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延安精神 > 正文

【我的延安情】今日延安五彩斑斓

来源:中华魂网 · 2024-03-06 13:36:01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见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峥嵘岁月和建立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实践铸就了延安精神,现在或曾经战斗、工作、生活在延安,以及到访过延安的人们与之结下的深情,就是延安精神的实际传承。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中华魂》网开设“我的延安情”专栏,旨在通过您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广大读者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欢迎来稿!——编者

(投稿邮箱:zhonghuahun1921@126.com )


记得刚上师范学校那年,文选课上那位出生在陕北的老师深情讲授《回延安》这首诗歌的投入与眷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多少年来,贺敬之的诗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响。影视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也惹得70多岁的老母亲念叨不止。



2017年暑假,正是红色旅游盛行之时。8月20日,我和妻子陪伴着从未去过延安的老母亲和我的女儿、儿子一起自驾前往延安。早晨出发下午就来到了我们神往已久的壶口瀑布。


那天灿烂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天空的白云放出了耀眼的光辉。


在我的印象中,延安是一座黄土高原上的城市,千沟万壑,黄土深厚黄。深达数丈的沟壑,像是被一道道刀削斧砍出来的一样,雄浑粗犷。可是一路上我们行驶在宽阔的高速路上,目之所及,皆是绿色,完全没有感觉到影视剧中的那种黄土高原景象,倒是让我感觉与我们关中平原一般无二。



八月正是旅游的旺季,一来到壶口景区马上就感受到了人山人海的氛围,虽然已是下午,可远道而来的旅客还是不断涌入。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延安这片热土,在纪录片《延安时代》有这样一段描述:“如果你没去过延安,你会向往她;如果你去了延安,你会留恋她。”《延安时代》讲的就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王家坪、枣园、杨家岭、南泥湾、梁家河、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圣地……这座革命之城,所到之处,都是当年革命火种燃烧的记忆,每一个旧址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延安是什么颜色?很多人会说:红色!红色,是延安的灵魂!因为延安是革命的摇篮,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革命旧址群。的确,一直向往的这块神圣的土地,让我更加迷恋这里鲜亮的红色,那是旗帜的鲜红色。


在延安,当年的红军住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窑洞,条件非常简陋,在黄土高坡上并排挖出几个洞,洞与洞之间紧挨着,身子被大山埋在肚子里,只露出拱桥形的洞口。窑洞大约有3米高、3米宽,有6至8米深,门窗用木框,窗用纸糊,窑洞里的陈设,非常简单,木桌、木椅、土炕,都是一些简单物品,这就是当年红军和村民们住过的“家”。


我们一边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一边感叹当年红军的艰辛岁月。特别是到了梁家河,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根本想象不出当年总书记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


走进梁家河,需要坐上进村的小车,还要翻过几个山头,绕上十几个弯弯的山路才到达村口。现在的梁家河已经没有当年总书记插队时那么苦了。破旧的窑洞已经废弃,取而代之的是修葺一新的砖石结构的房屋、院落;柏油马路平坦整洁,河道沟渠水泥护坡,绿树花草整齐划一,整个村庄作了规划。总书记住过的窑洞和他当年艰苦奋斗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我们来梁家河,不是欣赏它的风景,而是寻找总书记当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为任何困难所阻挡的精神。


高耸的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它更是一座灯塔、又是一座丰碑指引我们向着胜利前进。新时代的延安,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时你会发现,这里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映入眼帘的是森林繁茂、花果飘香,延安人民笑脸迎人的祥和景象。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住过的窑洞窗台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近观远眺歌盛世”,下联是“平安祥和乐春秋”,横批是“习文尚武。”这,正是延安人民现在的景象。


啊!延安,鲜艳的红色是你的灵魂,厚重的黄色是你的底色,生机勃勃的绿色是你的希望!我们看到今天的延安已经披满五彩斑斓的色彩,也正是这样的色彩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人,要传承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作者:蔺小龙;责任编辑:林静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