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见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峥嵘岁月和建立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实践铸就了延安精神,现在或曾经战斗、工作、生活在延安,以及到访过延安的人们与之结下的深情,就是延安精神的实际传承。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中华魂》网开设“我的延安情”专栏,旨在通过您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广大读者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欢迎来稿!——编者
(投稿邮箱:zhonghuahun1921@126.com )
蔡玉珠(前排左三)出席延川县第三届团代会时与文安驿公社代表合影。
1969年1月,1300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安地区延川县插队,我们被分配到条件较好的永坪、关庄、文安驿三条川道上的六个公社落户。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们在县里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广大贫下中农无私的照顾下,经受了思想关、生活关、劳动关的考验,使我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迈出了我们人生的第一步。延川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虽然几十年过去了,老书记申昜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延安不愧为革命老区,把知青下乡当做一件大事,不但生活上给予我们各种照顾,更从政治上重视关心知青的成长,在入党、入团、提干、招工、招生、参军等方面给予各种帮助,使知青在艰苦条件下安心接受再教育。当时在延川入党、入团的知青不在少数,而且涌现出孙立哲、丁爱笛等全国先进知青典型。
我于1969年10月在文安驿公社下文安驿大队和另一名知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地区最早加入党组织的知青之一,并在1970年县第九届党代会上作为知青代表被选为县委委员。1971年初,县里录用了60名北京知青为合同制干部,分配到县里各个部门,当时我与3名北京知青分到县政工组。我在县妇联任干事,同时全县15个公社(镇)的妇女干部全部为北京知青,成为延安一大特色。
这些知青独当一面,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许多人入团入党,有六七人提拔为公社党委副书记,公社副主任等职,充分发挥了知青在延川的作用。我也于1972年被提拔为延川县妇联委员,县妇联副主任,为延川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奉献了青春!当时冯家坪公社沙家沟大队是县妇联抓的典型,我负责抓这个点,大部分时间在这个队上蹲点,清一色的妇女担任大队的各种职务,工作有声有色。
当时县委书记申昜正在冯家坪公社抓路线教育工作,他对我们县妇联工作非常重视!经常听取汇报,给予指导,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使得沙家沟的妇女工作成为省上的重点,受到大力表彰!由此我还被选为省第五届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
1974年初,申书记和副书记雷增寿找我谈话,说县里为了培养年轻干部,尤其是女干部,决定任命我为马家河公社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鼓励我大胆就职。我当时对这一决定感到很突然!我只是一名北京知青,对农业并不熟悉,要担这个重担确实有压力和顾虑!
那年由于自然灾害,又值刚刚开春之际,青黄不接,许多社员和队干部都外出讨饭了。听说马家河公社在全县15个公社中排名最差!我理解不了为什么让我去这么一个公社任职?既然让我去为何不给个条件较好的公社?当我把此想法表明后,申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这个问题我们县委认真研究过,给你这个公社是我们有意安排的。你想,给你第一名的冯家坪公社你干得稍差,落到第二名,就很明显落后了。第15名你干得再不好也还是第15名,干得好一点进入第14名,就是你的成绩。你要大胆去干,有县委给你撑腰,有什么困难找我们。”
一席话使我信心大增,鼓足勇气,于2月来到马家河公社走马上任。我是全地区第一个北京知青担任公社书记的。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为了广大贫下中农的利益,我下定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表率作用。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公社干部上下都很支持我!为了顺利渡过难关,县里又及时拨发了部分反销粮。
工作局面打开了,与大家也熟悉了!后来才知道,申书记为了让我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我上任前,将公社班子成员请到县上召开了专题会。申书记代表县委给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次县上给你们公社派去一名北京女知青当书记,任一把手,作为政治任务,你们要大力支持她的工作,不能设障碍,消极怠工,要大力支持帮助。谁要不支持,出难题,追究你们的责任,拿你们是问!难怪我来公社后,班子成员都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让我顺利走上公社领导岗位。
4月的一天,我正在蹲点的李家河大队大坝上劳动,有人传话让我回公社,说有人找我。一身泥巴的我立即赶回公社,原来是延安地委组织部张国声部长找我谈话。几天后我被地委组织部任命为延川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兼马家河公社书记。当时在当地我是年龄最小,级别最高的公社书记。也是全地区最早提拔的北京知青。老书记申昜就是这样关心爱护年轻干部,手把手地教,大胆提拔重用。
由于我是老高中生,在知青里年岁较大,1971年结婚,儿子1972年出生,当时一家三口人分居三地。我爱人在山西,儿子在北京。我爱人单位想调我去矿务局做工会工作,县里为培养我,坚持要我爱人来延川工作,可我爱人受单位重用也不放人。后来延川县破例以县委名义发出商调函,说我是省、地、县重点培养的女干部,希望贵局以大局为重放人!终于我爱人单位同意了放人。1974年7月我爱人调来延川县工作,给我安心在延川工作打好基础!老书记对我这个新干部的关怀无微不至!
我在马家河公社工作了两年半时间。1976年9月,我被调延安地委知青办任副主任,我爱人也调到地委组织部工作。此时申书记已调地委纪委任职了。见面还是那么慈祥,仍然是那么和蔼可亲!后因我爱人生病,病因不清,对延安水土不服。没办法我辞职毅然调回北京,回京后从零做起!
2005年,我们应邀参加了延川县首届红枣节,见到了分别多年的老书记申昜!他虽已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我们见到他非常高兴,还合影留念!记得每次到县上开会,他总是问寒问暖,并让我坐他身边,吃饭时他总分给我一半。见我浮肿,让我去省上开会时一定做一次全面体检!检查结果并无大碍,是由于劳累过度,营养不良所致。
2011年6月,老书记申昜永远离开了我们!令人万分悲痛!他虽已走了,但永远活在延安人民心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蔡玉珠)
责任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