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延安精神 > 正文

【我的延安情】人民有信仰,延安是见证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3-01 14:17:26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见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峥嵘岁月和建立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实践铸就了延安精神,现在或曾经战斗、工作、生活在延安,以及到访过延安的人们与之结下的深情,就是延安精神的实际传承。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中华魂》网开设“我的延安情”专栏,旨在通过您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广大读者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欢迎来稿!——编者

(投稿邮箱:zhonghuahun1921@126.com )


我年届六十,不喜旅游,去延安的经历只有两次,前后相隔35年。


我是1981年9月入学陕西师大历史系,入学前对延安的了解,仅限于宝塔山、延河、革命圣地几个单词概念。



师大历史系当时一年只招一个班60人,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陕西生源最多。延安来了青化砭的高贵平与延川县的张贵荣,刚好俩人与我分在同一宿舍。第一次见贵荣时裤子屁股上有个半尺见方的补丁,而年仅19岁的贵平则随身携带一支烟锅与烟袋。虽然当时大家家境都不富裕,包括西安的同学身穿劳动布工人服的不在少数,但这两个人的初步印象,全班绝无仅有,至少给人一种延安仍很贫穷落后的印记。


1983年7月放暑假前,按照惯例我们全班由辅导员带领去延安实地学习。记得我们是早上7时乘车出发,司机为人和善,是个50岁左右的老师傳。车一离开西安,一路走走停停,有时故意绕道到菜市场去,看见青菜、茄子、豆角、大蒜均不放过买了不少,前后断断续续大概六七次。同学们很不理解就问师傅,师傅说他没有办法,因为延安蔬菜奇缺价高,去西安的班车司机师傅都是这样做的。出发的前一天,单位同事、亲戚朋友就将需要买的蔬菜品种、数量交给门房,上面注明名字,由门房收集起来交给师傅,回来以后统一放在门房来取,按照单价收钱转交。考虑蔬菜新鲜程度,一般交由延安下午出发最后一趟,西安次日首发班车司机落实执行。可能因为前面耽误了时间,车过富平一路狂奔。车行几个小时不停,几次叫停师傅一概不理,直到有个女同学再次求情方才停车。停车时师傅还来了一句:“什么大学生,连个尿也憋不住……”无形中又对延安的发展相对滞后有一个新的角度认知。


下午4时左右,车子开到延安市委党校休息。记得党校还是连体窑洞,上下好像3层也没多少人。食堂师傅因为我们是从西安来的,精心准备了青椒炒鸡蛋及小米饭,发现环境卫生较差,特别苍蝇四处乱飞,结果同学一看一哄而散,没有一人就餐,都到街上去了。许多街道仍是沙石路面,餐饮小店廖廖几家,饭菜质量还不如市委党校。晚上回去全班挨批,辅导员的话我已忘记,大意就是我们对延安没有感情,对大师傅的劳动缺乏尊重,后面几天都在市委党校食宿再无怨言。


当时不到20岁,年轻气盛,参观延安革命遗址几无遗漏,总体印象破败不堪,无人讲解自看自得。包括七大会议旧址的大礼堂,外面养羊里面堆物,让人大失所望……



35年后的2018年5月,党校联合县组织部寻根之旅红色教育筹划又去延安。虽然83年后未去延安,由于党校工作需要,注意搜集报刋杂志,整理各种媒体对延安的各类报道,但是35年前的印象,在记忆中历历在目犹如昨日。总觉延安相对其它地方,地理位置发展条件所限,政策叠加照顾不过如此。单位集体活动不得不去,更因近年八项规定难得外出,也就随波逐流勉强去了……


去了方知不虚此行……彻底改变多年印象。山已不是原来的山,景已不是原来的景。可能相比年轻时的认识,上了年纪看人看事相对客观,总觉机遇难得没有白来。


道路交通自不多言,陇县8时出发下午2时就到照金,停留游览吃饭再次乘车,5时就到延安一路顺风,用时远远少于多年前的西安之行。华灯初上小吃遍布,高楼林立街道宽畅。跳广场舞、超市购物、街头闲座、品味美食,人们各得其乐悠闲自在。偶尔回看街上售房公告,跳楼价每平1.1万,居然几乎高出宝鸡市区2倍。若不每每听到延安口音,远眺宝塔山高,多重提示多种暗示,谁能想到这里就是延安…


历史遗址景区更不用说,全部全面改造提升,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不失传统不妨现代。尤其延安新城,推平大小150个山头,一城而览山小,一派现代都市模样,锦上添花延安更显庄严庄重。各处讲解生动图文并茂辅之动漫,视觉冲击感官强烈,处处是课堂,时时如书院,让人身临其境知史,换位思考学史,特别使我这个学历史教党史的人,教学理念培训方式多有启迪大有启发…


圣地圣地,朝圣之地、神往之地。途中不断遇到天南地北各色人群人如潮涌,不少穿着当年的红军、八路军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感慨万千。亦如当年也有不少普通民众,自发自费自愿顶礼膜拜。特別路过延安干部学院门前驻足片刻,结合近日点点滴滴,延安的风,延安的云,仿佛会讲故事能上党课.....


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百业兴旺。延安就是祖国缩影,就是发展例证,相距35年对比强烈反差巨大,别人不知如何,于我耳闻目染引人注目让人深思……


不知何方神圣,能将此地命名延安。延安延安,延续平安保佑安顺。注定占有天时人和的中国共产党人必有地利,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红军颠波流离一到延安转危为安。此后党中央13年,克难攻坚出奇制胜,延安不仅仅是陕甘宁的延安、中国的延安、乃至世界的延安。改写中国历史,影响世界格局。



有延安为例,我特别欣赏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永毅前行。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延安来证明!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延安有答案...


千言万语引用诗人贺敬之的诗: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我还想去延安…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