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为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和“五老”精神,鼓励广大学生在红色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6月26日,“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在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松江校区开展“我与战士面对面,援疆精神薪火传”军垦老战士座谈会。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副政委、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倪豪梅应邀参加活动。已近80岁高龄的倪豪梅对新时代青年学生接过老知青们的接力棒、志愿前往新疆开展实践活动表示肯定,她表示,新疆孕育了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她勉励同学们要在吃苦中进步,在新疆热土上夯实根基、做好科技援疆。
倪豪梅,1944年5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1963年10月参加工作,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市街道共青团专职副书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团组织干事、连队指导员,团委书记,妇联主任、团副政治委员、常委、党委副书记,师政治部主任、党委常委。1987年4月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委。1995年12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2003年3月任第十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2010年至2021年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九届、十届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六届、七届、八届、九届执委委员、执委常委。现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名誉团长,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民办高校分会指导团成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关工委德育导师。多年来,倪豪梅一颗红心永向党,听党话、跟党走。青年时期,她情系边疆,长期扎根边疆,发扬支疆老战士革命精神,积极投身边疆建设。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期间,她情系工会工作,下大力维护好职工权益。退休后,在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期间,她情系延安,致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塑时代新人,继续为党的事业释放光和热。
情系兵团,致力投身边疆建设
1964年,年仅19岁的倪豪梅时任上海南市区斜桥街道团总支专职副书记,她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克服家庭困难,告别繁华的大上海,义无反顾地奔赴地处祖国西北边疆的新疆,加入了屯垦戍边的大军,成为支边青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边疆。
到新疆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艰苦的塔里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其前身就是名震中外的王震将军领导的英雄部队三五九旅。来到塔里木河最北面的十五场,初到农场,面对盐碱地、地窝子、玉米馒、麦草铺的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很多城市来的青年感到不习惯,有些人甚至闹起了情绪。她当时被分配在政治处组织股任共青团青年干事,分管青年和共青团工作,自己对知青面临的一切也是感同身受的。她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过思想关、劳动关、生活关,还要团结和帮助其他知青一起过“三关”。在这种情况下,她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经常下连队与知青同住、同吃、同劳动,一起开展文体活动。配合三五九旅老前辈等经常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学习,自己投入其中,也受益匪浅。
1970 年她担任10团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指导员,1972年担任连队指导员。做好连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善于宣传,关键是要身先士卒,身教重于言教。开荒、清淤、平地、打埂、播种、割麦、拾花……她样样不落后。
1980年,倪豪梅母亲退休了,她丈夫的父亲也退休了。本可名正言顺返沪落户并工作,她与爱人滕亚东商议后,决心不改初衷,毅然继续留在塔里木,这个举动在全团场引起巨大反响,以她的实际行动印证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诚信。塔里木工作经历磨炼了他俩的意志,倪豪梅和滕亚东获得事业的硕果,被评为“优秀党员”、“五好干部”。倪豪梅荣获“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1987年42岁倪豪梅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党委常委,任职的九年间,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真诚向前辈学习、虚心向群众学习、刻苦向书本和实践学习。她走遍了全兵团176个农牧团场和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北起阿勒泰,南到和田河,东起哈密,西到伊犁,都留下了她调查研究的足迹。
退休后的倪豪梅,依然牵挂着边疆的发展,曾经多次回新疆学习、调研、看望老前辈、老军垦和知交故友。“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在王震同志诞辰 100 周年之际,倪豪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王震将军对她的六次接见:“他对我一次次的教诲、一次次的帮助,不管以前、现在,甚至将来,一辈子也忘不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前进。”2014年,新疆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也是倪豪梅夫妇参加边疆建设50周年。他们重访曾在新疆自治区与建设兵团工作32年的地方,进行学习、参观和调研。
思想不老,精神不老!从支边新疆的上海青年,到屯垦戍边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副政委,倪豪梅忆道:“在那个年代,一大批年轻人怀揣着建设祖国的梦想和革命信念,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祖国。”“艰苦卓绝兵团人,辈辈传承兵团魂”,倪豪梅为在新疆当过兵团战士而感到光荣、骄傲和自豪。她用忠诚践行“我要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献给祖国,用一片赤子之心弘扬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诺言。
情系工会,致力维护职工权益
“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1995年11月,中央委托新疆自治区主要领导找倪豪梅谈话,她坚决服务组织安排,当年12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在此岗位上一直到工作到2003年10月,因年龄原因离开全国总工会领导岗位。8年的工会工作经历,给她的职业生涯烙下深深的工会情结。
