是毛泽东成功的一个内在因素。
在毛泽东的个性特点中,除了“性不好束缚”以及由此引申的“奋斗”“挑战”“自信”等气质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性格是:厌恶特权,向往平等。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民主革命时期,又长期辗转在农村,进城后一直保持着农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简朴,粗茶淡饭,厌恶等级、特权,希望尽快废除等级制度,实现平等。这方面的性格与第一个性格一样,对他晚年的思想和行动有重大影响。
黄河三门峡段,汤汤大水中屹立着一块巨石,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被称为中流砥柱。
这种屹立于激流而不倒的形象,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每逢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中流砥柱就成为一种绝不屈服、绝不低头、绝不妄自菲薄的精神坐标。毛泽东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流砥柱”性格的杰出代表。
(导演:孙铄;编剧:潘亚男;制作:孙铄;演播:纪小鹿、王瑞)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