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群众的“牢骚话”可能带着明显的情绪,听上去不顺耳,也有一些不全面的认识、不恰当的措辞,还可能包含某些偏见误解。但脱口而出的“牢骚话”也是百姓诉求表达的一种方式,恰恰反映了群众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群众愿意对党员干部讲“牢骚话”,也是一种信任的体现。说明群众对党员干部有更高的期待,认为他们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多去基层走一走,去村民家里看一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多听一些群众的“牢骚话”,多说一些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以兼听则明的涵养气度和辩证的观点看待群众的“牢骚话”,才能从中了解工作的得失,找问题、找痛点、找不足,找到群众关注的焦点,找到破解难题的突破口,不断增强抓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