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瑙鲁发表正式声明,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与大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一声明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在瑙鲁宣布与台湾“断交”之后,台湾的邦交国数量只剩下12个。
相较于今年1月瑙鲁的突袭式“断交”,如今随着520的临近,岛内开始担心在赖清德就职前后,台湾会遭遇剩余“邦交国”的突袭式“断交”,而若担心的局面发生,那将对未来赖清德执政台湾地区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岛内舆论的担忧,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近日就对此作出回应。在他看来,台湾所有的“邦交国”在短期之内都不太可能会宣布和台“断交”,但从长期来看,台湾与2个国家的“邦交国”关系可能有所松动。
吴钊燮
虽然吴钊燮并没有点明最有可能和台湾“断交”的国家是哪2个,但岛内媒体认为,最有可能和台湾“断交”的两个国家将会是危地马拉和海地。
危地马拉和台湾“断交”已经是成为必然,这一点不论是从危地马拉内部还是外部来说,这种迹象都十分明显。今年2月,危地马拉外交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危地马拉政府希望与中方进行接触,以方便发展危地马拉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希望能够先行设置一个贸易办公室,为以后危地马拉产品出口到大陆市场做好准备。很明显,这已经是和台湾“断交”的前兆了。因为任何的经贸活动都不可能脱离政治基础,危地马拉想要和中国做生意,那就必须要拿出政治态度。
对于危地马拉态度的反转,我外交部之前就已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就表示,一中原则是中国处理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基本原则,中国已经与全世界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说“一个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大势所趋,因此希望危地马拉能够顺应历史潮流。
危地马拉地理位置
危地马拉的表态和中国外交部的表态只有1天之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中国和危地马拉之间进行的一场具有正面意义的隔空试探和喊话。
另外,除了危地马拉政府的表态,外部因素可能也会推动危地马拉与中国的建交。去年3月,洪都拉斯宣布承认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断绝与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转而和中国大陆建交。
当时,民进党当局还大言不惭地污蔑称,这是大陆的“金元外交”,称洪都拉斯先是对台湾漫天要价,要求台湾为其提供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援助,但他们没有答应。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说洪都拉斯贪得无厌,和台湾“断交”是因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大陆故意以利益进行引诱洪都拉斯,是典型的“金元外交”。
赖清德
但事实上,台湾维持这些“邦交国”的手段,唯一的也是最有用的恰恰就是“金元外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不是联合国成员,不是国际重要组织成员,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极低。这种情况下,台湾维持现在的“邦交国”关系除了美国施压之外,就只能靠撒钱。所以民进党当局说大陆“金元外交”的说辞,不过是将自己在做的事套到他人身上。
另外之所以说危地马拉可能和台湾当局“断交”,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洪都拉斯在与中国建交之后,危地马拉已成为中美洲为数不多的还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随着中国不断加大与中美洲的贸易合作,加上中美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和中美洲之间的关税减免政策,将会给依旧与台保持“外交关系”的危地马拉带压力以及吸引力。
至于海地,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有消息表示海地要和台“断交”。比如在2017年,海地就全面召回过在台的外交工作人员,不过当时海地政府给出的原因是因为外交经费不足,难以支撑外交人员在外开支。
此后,海地总统莫伊兹首席幕僚长威尔森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哈斯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陷入停滞,甚至首都太子港都经常性地停电,因此海地希望能够引进海外的合作伙伴,帮助海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这些外援并不是来自于海地的传统合作伙伴,而是中国。
在发表这一表态之后,外界普遍认为,海地极可能在未来放弃与台湾当局的“外交”关系,转而与中国大陆寻求建交,为中国在海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铺路。
从蔡英文上台以来的8年时间里,已经相继丢掉了10个所谓的“邦交国”。而之所以现在还能维持12个“邦交国”数量,不是民进党当局够努力,而是大陆没有下狠手而已。接下来,随着赖清德上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若其不改变“台独”的政治底色,那所谓“邦交国”的数量必然将会进一步减少,直至最后归零为止。
(作者:孟彦,系国防部原国际传播局副局长)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