到全国总工会任职,对她是崭新的领域和诸多挑战,但她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工作局面。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职能。在宣传工会的基本职责方面,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第一项是全国职工第三届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刚到全总,她分管宣教文体工作部(包括宣教文体工作、工人出版社、文工团等)并担任全总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分管全总女职工部。当时正值全国职工第三届运动会筹备之际,倪豪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过度疲劳,距离开幕式还剩半个月的时间,她经过办公楼楼梯弹簧门时,右手中指被强力弹回的两扇门夹断了,当场鲜血直流,夹断手指还黏在门上,被火速送到医院,经缝合保住手指。当第二天倪豪梅忍者疼痛出现在开幕式排练现场时,许多同志都大受感动。运动会开幕式热烈隆重,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好的反响,这与她付出的艰苦努力密不可分。第二项工作是主抓贯彻全总关于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她把职工职业道德作为工会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一是编写辅导读本。针对当时学习教育活动有农民读本,没有职工读本的实际,她主持编写了《新时期职工思想道德修养读本》,此读本一推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发行近百万册,至今仍被认为是《新时期职工道德修养读本》的经典教材;二是积极推动行风建设。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服务行业抓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三是在商业服务业领域开展“双信”(信得过商品、信得过企业)行风建设。积极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成立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指导协调小组。狠抓典型,开展了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活动。四是抓好典型示范作用。全总在江苏无锡召开全国职工职业道德现场会,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呈现崭新的局面,趁热打铁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这一活动连续至今成为全总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响当当的“品牌”。以中共中央批复全总《关于在全国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报告》15周年为契机,加强职工中自学成才,加大职工再就业力度。倪豪梅用组织这方面的典型在全国巡回演讲。她曾3 次带领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形成7份详实的调研报告,撰写了《做好国有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几个问题》和《认真做好下岗女职工工作》两篇论文,分别在1998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和1998 年第5期《求是》杂志刊发。第三项工作是在全总开展报刊整顿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单位利益、情况复杂,倪豪梅坚决执行中央决定,结合全总实际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消了1份公开发行刊物,将22个内部发行的刊物全部改为内部资料,并对《工人日报》《中国工运》《中国工人》等公开发行的报刊重新定位。第四项工作是抓民主管理。2000年至2003年10月,倪豪梅分管民主管理工作,并兼任全国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副组长,还联系农林工会、纺织工会、轻工工会等工作。期间她参与了由中办、国办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的通知》(以下简称“两办”通知)的研究审核工作。她撰写了《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理性研究》等十余份调研报告。
倪豪梅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连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任第十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有了全总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倪豪梅在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维权工作中更是如虎添翼,千方百计为工会工作献计献策。她连续就必须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表达主张,引起了委员和新闻界的高度重视。在九届和十届政协任期间,提交了约30份大会发言和一系列高质量的提案,范围广泛,包括维护职工权益、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维护农垦职工利益等。
倪豪梅作为全国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始终关注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把重点锁定在修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上,连续七年就修改《规定》提交提案,磨破嘴、跑断腿,争取其他界别的政协委员尤其是女委员的联名,主张强化对女职工"四期"的保护,并推动生育保险改革,最终促使该《规定》得以修订。她提出《建议加快〈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修改进程》的提案,被评为十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在十届政协四次会议上,倪豪梅作了《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特殊利益保障问题及对策建议》的发言。退休后她一如既往地关心女职工工作,2011年在《工人日报》上发表了《关于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思考》。
倪豪梅负责联系中国农林工会期间,她利用对农垦的阅历优势和朴素的感情,在维护农垦职工利益方面格外用心,办了一些实事。大部分垦区职工家属,长期以来实行农业户口,无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面向国企职工和城镇居民的政策,严重影响了农垦职工的切身利益。针对这问题,她从1999年起连续4年提交提案,呼吁解决农垦职工“农转非”问题。2001年,她致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温家宝副总理专门作出批示。不久,农业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文,解决了这一关系农垦千家万户利益的老大难问题。
此外,倪豪梅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多个领域发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她以全国政协调研组副组长的身份赴广东、湖南两省就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十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提交了《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报告》,随后,在大会上作了《农民工社会保险中存在问题及建议》发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好型战略任务,倪豪梅到各地调研,当她发现上海前四个月的GDP综合能耗呈下降趋势的一组数据,就深入调研,撰写了调研报告,并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作了关于节能减排的发言,分享上海的好经验。该发言以《节能减排须多措并举》为题在《人民日报》发表,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市长韩正同志专门致信,对她关注家乡上海的发展表示谢意。倪豪梅早在2007年就关注出租车司机的维权问题,在《中华魂》杂志上撰文《怎样维护出租车司机的合法权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思路,那时就萌芽了。2000年10月17日,倪豪梅率轻工系统的全国劳模和工会干部到雪域高原西藏传经送宝,实现了她走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宏愿。倪豪梅总结十年的政协委员工作,2009年8月1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通过政协渠道履行工会职责》,时任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的孙春兰同志专门作了“倪豪梅同志文章扩大了工会的社会影响”的批示。她珍惜机遇、深入基层、关注调研,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上发表论文和专稿8篇,连同在《中直党建》《工人日报》《中华魂》《理论前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报刊上共计发表文稿40多篇。到全总后她还先后进入中央党校省部级班学习,均为优秀学员,撰写的《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关于做好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几个问题》均为优秀论文分别刊登中央党校《理论前沿》1996年第18期专论、1999年第15期专论栏目。
情系延安,致力弘扬伟大精神
