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华魂》网与山东航空集团联合推出大型广播剧《毛泽东成功的秘诀》。这部鸿篇巨著由参加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的老将军黄学禄历经5年撰写,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饱含深情为该书题字,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毛泽东成功的超人智慧!敬请收听:
山雨欲来(请点击链接收听)
秘诀之四 克敌制胜的军事韬略
山雨欲来
本篇梗概: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决心已下,连续发出三封电报,邀请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对于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可能出现新的战争危机,毛泽东早有预见,对蒋介石早有警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然而,从抗战胜利前一天起,国民党总裁蒋介石连续发出三封电报,邀请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中共中央判断,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决心已下,这个电报不过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借口,毛泽东不去重庆,将战争责任嫁祸于共产党;如果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就迫使共产党交出军队,然后予以消灭。另一目的,就是利用谈判拖延时间,以便调兵遣将抢占地盘。
在此期间,蒋介石先抢占沿海大城市,飞机运官,军舰运兵,美国派军舰和飞机为其紧急运送军队。首先抢占南方的广州、福州、上海,再抢占北方,9月13日登陆青岛,9月30日登陆天津,10月1日登陆秦皇岛,他在重庆坐镇。
身为共产党主席的毛泽东,对付蒋介石这一招,早就胸有成竹。他在去重庆前,就叮嘱身边的将领:“你们在前方打得越好,我在重庆就越安全。”将领们不怕开打,立即奔赴前线部署。刘伯承、邓小平赶往山西,准备应对蒋介石可能发动的军事进攻。
这一时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东北,东北曾是日军侵华的后方,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毛泽东早就关注到东北这一战略要地。1945年8月12日,即苏联出兵东北的第3天,毛泽东就指示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及所属4个地委书记和4位军分区司令员,组成东进工委和东进指挥部,率部分三路向东北进军。毛泽东赴重庆后,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又送一批干部赴东北。9月14日,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把全国的战略重点放在东北,调山东、苏北、华北的部队迅速开赴东北。
毛泽东的谋略,则是变被动为主动。重庆谈判,面对蒋介石的假意邀请,来了个假戏真唱,赢得舆论的拥护。在重庆谈判过程中,国民党军在山西省南部的上党地区,向解放区进攻,晋察冀豫军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师及1个挺进纵队共3.5万余人,不仅解除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直接威胁,而且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实现了“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预期。
对于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可能出现新的战争危机,毛泽东早有预见,对蒋介石早有警惕。
毛泽东说: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蒋介石要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我们曾经及时地指明了这一点,以唤起人民对于内战危险的注意,使全国军民早有精神准备。
毛泽东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蒋介石的方针已经定了。蒋介石的方针,是要打内战。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土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我们是按照蒋介石的办法办事。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毛泽东的这些话,使中共及其军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内战到来之前,在思想上和物质上都做了充分准备。
内战开始前,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发表讲话:
全面剿共一旦开始,毛泽东能撑多久,我给大家算个账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论兵力。经前一段时间裁汰老弱,我军现有总兵力430万人,都是经过了抗战洗礼,作战能力很强的精兵强将。反观中共,兵力总数不过120多万,其中大半是地方民兵和后方机关人员,有战斗力的正规军不过60万。”
“第二,论装备。我军有四分之一是全美械装备,四分之一是混合装备,剩下一半是日械装备。而共产党呢,能够装备齐全的部队才60来万,大部分还是东缴西获、配备不全的日械装备,这还罢了,最关键的是,我们有炮兵、坦克、海军、空军等齐全的现代化军兵种,毛泽东有什么?别说坦克、飞机、军舰了,连山炮都屈指可数,就靠些步枪、机枪、迫击炮。”
“第三,论经济基础。我们控制着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控制了全国75%以上的土地和70%以上的人口,控制着几乎全部现代工业。而中共呢,人少地少,除了哈尔滨,一个大城市都没有,经济靠农业,交通靠肩挑手提小推车,与我们相比,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第四,论外援。我们有美国作后盾,抗战胜利至今,不到一年里,美国已经向我们提供了十几亿美元的援助,比整个抗战时期还多出一倍,刚刚又以5亿美元的低价,把20亿美元的战争剩余物资卖给了我们。不仅如此,美国还为我们训练了各种技术军官15万人,重新装备了45个陆军师,为我们空军移交了936架飞机,131艘作战舰艇。而中共呢,唯一得到的,不过是苏联人离开东北时,给他们留下的那点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可惜呀,关东军的精锐早已抽调去了太平洋战场,留在东北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和淘汰的破枪旧炮,连七五口径的小山炮,共军都当成最大的宝贝喽。”
蒋介石最后说:“故总结而言之,论人,我们与毛泽东是三点五比一;论枪,是五比一;论真正的实力,是十比一,二十比一都不止!”
(后期:孙铄;录制:王程程 王瑞 孙铄)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