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今日关注 > 正文

【人物风采】“光明使者”曹祖刚:让党的阳光温暖千家万户!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1-16 20:18:10

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孤山镇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曹祖刚,1968年8月出生,1987年入伍, 1991 年退役参加工作,曾荣获东港市最美退役军人、丹东市最美拥军人物、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十佳道德模范、共产党员标兵、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入选“中国好人榜”、全国劳动模范。


他几十年如一日,恪守职业道德,彰显传统美德,弘扬社会公德,被誉为“传递光明的使者”。


他爱岗敬业,以忘我的状态投入供电工作。他扎根供电一线30年,所在的三个供电所供电线路长、居民分散、地理环境复杂,却无一例投诉、无一例事故,长安所和菩萨庙所先后进入国家电网先进行列。在长安供电所工作期间,线路改造时他左手掌扎进寸长的树刺浑然不觉,以致呆了10年。在菩萨庙供电所工作期间,他在7个网格责任区组成3个服务小组,采用“智能服务”模式,构建“立刻服务”响应圈,实现“八零承诺”。在大孤山供电所工作期间,阻击新冠疫情时,他患突发性耳聋耳鸣症无暇治疗,造成右耳终生失聪;抢修供热锅炉电路时突发心脏病休克倒地,苏醒过来后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他没有节假日,起早贪黑是常事,其工作量是常人的两倍。他的车子10年间跑了70万公里。


他以德立所,用道德的暖流温热职工的心灵。无论在哪个所工作,都建图书室、开办道德讲堂、开展“家文化”主题活动,提升职工精神境界;职工王良在他的教育下改掉恶习,后进变先进,还光荣入党。任长安供电所所长,该所被评为丹东市精神文明单位,被辽宁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标准化供电所。任菩萨庙供电所所长,把该所带进辽宁省“模范职工小家”行列,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工人先锋号、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五星级供电所。


他以人为本,始终把用户当作亲人对待。佛老村四组村民集资建大棚,办电资金短缺,他与职工商量免去1.5万元电力施工费。姚娟兴建草莓园,没有资金接电,他和职工捐款4000多元,又帮助姚娟从银行贷款2万元,还利用业余时间无偿施工为草莓园安电。他为贫困户代缴电费,与职工们集资为偏远居民办电,使33年没电的薛家见到光明;组建共产党员服务小分队,义务为用户检修用电设备;冒雨抢修矿山自维电路,使10几名井下矿工脱离险境;深夜冒着大风雨二进用户家解决断电问题,使危重病人解除危机。


他怀有爱心,为扶贫帮困和公益事业献出所有。捐款给敬老院、学校,关心孤寡老人,帮助单位职工、患病儿童,资助4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拿出积攒10年准备给女儿上大学的钱,为王家村修路架桥;资助长安镇政府和中学搞体育活动;为吉胜村修路,打开村民致富通道;汶川地震,他捐出1个月的工资。30年来,他投入扶贫帮困和公益事业资金48万余元。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爱人下岗,女儿读书,但他宁可节衣缩食,却见困便帮:“不忍心看到别人有难。”


敬业奉献 矢志不渝——国网辽宁丹东供电公司曹祖刚先进事迹


曹祖刚是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孤山供电所所长,他 30年如一日,恪守职业道德,彰显传统美德,弘扬社会公德,被誉为“传递光明的使者”。他曾当选辽宁省电力公司劳模、十佳道德模范,辽宁省劳模,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入选“中国好人榜”,是全国劳动模范。


“爱岗敬业,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德行。”


曹祖刚在长安供电所工作期间,带领职工奋力拼搏,确保这个县内线路最长、地理环境最复杂的供电所常年畅通无事故。一次施工中,他的左手受伤,因为工期十分紧张,简单包扎后又投入战斗,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寸长的树刺在他的手掌内呆了10年,后来手鼓起了包,他利用休息日到沈阳一家医院做手术取出来,赶回来没有休息就上班了。


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刚刚上任孤山供电所所长的曹祖刚,率领员工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提供“电保姆”式服务,帮助他们保养发电机,更换空气开关,检查线路,确保供电安全可靠。他还组织员工捐款3000余元,给医护人员送去水果、饼干、饮料等食品和物资。可谁知道,正是这几天他患了突发性耳聋耳鸣症,本来已经联系好医院,却因忙于工作而错过了最佳医治时间,造成右耳终生失聪。


在孤山镇集中供热前,曹祖刚带领职工抢修锅炉房的供电线路,由于连日劳累,他早晨突发心脏病倒地休克,苏醒过来后妻子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摇摇头,“现在是关键时候,我不能离开岗位。”赶到所里又带领职工们投入紧张的线路检修中。


