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的乐章仍在耳际回响,整齐方阵的铿锵步伐还在震撼着华夏大地,先进的军事装备更彰显着祖国的崛起与繁荣。然而,华夏儿女在欢欣鼓舞之时,绝不能对国际反华势力,尤其是日本右翼势力的险恶用心掉以轻心。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公然宣称,要等中国“走下坡路”时,再与我国“一决胜负”。这可不是他一时的胡言乱语,而是日本侵略势力跨越千年的野心再次露头,并与他们那畏威欺弱的民族特性紧紧捆绑在一起。
一、千年阴魂不散:日本侵华野心的历史脉络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并非近代突然冒出来的坏念头。从古代到近代,日本一共发起了四次大规模的侵华行动,一心想让中国“亡国灭种”,好实现他们那不可告人的黄粱美梦。
公元663年,统一后的日本联合百济残部,派出千余艘战船、四万多兵力,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入侵中国内陆,还狂妄地喊出“饮马长江”的口号。不过,唐军靠着卓越的战术和先进的舰船,在白江口用火攻焚毁了日军四百多艘战船,日军几乎全军覆没。战后,日本派“遣唐使”,表面上是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暗地里却在窥探中国的实力和弱点,为以后的侵略做准备。这场战役确立了唐朝在东亚朝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让日本在近千年里不敢大规模进犯中国。同时,“遣唐使”的学习在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野心迅速膨胀,妄图把中国领土纳入日本版图。他调集二十万大军进攻朝鲜,计划先占领朝鲜,再迁都北京,让天皇坐镇宁波统治中国。明朝当时自身也面临着不少困境,但还是毅然派兵援朝。这场战争打了七年,明军和朝军在平壤、露梁海战中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丰臣秀吉直到死,还对“没能占领中国”念念不忘,死不瞑目。这场战役对中日朝三国影响深远:日本丰臣氏集团因战争消耗而衰落,德川家康崛起建立江户幕府并实行锁国政策,中日大规模军事冲突暂时消停;朝鲜国土被严重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生产遭受极大损失;明朝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万历三大征”把国库掏空,国力被严重削弱,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1894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大增,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侵华战争。黄海海战中,日军打败了北洋水师,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整个旅顺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美丽的城市变成了人间炼狱。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让日本拿到了巨额赔款,还侵占了台湾等地。日本在台湾搞“皇民化运动”,妄图切断台湾与中国的文化联系。这场战役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富国强兵”国策的第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其近代侵略扩张的重要标志。
1931-1945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影响最深的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把东北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在六周内屠杀了三十多万中国军民。731部队更是丧心病狂地用活人做实验,无数国人在痛苦中死去。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日本战后不但不反思自己的罪行,反而篡改历史,靖国神社供奉战犯,政客们还频繁参拜,教科书歪曲史实,他们的侵略野心从来就没断过。尽管日本国内有识之士以及和平团体努力揭露历史真相、促进日中友好,但官方的暧昧态度和右翼势力的挑衅,仍然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卧薪尝胆”再战:日本右翼的狼子野心从未改变
日本向来有学习他国长处的传统,白江口战败后,它就积极学习唐朝的制度、文化和技术;近代又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国力强大后就急着对中国发动侵略。如今,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日本还是不断学习先进,眼睛紧紧盯着中国的发展,伺机而动。
在经济方面,日本凭借高端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优势,用技术封锁、市场竞争等手段,试图给中国发展使绊子。比如,在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日本企业故意设置障碍,限制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想以此打压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科技方面,日本加大科研投入,争夺关键技术制高点,还联合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围堵,想遏制中国科技进步。就拿半导体领域来说,日本和美国联手,限制高端芯片制造设备和技术向中国出口,妄图阻碍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在政治方面,日本追随美国搞“以台制华”,明里暗里支持“台独”势力。在军事方面,隔三差五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还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阻挠我国统一大业。凡此种种,从内因主导的观点来看,除了美国这个外在因素,日本政客及右翼势力一以贯之的遏华弱华、等中国“走下坡路”时再决一胜负的千年祸心,才是本质使然。
三、精神文化殖民:日本弱华的险恶手段
日本政客和右翼势力心里清楚,最终较量的胜负关键在精神层面。所以,在当今中国强盛的时候,他们极力追随美西方推行文化殖民战略,妄图从精神上削弱中国,这是当下最值得国人高度警惕的方面。
在文化方面,日本动漫、影视等文化产品在中国有一定市场,可部分内容宣扬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很容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日本的一些动漫作品,过度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不重视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还有一些作品宣扬不劳而获的享乐主义思想。像《火影忍者》里,主角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次靠偶然的机遇获得强大力量解决危机,这种情节容易让青少年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了脚踏实地的努力。在教育领域,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歪曲侵华事实,想误导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削弱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此外,日本还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不良思想和言论,扰乱中国社会秩序,动摇民族凝聚力。比如,日本右翼势力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美化侵略历史,诋毁中国国家形象,挑动民族对立情绪,破坏中国社会稳定。他们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编造谎言,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四、粉碎黄粱美梦:中国的自强之路
家有恶邻赶不走,唯有自强破其梦。我们强调“勿忘国耻,永远在路上”,绝不是要一味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而是要把民族的伤疤变成前进的灯塔、长鸣的警钟,目光如炬、一路向前,确保中华民族不再掉进由盛转衰的泥潭,从精神到物质都全面自强不息,彻底粉碎日本侵略势力的黄粱美梦。
首先,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舆论工作,让“勿忘国耻,永远在路上”成为全民的共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文化活动等途径,让民众了解日本侵华的历史真相和惨痛教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同时,深入研究和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我们可以在学校开展历史文化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们深刻了解那段历史;在社会上,通过博物馆展览、纪念活动等形式,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
其次,加快经济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提升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我们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让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其三,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升军队信息化水平和作战能力。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军队整体素质。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加大对军事科研的投入,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让军队有更强的战斗力。同时,通过国防教育,让全民了解国防的重要性,支持军队建设。
其四,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应该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一起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疫情等全球性问题。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和各国一起制定国际规则,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勿忘国耻,永远在路上”,这是我们对历史的庄严承诺,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垂秀夫之流的狂妄言论,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警钟。我们要把仇恨变成动力,把耻辱化作力量,不断奋进,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日本右翼的千年黄粱美梦永远无法实现。
附:
今年8月,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在接受访谈时发表言论,要点有二:一是中国国力已很强盛,日本贸然对抗将遭不成比例的反击,例如“日本打3拳,中国会还击10拳;打5拳,可能还击30拳”,因此当下不宜与中国正面冲突。二是日本应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待中国国力衰退时再“决战”,他推测“中国已到巅峰期,估计要开始走下坡路”,日本应耐心等候这一时期。
垂秀夫(Takeo Hideo)为日本资深外交官,曾任驻华大使(2020—2023),被视为外务省“中国通”。
其言论绝非孤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国内、特别是右翼势力的对华战略思维,即隐忍待机,等中国“走下坡路”时再次决战。
值班编辑:白雪、显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