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过年期间,自从央视推出了“龙行龘龘”这个新词之后,当初人们还感觉很新鲜,但渐渐地,大家就觉得不对劲儿了,由媒体推出的各种生僻字、怪异字扎堆涌现。除了“龙行龘龘”,还有“前程朤朤(lǎng)”、“生活䲜䲜(yè)”、“百业骎骎(qīn)”、“财运㵘㵘(màn)”等等,眨眼之间,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秦汉年代。许许多多藏在故纸堆里本已发霉腐烂的字,不知何故,集体还魂了。于是,为了写这些和读准这些字,人们翻辞海、查词源,其中不少就是已经在字库里稀少出现或者没有了。
到底怎么看这个事?我看非常值得研究,到底是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还是其它,我看这是个大问题。在我看来,央视作为最为重要的媒体,带了一个极其不好的头,它助长的是语文文字的倒退,有装腔作势之势,无传承文化之意,完全是审美上的一种低级趣味。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曾列举党八股八大罪状,痛批那些以脱离群众、让百姓看不懂、不明白的生僻怪语、怪字,以为自己便有水平,便高人一等的做法。毛主席表示深恶痛绝,把这种现象看作为败坏党风文风的敌人,号召全党非要根除不可。眼下由发霉的古字突然被重新挖掘包装起来,这种现象不可小觑,因为这种风气的败坏就是党八股的又一种在资本横行年代的最新表现。
这种表现的特征就是以蔑视群众为光荣,从语言污染和腐败开始,弄一些玄而又玄的提法,让老百姓一头雾水。这些年,老百姓对经济问题的一些打着改革名义的新理论之所以称看不懂,就是因为这些。一些公知们惯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手法。你老百姓看不懂了,就没有办法质疑和批评。何况在引导上又提倡“不争论”,所以一些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始终在横行无阻。那些戕害我们经济发展的所谓“接轨”理论害得我们搞了几十年改革,忽然间百姓变穷了,国库好像也不充实了,弄得老百姓好像一下子打回到了原型。这一切,都是利用一些稀奇古怪的新词洋词,愚弄百姓的结果。
文字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号召,语言文字进步的标准就是让田间地头的草民百姓听得懂看得懂,而不是用一些生僻古怪的语言文字去糊弄百姓。继承民族文化传统要以老百姓能够接受为标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语言学之父陈原就在《语言与社会生活》中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充斥着许多看起来很正确,但实际上已不传达任何有效信息的语言,那么语言有什么用呢?这是我们经历到的一种污染灾难。”
陈原先生说这是灾难,这话说到了要害。事实其实就是这样,语言污染的危害,其实比环境污染更可怕,因为语言污染,最后毁害的人的灵魂,环境污染给身体造成的损害,只要换到干净的地方,假以时日,尚可以调养。但是语言污染带来的精神损害,往往终身难以治愈。
(作者:陈先义)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