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今日关注 > 正文

最大的敬畏,就是少作秀!

来源:长安街知事 · 2025-09-22 17:25:08

日前,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查琼岗日举办烟花秀。不少网友质疑,烟花秀可能对高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9月20日,西藏日喀则市发布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9月21日,始祖鸟、蔡国强发文致歉,表示将尽全力采取补救恢复措施。

一场烟花秀,赚足了眼球。据报道,这场烟花秀名为《升龙》,145根扇形彩烟形成一条3000米长的彩虹,在世界屋脊霎时升腾。针对环保问题,主办方强调,这场烟花秀所选用的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排放符合环保标准。燃放前已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距离,并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并对草甸、农田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确保不留生态隐患。然而,这些解释非但未能打消公众疑虑,反而引发舆论更多的批评。

《升龙》烟花秀。网络视频截图

光想着“升龙”,就能不顾高原生态?烟花秀所选用的材料即便可降解,也是外来物质。喜马拉雅山脉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平衡一旦被打破,恢复起来异常困难。项目团队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看似好心,实则强行改变了该区域的生态链,多种肉食野生动物或面临断粮危机。所谓的“补救”措施,即便有心恐怕也是无力,高原不是花盆,外来物质不是埋起来、看不见了就等于没有了。植被表面受烟花燃放影响,根茎、土壤、水源也会受到牵连,不是一句道歉能够“修复”的。

此次燃放烟花,蔡国强表示是希望“在粗粝与神圣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在喜马拉雅深处大自然的原初气息之中,展开一场关于人、自然、宇宙,与灵魂的对话”。艺术当然有这样的功能,但是,艺术家忽略了在什么地方对话才能找到这种平衡。用破坏生态的方式与自然对话,听到的只会是大自然无声的抗议。始祖鸟长期以“敬畏荒野、不留痕迹”作为品牌信念,却高调“烟花炸山”,打破了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平静,也“秀”掉了品牌的价值观念。无论活动主办方如何矫饰,都掩盖不了作秀的事实,都摆脱不了环保意识缺位的本质,都逃不过公众的质疑与批判。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两年前我国专门制定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青藏高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各类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依法公开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相关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面对烟花秀争议,当地政府生态环境部门曾经表示,活动手续合规,由于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此次活动在审批和监管环节是否存在漏洞,也需要调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回应社会关切。既要依法依规处理,更需要补齐生态保护制度上的短板,补齐环保意识与责任心。

对自然最大的敬畏,不是办场烟花秀,而是少些作秀;对高原生态最大的保护,不是用可降解材料,而是不去打扰。让喜马拉雅山脉神圣的土地保持纯净与宁静,需要每个人的用心守护。切莫为了绚烂的画面,给大自然留下难看的伤疤。


中国广告协会评“烟花秀”:创意与营销从来不是无边界的秀场

近日,某户外运动品牌在喜马拉雅山区开展的烟花秀,引发广泛关注。9月22日,中国广告协会发文指出,品牌价值的构建非一日之功,却可能因一次越界行为引发危机。这一事件深刻印证了一个道理:营销创意若脱离对生态、道德、政策的基本敬畏,越过原则界限,不仅无法实现品牌增值,反而会让品牌陷入舆论泥沼,得不偿失。


中国广告协会表示,广告行业的创意与营销,从来不是无边界的“秀场”,它需以正确的社会导向为根基,以人文温度为底色,以正向价值观为灵魂。在社会责任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当下,任何触碰生态红线、违背公众道德期待的营销,都只会引发反感、事与愿违。环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与国家政策导向,消费者对品牌的社会责任感与生态敬畏心期待日益提升,此时忽视生态保护、触碰道德红线,既违背全民共识,更会引发公众对品牌乃至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最终让品牌价值大打折扣。 


中国广告协会提到,创意可大胆,界限须坚守。广告人在追求营销突破时,务必将生态保护、道德准则、政策导向铭记于心,让每一次创意都成为传递价值、凝聚信任的正向行动。品牌营销的生命力,源于对社会、对自然、对消费者的尊重与责任,唯有坚守底线,以合法、合规、合德、合情的方式展现创意,方能实现品牌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避免因“越界”行为损害形象、辜负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来源:新京报;记者:陈维诚)


值班编辑:白雪、显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