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今日关注 > 正文

《中华魂》杂志刊发长篇通讯:申进科是如何从歼-20首席发布人道全民国防教育名师的?

来源:《中华魂》杂志第十期 · 2025-10-17 11:49:40

从歼-20首席发布人到全民国防教育名师

看了我写的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人问:何谓歼-20首席发布人?我先科普一下:我们国家培养的大国重器歼-20首席发布人,培养时间前前后后历经12年,培养成本和难度远远超过培养一名歼-20飞行员。从歼-20首飞到歼-20首次向全世界公开亮相,从歼-20用上“中国心”到歼-20列装空军作战部队,从歼-20首次海上实战化训练到歼-20常态化巡航东海、南海和台海,都是由他主持筹划和具体发布的。

他,就是人民空军历史上首任新闻发言人,解放军战机巡航东海、南海、台海首席发布人,大国重器歼-20、运-20、歼-10C和轰-6K战机航迹首席发布人申进科大校。


退休有了新目标

说句心里话,把五十出头、年富力强的大国重器歼-20首席发布人,一下子划入我们这些“老干部”的行列,真是有点于心不忍。而他总是一笑了之、依然心怀感恩:关掉一扇窗,打开一扇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

申进科大校虽然退休、离开了他的战斗岗位,但大家还是习惯于叫他“申大校”和“申发言人”,还津津乐道于他在新时代中国军事新闻发布事业上创下的独一无二的“业界传奇”。而今,他退休近3年后,又创下了新的“业界传奇”——打造一系列全民国防教育“名课”,成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名师”。

说他现在是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名师”,是有事实依据的。2025年“七一”前夕,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有关部门组织的“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申大校以“特邀专家”身份,主讲高校国防教育示范课《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新时代大学生》,受到广泛好评,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节目和陕西卫视“陕西新闻联播”节目,以及福建东南卫视、湖北卫视、河南卫视等主流媒体都作了及时充分的报道。

在这次研讨会上,申大校列举了他今年以来所讲的《歼-20飞过哪些“海”》、《运-20飞过哪些“洲”》、《轰-6K巡航过哪些“岛”》等国防教育课程,提出了“让空军‘双20战机’和海军‘三航母’等大国重器成体系走进大学生国防教育课堂”的倡议。他还特别提出,做好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最根本的是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讲好强军故事,提升强军信心;最重要的是积极回应大学生对国际安全环境、国际军情热点和国家安全态势的关切,让大家感受到生活在中国最安全最幸福;最关键的是夯实“国防卫我、我为国防”的思想根基。

申大校岁退休后,深入开展《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新时代大学生》重大课题研究,在全国多所党校、高校发出新时代“国防三问”:你对中国军力有信心吗?你愿意中国打仗吗?你希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吗?激发大学生“国防卫我、我为国防”的共情共鸣。大学生们反映,新时代“国防三问”联结强国与强军、和平与尊严、备战与打仗,着眼的是国际安全环境与国防安全能力、彰显的是维护国家主权与捍卫完全统一、聚合的是国人对强军的热望和个人为强军的责任,使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新时代大学生具象化。

申大校提出,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要理直气壮地向大学生讲好“爱妈妈才能爱祖国”的道理,倡导“人性+血性”的主流社会价值。他说,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要用好“校友资源”,让国防教育更多赋能红色教育基地。他向位于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的甘祖昌“不忘初心”事迹陈列馆捐赠歼-20和运-20战机模型,让“双20战机”在甘祖昌铜像左右守卫陪伴,使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能有机会目睹大国重器歼-20和运-20的英姿。


战机徽章背后有故事

申大校和我是多年的好朋友、忘年交,我们同住空军一个小区、一栋楼。平常我们相遇时,看到的往往是申大校急匆匆的脚步和意气风发的英姿;他平时话不多,不抽烟、不喝酒、不爱社交;他为人正直、善良、厚道、低调、靠谱,懂得感恩;他尊重老干部、尊重感恩有恩于他的老师们,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年轻老干部”。

