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见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峥嵘岁月和建立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实践铸就了延安精神,现在或曾经战斗、工作、生活在延安,以及到访过延安的人们与之结下的深情,就是延安精神的实际传承。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中华魂》杂志社、《中华魂》网举办“我的延安情”征文活动,旨在通过您讲述在延安经历的故事,让广大读者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编者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延安,我记忆里它多出现在老师的口中、课本里,生活里少有提到。一次延安行,待到真正奔赴这座城,才晓得这是一座怎样的精神家园。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老镢头开辟出了新天地;到延安去,到延安去,纺线车摇出了东方的晨曦……”一首《到延安去》凝聚着无数青年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向往。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这段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人民排除万难、创造辉煌奇迹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感受波澜壮阔的十三年延安岁月,触摸革命圣地跳动的这颗“红色心脏”。
延安时期13年间,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成熟,党的自身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也有了飞跃性发展。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事业在这一时期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党的整体精神风貌。尽管这一时期,党依然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和极其艰苦的内部困难考验,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地把握各种历史机遇,及时调整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纠正党内存在的错误认识,始终保证党所领导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和发展。
面对抗日战争开始时敌强我弱的态势和相持阶段形成的极为艰苦的环境,面对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带来的极为恶劣的生存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边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从党中央领导到普通战士,都积极投入生产。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帮助我们战胜了困难,渡过了难关。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并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内涵。
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发表的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明确阐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并把它提高到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高度进行深刻论证,由此,“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不但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一切组织机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每个党员应该奉行的人生格言。
在和平岁月里,人们依然向往延安。在这里,人们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体会传承不息、内涵丰富的延安精神。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这座坐落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古老城市,因为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神圣地位被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奋斗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因为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说它是中国的,因为它体现着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语言风格,凝练而深刻、生动而朴实。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思想方法表述得淋漓尽致;为人民服务,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了精辟的概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立足点的准确表述。
而延安精神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本质特征决定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不被任何险阻所吓倒,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史中,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各种高官厚禄,不为所动;面对冰冷的铁窗酷刑,毫不畏惧;面对各种艰难困苦,绝不后退。虔诚坚定、舍身忘我的优秀品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就是因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的有力支撑,那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正是一切为了人民这一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了党在寻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过程中能够坚忍不拔、上下求索,能够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决纠正自己内部存在的失误,在总结经验教训中认清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退缩、不低头,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困难,赢得光明。
伟大建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源和本。从源与流的关系看,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发端,集中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责任担当、精神风貌、崇高情怀,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从价值理念看,伟大建党精神所体现出来的初心使命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时空,而是跨越历史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发展的灵魂和旗帜,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从精神实质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分别作为立党之基、建党之志、兴党之要、强党之本,构成了延安精神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流和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百年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党中央在延安13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使命,坚持真理,不负人民,扭转了中国的乾坤,培育形成的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整体风貌,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精神结晶。
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延安精神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它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必将在新时代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徐敏)
责任编辑:邢树森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