30年来,曹祖刚的工作岗位都在远离县城的边远乡镇,用户分散、环境艰苦、供电压力大,却始终保持无投诉、无事故,可职工们知道,曹所长没有节假日,起早贪黑是常事,其工作量是常人的两倍。他的车子10年间跑了70万公里。“爱岗敬业,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德行。”这是他的口头弹,他一心为用户提供最好的电力服务。


“以德待人,就没有暖不过来的心。”


2001 年,曹祖刚调任长安供电所所长时,等待他的是行无准则、干无标准、人心涣散的乱摊子。局里有人担心他挑不起这么重的担子,曹祖刚说:“请领导放心,我以德待人,就没有暖不过来的心。”上任后,他首先关心的是职工的生活问题,职工王成的父亲患病,他到银行以自己的名义给王家贷款,解决了医疗费用;职工王玉平去世,他将自己当月工资1300元全部送给了王家;副所长常振校去世,他又拿出2100 元为其办理后事;他还把自己的年终奖金全部分发给职工。春节期间,他对所里的14名职工挨家走访。在他的努力下,所里盖起一栋400平方米的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接着,职工食堂配备了电冰箱、消毒柜,每名职工都有一套自己的餐具和餐具箱;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房间配有饮水机、电视机和 DVD 机;室外建起两个花坛和两处草坪,营业室内摆上花卉盆景;文体设施有篮球场、台球桌、乒乓球室和图书室;每逢职工过生日,所工会都组织全体职工在食堂为其庆贺。他还经常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组织大家读书学习提高素质,职工们享受到了家的温暖,思想充实精神愉悦,投入到工作中干劲十足。自2001年起,长安所连年被东港和丹东市局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工会小组、先进党支部、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还被中共东港市委授予先进党支部、丹东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辽宁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并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标准化供电所。


曹祖刚任菩萨庙镇供电所所长期间,注重培育职工的道德观、改良员工的心智与境界。他购置了大量书籍,完善文化设施和办公场所,走廊里、会议室挂上道德教育挂图。他创办道德讲堂,每周给职工讲解人生美德和社会公德,进行思想教育,提升精神境界。他还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在职工中开展“安心电家”的主题实践活动,其中包含“行为立家规、管理传家训、服务亮家教、初心铸家魂、德才树家风”等要素,促使员工“把供电所当作家来建,把同事当作家人待,将用户当作亲人看,奉献社会当作分内事。”在曹祖刚的教育下,职工王良改掉了恶习,由后进变先进,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改变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也是曹祖刚以德立所的重要方面。原先,供电所门前的臭水沟常年淌着附近冷冻加工厂排放的废水;供电所东面的一块2亩大小的空地被工厂和附近居民当成垃圾场。他带领职工在空地上栽云杉树,规划 17列云杉树并编上号码,每人负责管理一列,取名为“团结林”,象征着17名职工心手相连;东墙外的荒地被开垦成“爱心菜园”,南侧的生态园种上了水稻。如今,所门前臭水沟已经华丽转身,平坦的地面上是布满石雕和木雕的小景,废弃的木桩刻有大大的“家”字,格外醒目。供电所建起 100 多平方米的职工食堂,新建3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保证职工免费在食堂一日三餐的供应。每逢有人过生日,全体人员还在食堂改善伙食为其庆贺。在曹祖刚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菩萨庙供电所这个家园充满着阳光和正能量,获得了辽宁省“模范职工小家”,国家电网公司工人先锋号、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五星级供电所等荣誉称号。


曹祖刚创办的道德讲堂,逐渐地讲出了名气,从供电所讲到省公司在大连举办的培训班、讲到北井子中学、孙家沟小学、观海山村……每年都讲30 余场,现今累计达300多场,听众5000余人次。


“让群众用上放心电、舒心电、暖心电,是我的职责。”


曹祖刚常说:“我们供电人就是为用户服务的,让群众用上放心电、舒心电、暖心电,就是我的职责。”在长安供电所工作期间,三级台村的高振堂因病致贫交不起电费,他代其交上。王家村贫困户韩桂芳网改时无钱购买材料,他又掏腰包。佛老村四组建大棚办电资金困难,他就想方设法为其节省1.5万元。刘清夫、赵志文、赵淑英三户因居住偏僻没通上电,他就和职工捐资4000元,使全镇最后三户“摸黑户”见到光明。薛富山一家更不会忘记,是曹所长和职工们集资5000 元钱,为他家拉上了电,结束了33年点油灯的历史;曹所长还为薛家安上了电话,使得他们信息畅通,既搞种植又搞养殖,破草房换上了大瓦房,家用电器样样有,牛马满圈粮满仓。在菩萨庙供电所工作期间,为了让群众用上满意电和放心电,曹祖刚在7个网格责任区组成三个服务小组,采用“智能服务”模式,构建“立刻服务”响应圈,实现了“八零承诺”(即零距离、零容忍、零差错、零积压、零推诿、零投诉、零缺陷、零事故)。2019年11月,该供电所的营销各项指标顺利通过考核,进入国家电网百强供电所行列,并实现了连续多年“安全生产零事故”。曹祖刚还组建了共产党员服务小分队,义务整修更换当地抽水站的老旧供电设施,使每亩抽水成本降低30%;为企业义务安装用电设施和解决用电难题。