申大校“为人做事不张扬”。13年前,他出任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许多退休老干部是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才知道的。后来,他由空军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校主任提升为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大校副局长,我也是从中央电视台对他的专访中才获知的。

我们这些在部队工作到退休的军官,“保密守则”已经融入血液,平时不打听部队的新装备以及军事行动。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只能等“申发言人”正式发布信息。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申大校登门拜访老朋友老战友,赠送给我一套特制的“五机同框”战机徽章,与我分享新时代强军事业新成就。趁此机会,我问这问那,于是,申大校早已公布于世的“信息大餐”被我全盘“笑纳”——

“五机同框” 战机徽章分别是:歼-10C战机徽章、歼-20战机徽章、歼-16战机徽章、运-20战机徽章、轰-6K战机徽章。这五型战机的首次亮相,都是申大校担任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期间向全世界公开发布的。换句话说,他是五型战机航迹首席发布人。每每谈及这些事,申大校总是说,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

歼-10C战机,是备受瞩目的“网红战机”。2018年4月,申发言人宣布:歼-10C战机开始担负中国空军的战斗值班任务。有意思的是,首次检验它的实战性能却是在国外。今年5月,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驾驶歼-10C,在一次空战中取得“六比零”战绩,震惊中外。

歼-20隐身战机,网名“威龙”,是中国第五代战机,在新时代阅兵活动中4次受阅。2022年9月,申发言人宣布:歼-20已经用上“中国心”,列阵“东南西北中”。歼-20振翅东海、南海和台海的壮美航迹,画出一个强国强军的同心圆。

歼-16战机,是著名空战英雄杜凤瑞生前所在部队现在装备的歼击机。2022年9月,申发言人宣布:歼-16战机多次执行中俄空军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任务;歼-16战机常态化巡航台湾岛。

运-20大型运输机,有个气势磅礴的网名叫“鲲鹏”,在新时代阅兵活动中4次受阅。2014年在中国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2022年9月,申发言人宣布:运-20的航迹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扬到全世界。在执行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中,运-20和歼-20组成空中编队,以“双20”同框这种“强军画卷”告慰抗美援朝英烈。

轰-6K战机,网名“战神”,是中远程新型轰炸机,在新时代阅兵活动中5次受阅。2022年9月,申发言人宣布:轰-6K飞越了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对马海峡和台湾海峡,常态化巡航中国台湾岛和中国黄岩岛。


遏制“台独”的6个首次

“五机同框”奋飞新时代,只是申大校履职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战斗历程中的一个缩影。履职10年间,申发言人尽职尽责、成绩斐然,特别是他“同美国人、日本人打交道”的七件事载入史册。其中,他用“两个不怕”回应美国空军部长恐吓的往事,至今仍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那是2021年8月,在一次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时任美国空军部长声称“让中国感到恐惧”一事提问。时任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建议他问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同不同意。随后,在中国国际航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向时任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提问,申大校当即告知现场的中外记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国军人的座右铭,中国空军始终传承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魄。从抗美援朝“空中拼刺刀”,到国土防空“近快战法”打U-2飞机,再到新时代警巡东海、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有到过的区域。空军官兵坚决捍卫国家空天安全,坚定维护国家发展利益,让党和人民放心。

随后,中央电视台“正午国防军事”节目和凤凰卫视的报道《空军发言人用“两个不怕”回应美国空军部长恐吓》,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新媒体的报道,引发全网高度关注。BBC、德国之声、联合早报、南华早报等媒体,也相继予以报道。之后有消息说,对于“中国空军申大校”的回应,那个趾高气扬的美国人“很不高兴”,而海内外众多的申大校“粉丝”,好评如潮。每每谈及这些事,申大校总是说,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

