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今日关注 > 正文

【学习思悟】着力把茶马古道文化走廊建设作为“第二个结合”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1-22 13:04:53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马古道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促进了一定历史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商品贸易发展,还促进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以及南亚东南亚的思想文化交流。唐代后期,随着“茶马互市”的加强,茶文化的盛行,以滇藏线、川藏线为核心的民间交通网络——茶马古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茶马古道以茶叶贸易为主,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在商贸主干道的基础上,覆盖了沿线重镇并产生贸易支线,连接了许多马店,将沿途各地区、各民族串连在一起,不仅实现了物质经济上的互通,还深化了文化领域的交流。广义上,茶马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从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外延至缅甸、印度,连接了我国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辐射范围广。它在商品运输和交易的过程中,促进了知识、价值观念等文化的传播。从唐宋以前的藏文化向东发展,到明末清初文化的向西而行,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之道,还是一条文化传播和融合之道,是中华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促进并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为中华文明的交流互鉴,做出了历史贡献。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正是在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往交流中,在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上,得以确认和不断升华。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茶马古道文化走廊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文化建设规律的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国内外的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倡导文明互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繁荣和拓展文化事业、产业,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合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实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出的要求。茶马古道蕴含着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在新时代的今天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发掘。建设茶马古道文化走廊,既能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茶马互市的故事,推动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带动沿线文化旅游发展,又能以文化走廊建设充分展现历史上劳动人民为开辟古道而不畏艰险、坚韧不屈、开放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增进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推动文化兴边、稳边。


二、茶马古道文化走廊建设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影响力


茶马古道文化走廊建设有助于面向南亚、东南亚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进一步提高中国茶叶的国际知名度,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特色品牌。这是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文化走廊建设的主要目标,既坚持了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融合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作为国别间文化交往交流的前沿,中国西南地区的茶叶能在对外文化交往活动中“独当一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对外形象。“以茶会友”,向世界传递馨香、悦志的茶饮文化,跨越国界和文化,广聚世界茶文化爱好者,展现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地理环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提高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在对外文化交往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减少国家间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隔阂,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互信。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壮大茶文化产业,推动经贸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


三、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展现茶马古道文化走廊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观点。“第一个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道路、理论、制度基础;“第二个结合”强调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赋予中华文明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更加强劲的创新发展动力,提高了文化自觉和自信。


新时代建设茶马古道文化走廊,就是要依托茶马古道,让茶马互市的悠久历史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中国西南地区茶文化的底蕴深厚,是世界上茶树最早的产地,全世界380多种山茶科植物,中国西南就占超过260种。历史上,云南就是茶马古道茶文化的中心地带,云南地区的茶叶,在唐朝时期就已从云南输送到西藏,并出口东南亚地区。据《普洱府志》记载,云南最早在汉代就已栽培茶树,在唐天宝年间,依托澜沧江优质的水资源和环境,大量种植大叶普洱茶。好茶配好水,茶叶的种植离不开优质水源的涵育。以云南为例,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高原大江流经云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适宜的气候,优质的水源,为云南茶叶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较好地保留下来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树龄的古茶树。“以茶为市⋯ ⋯衣食仰给茶山”,享誉世界的普洱茶就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千年古茶树上的结晶,蕴集了大自然的养分,以极好的口感和多样的养生功效,受到全世界茶叶爱好者的青睐,使西南地区的茶叶成为宣传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品牌。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茶叶能够冲破山川巨石的阻隔,走向世界的魅力所在。古丝绸之路中的茶马古道,通过以茶叶为主要商品的经贸活动,密切了西南地区各民族和周边相邻国家之间的联系。新时代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云南等西南边疆省份作为国家间文化交往交流的最前沿,要紧密结合茶文化这一特色,使之成为西南地区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新时代,茶马古道沿线覆盖和辐射的地区,民族特色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所体现出的多样性,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构建以区域特色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带,整合古道商贸交通网络沿途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曾经的古道重镇、马店等进行创新性的历史还原和重塑,打造出茶马古道特色的文旅路线和品牌,是建设茶马古道文化走廊的重要进路。与此同时,要深刻认识到,文化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发掘提高了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优质的自然生态为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没有良好生态环境的“背书”,文化旅游的发展必然不长久、不可持续。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将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时代要求相结合,推动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培育生态文化的目标融入文化走廊建设,让茶马古道文化走廊不仅是历史文化走廊,还是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走廊。这样,茶马古道文化走廊建设就会成为“第二个结合”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生动实践。


(作者:薛达;单位: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