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今日关注 > 正文

【毛泽东成功的秘诀之八:勇于探索的创新理念】一手伸向马列,一手伸向传统

来源:中华魂网 · 2023-12-19 18:47:34

为纪念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华魂》网与山东航空集团联合推出大型广播剧《毛泽东成功的秘诀》。这部鸿篇巨著由参加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的老将军黄学禄历经5年撰写,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饱含深情为该书题字,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毛泽东成功的超人智慧!敬请收听:


  一手伸向马列,一手伸向传统(请点击链接收听)


秘诀之八 勇于探索的创新理念

一手伸向马列,一手伸向传统


本篇梗概: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学说,深刻剖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状况,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学说,为新中国国体及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文章,这是他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代表作。


如果说,《论十大关系》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经常遇到的基本关系,而这篇著作则是进一步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突出矛盾的阐述,因而更触及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方面,表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其规律的探索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破天荒地把“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引入人们的视野,并把正确区别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普遍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提了出来。


毛泽东这一重大理论探索的贡献在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学说,深刻剖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状况,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学说,为新中国国体及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一学说的创立,不仅为正确观察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指明了方向,而且为统筹兼顾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毛泽东对这一学说充满了自信,他说:“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两个方面:除了马克思主义外,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请看事实: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中说:对国民党,我们的方针,第一条,就是老子的哲学,叫作“不为天下先”,就是不打第一枪。第二条,就是《左传》上讲的,“退避三舍”。第三条,是《礼记》上讲的“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也非礼也。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将这三条应用于外事活动并有所发挥。1963年4月24日,他在同来访的外宾谈话时阐述了我国办外事的一些哲学思想。他说:“我们中国人办外事有这样一些哲学思想:(一)要等待,不要将己见强加于人。(二)决不开第一枪。(三)中国有句话,‘来而不往,非礼也’。(四)‘退避三舍’。”他在逐条解释后又说:“我们中国人办外事,就是根据这样一些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来自我们的民族传统,不全是马列主义的教育。”周恩来最后一句话非常重要。它对我们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很有启发。


毛泽东思想直接根源于我国民族传统的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方面,而且有的还很重要。比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各个部分,是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原则之一。


许多文章、著作在阐述这一思想时都极力从马列经典著作中寻找其理论源头。当然,毛泽东这一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相一致的。然而,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并非直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是来自我们的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绵延不绝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到了近现代,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不折不挠的反抗精神。


1935年12月,毛泽东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所说的中华民族的气概、决心、能力正是在尔后逐渐形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基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非闭关锁国,拒绝外援,而是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力争外援。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立党、立国的基本原则之一。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989年9月4日,他在致中共中央政治局信的最后说:“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前进中还会遇到一些曲折。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一脉相承,且都根源于我们的民族传统,都深信我们的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对国民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标准,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判断大是大非的6条标准,即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团结,并特别强调“这6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这6条标准成为后来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直接理论源头。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主播:宋鲁超;后期:梁晨曦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