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见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峥嵘岁月和建立的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实践铸就了延安精神,现在或曾经战斗、工作、生活在延安,以及到访过延安的人们与之结下的深情,就是延安精神的实际传承。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中华魂》网开设“我的延安情”专栏,旨在通过您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广大读者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欢迎来稿!——编者
(投稿邮箱:zhonghuahun1921@126.com )
延安
仅仅两个字,十三个春秋闪射的光芒,穿透百年的沧桑历史,照彻了整个中国与世界。
一座座山峁峁一道道川,满眼的黄土浓缩一个不屈的民族,拥抱着宝塔雄伟的身影,把共产党人光辉的形象射向解放区明朗的天空。广袤的黄土高原在安塞腰鼓强劲的节奏声中,耸立起华夏昨天的灿烂!
枣园的灯光、杨家岭的炊烟、清凉山的菜园……滚滚的延河不断汹涌着母亲的血液,燃烧的热望荡起四万万同胞愤怒的呐喊。
南泥湾的歌声、凤凰山的往事、抗日军政大学的激情……带着金戈铁马的烟尘,带着热血擦亮的号角,带着华夏儿女的阵痛,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抗战八年的辉煌,在毛泽东英武睿智的目光里,延伸成一篇篇不朽的史诗,一页页灿烂的历史!
中国革命博物馆哟,多少次闷雷滚动,多少次血雨腥风,你以自信的、博大的胸怀俯瞰全球,使共和国每个季节枝头上的阳光明媚烂漫。
“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当岁月又一次把双眸投向你的额头,那楼群屹立着的不仅仅是光辉的历史,还有老区人民爆出的伟大和永恒!
宝塔山
高高地耸立在城东南,正直坚实的身躯投影成长长的道路。
夕阳的余晖,将44米八角九级楼阁雄伟的身影凝铸成一幅剪影。
石砖嶙峋的骨骼,拥抱着一段难忘的阶级情,把深情涌动延河水培育成革命风景;唐代遗留的风范,在词语的高度上茂盛向往,凝结三军将士正步里不朽的憧憬!
锣鼓响,秧歌起,历史的记忆里,漫天红旗让三军举臂欢呼的闪光时刻,永恒成中国版图上不朽的绝响;爬雪山,过草地,炮火的史诗中,红色征途奠基大西北的壮举,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度大气大手笔!
拥抱着梁梁峁峁,双手挽住一个历史的坐标,让热血与忠诚,坚强与韧性,沿着“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伟力,袖住绝世海拔,铸就昂扬的民族精神,夯筑普天下劳苦大众心中神圣的阳光。
与苍天同在,与宇宙共生。宝塔山哟,耸起的是辉煌,是岁月的内核,是中国革命光辉灿烂的未来!
延河
在一页历史和一首歌谣之间,年轻的血液,簇拥着宝塔山的激情、豪迈和希望,书写共产党人用爱编织的传奇。
上下五千年,春夏又秋冬。286.9公里的涓涓母乳,饱吸着天地之气,力与美的涌动舞起牛羊的浮雕,从信天游高亢的性情里分泌出奔放的血性,在一孔孔窑洞折射出的风采之上,养育了八年抗战的精英。
千里倾泻默然展开的雄风,壮美杨家岭的厚重和大生产的气势;
万年流淌的骨骼吱吱燃烧,灿烂枣园的王气和豪迈的民族之魂。
烽火硝烟、饮马延河、亘古流芳,中国革命的母亲河,独坐在黄土高原的神光之上,用满腔热血喂养延安张开的翅膀;年年丰满、日日隆起、时时渴望,时间刻盘上,血于火的进程让所有的瞻仰着捧一把热泪,点燃一生的自尊和信仰。
堆满锈迹的河边,是千万年苍凉的时间。踏过尘土余朝晖,举起火红的旗帜,袒露着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
一片铁锤和镰刀撞击出的最强音,让世人的思绪沿着延河汹涌的呐喊,吟一路壮歌,融入共和国的茂盛的年轮……
南泥湾
被歌唱家采进花篮,至今动听的音乐踏着五谷的馨香,飘着芬芳。
历史的闪光处,三五九旅的镢头,在处女地上弯下腰背,种植信念、小米与南瓜,把前方的战刀喂养的血气方刚。马坊、金盆湾、九龙泉……王震将军挥师东南的雄风,在中国革命的版图上,让一手拿枪、一手握锄的英姿闪烁阳光的颜色。