2013年至2022年,申大校担任人民空军历史上首任新闻发言人整10年。这10年间,他发布的3件大事入选《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大事记》;他探索创立了“战位发布、事实发布、主动发布、关联发布”军事新闻发布机制,主持多场由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多国空军领导人参加的跨国新闻发布活动;创新处置空防、空难、空闹等八类危机管理经验,主持处置“国庆70周年受阅战机舱门掉落天安门广场”等重大网络谣言和“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不幸牺牲”重大突发事件;开创性做好抗美援朝空战英雄王海同志“九星战将”形象塑造和《春天的故事》词作者蒋开儒同志“红色词作家”形象塑造。他曾多次在空军一线机场,目送轰-6K等战机飞向西太平洋,飞向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对马海峡和台湾海峡⋯⋯他在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军事和舆论行动中,开创了6个首次:首提“绕岛巡航”概念;首创“战位发布”机制;首创“5分钟发布”纪录;首推闽南话对台宣传片;首推多乐曲对台宣传片;首推对台宣传邮封向全国公开发行。


花退休金也要干

申大校自退休后,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活动中,成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国防教育专家,受聘担任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王焯冉烈士母校的国防教育校长,以及郑州八一中学、八一小学、六一小学等中小学校的国防教育校长。他在北京和河南、河北、陕西、福建、广东、江西、云南、湖北、湖南、甘肃、江苏等省市的党校、学校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作国防教育报告100多场,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的关注。每每谈及这些事,申大校总是说,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已于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申大校在专题调研中发现,有法不知、有法不依等问题比较突出,国防教育法落地生根亟须破解11个问题。国防教育还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宽泛化的问题;国防教育场馆建设还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征兵广告宣传还存在商业气息过浓的问题;重大涉军网络谣言打击不彻底的问题;媒体依法宣传国防教育难落实的问题;军事科普阵地和课堂失管的问题;港澳青少年国防教育亟须深化的问题等。

“英雄捍卫国土,我们尊崇英雄!”申大校致力于做好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母校的国防教育,为“英雄母校”赠送歼-10C战机模型作为国防教育教具,在烈士墓前敬赠歼-20、歼-10C战机和“11058”号运-20运输机模型,告慰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节目和福建东南卫视、湖北卫视、河南卫视等主流媒体都作了及时报道。

申大校说,他之所以格外关注四位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主要有三条原因:一是2021年2月,针对江苏南京一网民公开诋毁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位英雄的问题,他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讲好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故事”若干建议,受到领导同志重视。二是四位英雄的遗体,是空军“11058”号运-20飞机护送的。这件事,是他担任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时,在中国航展发布会上公开的。三是陈红军烈士的儿子陈潇楠,2020年出生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对这所医院多名医护人员,他都组织宣传过。

今年5月21日,申大校在深圳举办《圆梦有我》国防教育报告会时,报告团成员有一位91岁的老人,是中国文化界的“泰斗级”人物——中国红色经典《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和《中国梦》、《前面是海》词作者,抗美援朝老兵蒋开儒同志。他在报告会上激情演讲《伟大领袖一直激励我》,激动时张开双臂、挥舞双手,赢得一阵阵热烈掌声。老人家不知道的是,为了保证他的健康,申大校特意联系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主任,来到报告会现场做保健医生,保证“泰斗级”人物的绝对安全。

外人不知道的是,在深圳举办的这场《圆梦有我》国防教育报告会,报告团成员的差旅费、食宿费等开销,都是从申大校的退休工资里支出的。他在全国各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所用战机模型等教具,也都是从他的退休工资里支出的。家里人对申大校从事的社会公益活动,都竭尽全力支持。今年八一建军节这天下午,申大校在河南中牟新区举办“战机邮票里的强军故事”分享会,现场给四位“打过仗、立过战功”的老兵每人敬赠一架由歼-20首飞试飞员签名的歼-20战机模型,让老兵们感触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若有战,召必回

“持续传播新时代强军思想,接续投身新时代强军事业,在打好空战认知战中不断探索研究”,这是申大校的退休生活写照。每每谈及这些事,申大校总是说,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