紧急关头,曹祖刚更是挺身而出。2019年汛期,一家矿场的自维电缆突然被雷电击断,井下作业的10几名工人命悬一线,缺氧、积水随时会夺走他们的性命。曹祖刚得知后,火速召集职工赶到现场,冒着大雨奋力抢修,当工人们平安回到地面时,矿长抱住满身泥水的供电所职工失声痛哭。


2020年8月27日,台风“巴威”来临前的夜晚,风雨交加,曹祖刚接到孤山镇兴隆村居民潘国姝的求救电话,她的丈夫刘祥君因脑部受伤气管被切开,靠吸痰器和充气垫维持生命,可家里突然没了电,使维持生命的设备不能工作了。人命关天,曹祖刚马上带着两名值班人员冒雨前去抢修,可抢修车行至半路因路面漫水前进不了只得返回,曹祖刚决定驾驶自己的四轮驱动越野车前往,到达刘家后经检查电路找到了故障原因,却因大风雨而无法进行抢修作业,看着病人失望的眼神,曹祖刚握着他的手说:“老哥你不要担心,我们肯定把电送上,雨再不停我把柴油发电机拉过来!”回到所里,曹祖刚和两位值班人员反复讨论送电方案,最终决定将通向用户的裸导线换成10平方绝缘护套线,不经电杆直接从电源表箱二次接入用户家中。当潘国姝再次看到他们进到院子时,眼泪流了出来。送上电后,设备正常工作了,潘国姝激动不已,连连说;“我男人有救了,谢谢!谢谢!”


“扶贫帮困,是共产党员应有的美德。”


作为共产党员,曹祖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说:“扶贫帮困,是共产党员应有的美德。”


长安镇王家村道路泥泞崎岖,村民的蔬菜、水果、山货卖不出去,连学生上学也很困难。曹祖刚拿出自己和爱人积攒10年准备给女儿上大学的 13万元,为该村修油路。路通后,他又利用星期天和村民一起研究脱贫致富项目,搞起800余亩的草莓大棚,解决7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如今,该村摘掉了多年来的“贫困”帽子。王家村有10多户祖祖辈辈出门要趟过一条河,他捐资帮助村里修起一座桥。


长安镇三级台村初中生李明因家中盖房和母亲手术欠下8万多元债务,她决定退学做劳务还债,曹祖刚得知后将1000元送到她手中,其后每年的学习费用都由他承担。三级台村小学生冷富文患皮肤病无钱医治,在他的资助下医好了病。广老村的马平平考上大学,正为学费发愁时,他送去了资助金。十字街中学学生杨茹患尿毒症无钱治疗,他解囊相助。独身过日子72岁老人赵淑英,更是念着曹祖刚的好,“小曹比俺亲儿子要好上百倍,这大彩电是他买的,营养品是他送的,过年节单位分的大鱼大虾舍不得吃也送给我,还带着所里的人给我抹墙、夹杖子。” 他还捐款给敬老院,资助镇政府和长安中学举办文体活动。汶川地震,他捐出1个月的工资。


菩萨庙镇上川村邢屯村民组魏国东老人因为生活困难不肯用电,曹祖刚带领职工捐款为老人接上了线路,并给老人栽种了1000颗银杏树,解决经济来源。双目几近失明的老人为供电所画了一幅画,上面写着“还是党好”。


姚娟兴建草莓园,缺少办电资金,曹祖刚和职工捐款4000多元,又帮助她从银行贷款2万元,还利用业余时间无偿施工为草莓园安电。当姚娟的草莓滞销时,他又找朋友无偿帮助销售。今年,曹祖刚还以全国劳模的身份为姚娟网上直播带货。


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打造青山绿水,助推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2011年在400亩的荒山上种植了30吨银杏树种,至今银杏树已长到5米多高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天然银杏树氧吧,为大自然释放几百吨氧气。并捐给当地城建绿化部门 3000多颗银杏树,价值15万元左右。2022年春捐给当地32126部队营区绿化树价值10万余元,拟定2023年春还继续为当地部队捐赠绿化树。


30 年来,曹祖刚投入扶贫帮困和公益事业资金 70万余元。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女儿读书,但他宁可节衣缩食,却见困便帮,他说:“不忍心看到别人有难。”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