2010年至2021年,倪豪梅担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1年来,提交会议的发言和报刊发表的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就达20多篇,其中仅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就有5篇。撰写了《延安时期党的工会工作方针》(《人民日报》2011年6月27日发表)《延安整风运动经验对党的干部教育的启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制度在企业的具体体现。她发表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文,《人民日报》2014年9月17日刊登。此时,正是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小平同志曾在1957年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推广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确定了职代会职权,从此为我国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期间倪豪梅撰写了《中国工会和工人阶级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朽历史功勋》。《人民日报》2015年7月文章见报后,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的高度重视,专门电话指示: “此文很值得全总机关的同志一读”。倪豪梅十分关注延安精神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联系起来,为工会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时刻以实际行动续写着延安精神、359旅精神的新篇!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12年,经中央批准,倪豪梅从北京回到故乡上海定居。“干部是要退休的,党员永远在路上”,“退休不褪色”,理想信念高于天,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她更多地投入到上海市委和相关部门的党组织生活及退休老干部的学习考察活动中,“我要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城市再度出发,以新的舞台、新的方式传播和再现延安精神。”
2015年3月15日,在上海宛平剧场召开“纪念毛主席发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批示60周年大会,倪豪梅时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简称中延会)常务副会长,她代表中延会出席会议发言,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讴歌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人民服务、勇于奉献、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她赞美延安精神和兵团精神,感动众人。2015年9月3日上午,倪豪梅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天安门阅兵仪式。当起立唱国歌的时候,热泪盈眶的她暗暗誓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她担任上海百老团德育教育名誉团长,传播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2016-2018 年,参加各种活动弘扬红色文化。2017年新年伊始,倪豪梅以优秀校友的身份再次应邀到她的母校上海市第十中学作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演讲,激发广大师生的正能量。
2017年8月她参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学习座谈会。赴延安参加“弘扬延安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新时代军队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期间,她专程赴延川县梁家河村学习考察,现场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生活磨砺和成长基础,再次受到心灵的洗涤。2019年建国70周年,倪豪梅首先被打浦桥党工委择优遴选“人生大不同、逐梦打浦人”12位达人之一,获得奖牌。同时,被邀请参加黄浦区党校青年干部学习班,演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听党的话”党课。建党100周年,中共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工作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新民晚报社区版,授予她“人生大不同”光荣先锋旗,被誉为”百姓身边的好党员“。
2020年9月,倪豪梅的《我的初心和使命》一书出版,记录了她在上海、兵团、工会、政协等不同阶段坚守初心,不忘使命的历程,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坚定信念,为职工谋权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卓越品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通过秘书来电告: “书收到了,认真看了,写的很好,很受教育。”时任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同志读后批语: “对倪主席的书作问世,谨致祝贺。拜读后,很受启发和激励。祝您健康顺遂!”
2021年6月,倪豪梅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与市委老干部局联合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上,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在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倪豪梅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尽管年事已高,不能亲自参与抗疫一线,但她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定能战胜疫情。倪豪梅决定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以实际行动向他们传递正能量。因面对面交流受到限制,她选择通过在《上海老干部》《全总老干部简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大力宣传青年人在抗疫期间的突出表现和特殊贡献。
2020年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倪豪梅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关工委德育导师,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2023年3月31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民办高校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经济人文学院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倪豪梅在座谈交流时说: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凝心铸魂加强青少年成才,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下简称“五老”)等离退休老同志,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在教育引导和关爱青年“立德树人”成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多年来,在教育引导和关爱青年工作中,她积极分享对伟大建党精神感悟,展现永不褪色的红色情怀,展示“政治要强,思维要新,视野要宽,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人生格言。知行合一为青少年提供精准关爱和帮助。荣获多项荣誉,被评为“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倪豪梅始终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视为自己神圣职责。从1963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60年了。她从黄浦江畔一名普通共青团干部,成长为一名省部级领导,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她对上海精神、兵团精神、劳模精神、延安精神体会最深、影响最大,红色基因是她永远的精神动力,激励她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奋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倪豪梅同志经常说,自己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不断成长,每一步都离不开祖国和伟大时代的造就,离不开爱国精神、兵团精神、延安精神、劳模精神等的熏陶。她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一段话作为座右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作者:李中运,系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主席、分党组书记)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