草鞋、红星和长枪,大生产运动点燃一片红色的土地,红枣小米滋养疲惫的身心,一排排窑洞支撑起民族的脊梁;粮食、布匹和秧歌,一群紧扎绑腿的汉子,泣天地撼鬼神,一片丰收的奇迹在历史的高度浓缩成自力更生的精华。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烈性的庄稼抚摸桃宝峪的黎明,把军民鱼水深情演绎成一道信仰;将军、士兵、学生……用汗水浇灌九龙泉的黄昏,用忠诚养育延安的信念,用热血温暖岁月的艰苦,用生命捍卫不朽的爱情。
“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一片炊烟肥沃冲天的狂飙,融入延安的秉性与血质,照亮解放区晴朗朗的天空。
于是,南泥湾精神,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风云,把生命中最最精彩的片断,朗诵成一部屡读仍鲜的经典。
枣园
摇曳在陕北的秋天,满眼郁郁葱葱的枣林,红彤彤的果实丰富一种岁月。
一颗红枣,养育了革命风云,伴着领袖从容自信的笑容波澜不惊;一串红枣,挂在乡愁穿越的枝头,甜透一片历史与现实的辉煌!枣园,以向阳的姿势活出延安的气势,濡染着革命的丰腴和厚重,让无数瞻仰着相信他的朴素就是一段永恒。
二十多孔窑洞铺开的历史,书写着一页页史诗般的律动,拔节在山丹丹花开的民谣里,幸福渠的流水甘甜每一个清新的日子;阳坡上灿烂的晨曦,已把五大书记的身影镶嵌在厚重的黄土中,叙说着藏于岁月深处的经典情节。
毛泽东紧握的那支巨笔,滋润着枣香叙述古老的片断,把淳朴的乡情装裱成一幅油画;那孔窑洞古朴的窗棂间,一幅幅剪纸透出的灯光,夯实中国革命的基座。
整风运动,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岁月的眼眸,让信仰直达一个深度;军民大生产的歌声,丰富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让陕北江南的炊烟红旗漫卷。
枣园,用激情挑亮黎明,用乳汁点燃信念,用热血温暖艰苦,用生命捍卫爱憎。伟人笔下豪迈的诗情,洗涤千山万水的硝烟战尘,撑起共和国明媚的憧憬……
梁家河
以追寻真理、追求信仰的名义,仰读被蓝莹莹的天、清凌凌水缠绕的陕北小村。
梁家河,一幅用青春岁月描绘的画卷,黄土丘陵沟壑在我的右边抒情;一部用坚韧执着延续的诗篇,清清的小河在我的左边歌唱。
耕田种地、打坝筑堤、养猪放牛、缝衣做饭……知青井清澈的甜水,撑开岁月的灵性,让小村壮实的血脉渐渐肥沃温馨的希望;沼气池燃烧的文明,平平仄仄的壮美中,第一盏沼气灯点燃陕北夜空里最最精彩的片断。
一群青年才俊,饱饮着油灯闪烁的亮度,坚如磐石的信念中,信手沾来都是追求真理的光芒;信仰的力量攀着窑洞开出的炊烟之花,传承奋斗的薪火,让宝塔山的高度成为人生路上的一个永恒的坐标。
于是,信天游的悠扬里,大国领袖的风采质朴如厚重的黄土,在梁家河开枝散叶,一片茁壮的思想丰盈所有的荣光和辉煌;乡亲们的热望里,陕北高原的根,扎进祖国山川大地、大江南北以及每一片庄稼,让铁锤镰刀的双眸里蓄满太阳火的能量。
梁家河,一座普通的小村,有声有色描绘着光明与希望,不忘初心铿锵的回声灿烂了整个华夏;梁家河,一片巍峨的海拔,有情有意地拥抱着酸甜与苦辣,让世界心动的中国梦擦亮春天的信仰……
壶口瀑布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从苍茫的宇宙滑落,呼啸的声音划开秦晋峡谷的灵魂,劲舞一个民族五千年历久不衰的血性和肝胆;一川倾泻的诗意,历经九曲回环的相思,在壶口镇奔流成一场酣畅淋漓的大爱。
枣园的灯光、杨家岭的炊烟、凤凰山的决策……排山倒海的声音如巨龙狂舞,锤炼出真理的太阳,照耀中国革命的胆魂。南泥湾的歌声、抗大的激情、鲁艺的书声……万马奔腾的雄姿似猛虎下山,带着金戈铁马的烟尘,带着热血擦亮的号角,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黄色的气度,扬起陕北腰鼓旷世难寻的奇观振聋发聩;绝美的风采,书写旱天惊雷高屋建瓴的势能震惊世界!
卧镇狂流、十里龙槽、天河悬流、黄河惊雷……满眼雄性的黄风黄土黄沙黄水,举起青筋暴突的巨臂,舞动千余米永恒的喧响,叩问一个民族的生命之门。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一曲黄河大合唱的绝响,让无数次跌碎、无数次聚合、无数次死亡与重生,枕着宜川兰花花的风情,温暖日子,贮藏岁月,滋润春秋……
(作者:刘志宏)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