谈起“打好空战认知战”的话题,申大校好像又回到了“战场环境”里。他说,对多年没有打过仗的中国、对过去从未经受实战检验的中国战机来说,今年5月“印巴空战”中歼-10C战机的出色表现,对中国民众国防意识的影响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空前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梳理分析“印巴空战”一系列网上热点形成的前因后果和利弊得失,对于打好认知攻防战,有着深刻启示,需举一反三把握好六个方面问题。出于特殊原因,他没有展开说“六个方面问题”,仅仅举例说明。比如,未来一旦有事,亟须在国际舆论场抢占“第一定义权”和“舆论引领权”;“境内媒体不能争先恐后在国内舆论场抢首发争独家,要争取在国际舆论场抢时效有引领”;对与我友好国家发生的军事冲突,既不能“失语”更不能“失策”。

申大校在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互联网媒体时代要弘扬强军兴军主旋律,就要责无旁贷地做好强军兴军信息的及时供给,要强化供给、深化供给、优化供给,以信息又好又快供给,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当前,优化军事信息供给需要把握两个问题:第一,优化军事信息供给要坚持信息安全为先。“网上好评如潮”的信息,不一定都是正能量。要科学界定和看待“好评如潮”,特别是重要军事信息的披露,要有序、有度、有节,不能单纯看受点赞的多少,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军事行动的顺利和武器装备的安全、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第二,优化军事信息供给要坚持主导舆论为要。在高度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各类军事活动,在国际空域进行的各类演训活动,信息发布要因势而动、把握主动、力争主导,避免“中方不说外方说”、“官方不说网民说”的被动局面。“先声夺人”既要在战略上常“讲”,更有在战术上多“做”,战略上积极有为,战术上稳扎稳打。

“今年以来印巴冲突、以伊冲突打的都是空战,我们将来一旦有事首先要夺取制空权,需要当个打好空战认知战、舆论战的明白人。我经历了新时代以来‘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一系列空中行动舆论斗争的组织筹划和具体实施,创下‘解放军巡航台湾岛’舆论工作六个首次。我坚信,以后解决台湾问题,一定会用得上我这样的退役老兵,我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申大校的这段“心灵独白”,让我眼含热泪。这是一名中国退役军人心怀“国之大者”的真实写照。


时代见证成鲜活教材

“站在田埂上,仰望天安门”,是申大校的座右铭。他是一名由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大校军官、成长为人民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的。每每谈及这些事,申大校总是说:感恩党和人民的培养!

申大校小时候种过田、放过牛,还一个人赶着毛驴车从乡下进城卖西瓜,一车瓜卖不了几个钱,饥肠辘辘也舍不得“下馆子”,只买个最便宜的烧饼充饥。入伍后,他先后在陆军、空军的基层单位历练多年,当过工程兵、通信兵,担任过排长和连队政治指导员。后来,他被万里挑一选调到空军最高政治工作机关,由于德才出众、实绩突出,戴上空军大校军衔那年43岁。

申大校一直深怀感恩之心,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平平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以诚相待,对党和人民忠贞不渝。他一直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不入一些人的“小圈子”,不向不良倾向低头,挺直腰杆做一个“大写的中国军人”。他矢志不渝宣传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不移投身新时代强军事业,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更可贵的是,他退休后奔走全国,心系家国、研究空战,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默默地贡献力量。

今年8月的一天傍晚,刚刚回到北京从百忙中脱身的申大校,与我们这些“老家伙”一起散步,交流与闲谈之中,他把自己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说给战友们听:“我十分感恩党组织、感恩新时代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使我成为人民空军历史上首任新闻发言人,让我完完整整见证和记录了新时代非凡十年的壮阔航迹。这些得天独厚的战斗经历,正是我退休后开展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

此时此刻,晚霞映照在申大校身上,颇有诗情画意,不由得想起一句歌词: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作者:白凤昆,原《空军报》记者、《中国空军》杂志记者。)

值班编辑:白雪、显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