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新四军成立经过与编成(节选)[1]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
〔日〕满铁调查部
一、新四军的成立经过
新四军与在华北游击奋战的第八路军,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均有密切关系及历史渊源。
第八路军系由工农红军改编而成已为人所共知,但新四军也由旧红军所改编的事实,则因其成立时间仅一年左右,而并非广为人知。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2]十日,中共放弃其首都瑞金。其所领导的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活跃于甘肃、陕西、宁夏各省,并在陕北创建了根据地。此后,中国共产党要求抗日,在蒋介石的指导及领导下,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使之在华北各地作战。
被改编为新四军的红军,与此完全不同。该军未曾去过西北。
一九三四年,红军一经决定长征,同时于其大部队行军之际,为使沿途担任后卫,将其一部留于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七省的旧根据地,由红军领导人之一的项英负责,为“七省游击总指挥”。当时,项英曾任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副主席。江西红色要人全部西行后,唯有他留在上述地区,为执行游击任务继续其艰苦生活。
然而,实际上留在七省的红军,虽在名义上忍受着艰苦生活,从事游击,但因通过同年的《八一宣言》[3],中央政策有大转变,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于是该军在“游而不击”的方针下,曾经实行逃避政策。而且国民政府也以红军主力转移,不再实行积极的、大规模的讨伐。所以,该军并未因主力部队转移而溃灭,直至日中事变。新四军就是即于国共首脑谈判成立后,由上述残留红军进行改编,并在日中事变爆发后,经过七八个月方始诞生。该军较之八路军,则是一支年轻的部队。
二、新四军的编成、兵力及装备
新四军的组建工作,是在八路军完成改编后,由国共双方代表开始进行的。其时间是在台儿庄战役[4]中前后逐渐成了问题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下令组建是在一九三七年的十月二日,实际组建开始于一九三八年一月。而完成组建与集结则是在同年的五月。
新四军由四个支队组成,一个支队有一万人左右,相当于一个师。一个支队又分为两个团,团下设营、连。
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一支队长陈毅,二支队长张鼎承[5],三支队长张云逸,四支队长高俊亭[6],军参谋长由张云逸兼任,政治部主任王勋[7],秘书由王柏如担任。此外,为了进行民众工作,新四军并设有教导营和战地服务团。
上述四个支队,由红军进行了如下改编[8]:
第一支队——大致为浙江、福建边境及福建西部一带的旧红军;
第二支队——大致为江西、福建边境及福建省内的旧红军;
第三支队——大致为江西、浙江、安徽边境及江西省的旧红军。
第四支队——为江西、湖南、湖北边境的旧红军。
教导营——截至最近共有十一个支队,一个支队一百至二百人。(第八队由妇女组成)
战地服务团——现有五个队,人数不详。
新四军总兵力大体为四万人左右。部队在组建前,国共双方下级干部之间曾发生不少磨擦[9]。例如:第二支队在福建省龙岩、长汀开始集中时,曾被当地驻军解除武装,干部全被下狱,后经军事委员会严厉通告才释放。此类情况在赣南也屡有发生。
新四军组建完成后,在开往作战地区之前,一、二、三支队在江南集结,四支队在江北集结。江南的集结地点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歙县附近的溪岩寺[10]。
新四军的装备非常恶劣,比八路军更差。步枪不能普及全员,机枪也非常少,至于炮,仅有迫击炮的部队为数也很少。所以,每当与日军遭遇或遭受攻击退却时,尽力将战死者的武器拿走后才离去,不使遗弃。另一方面,伺机攻击日军小部队,以便获得武器。衣服等的配给也非常困难,为此常以日军兵站线为目标以期获得物资。然而,最近由于我军夺取南昌,切断浙赣铁路[11],弹药和医药的供应更加困难。幸而江南尚有许多杂牌游击队和土匪群未被改编整理,于是对之积极进行整顿,以便努力解决上述问题。
注释:
[1]这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的《新四军的动态》,全文共6部分,收入本书的是1、2部分。
[2]应为10 月。
[3]《八一宣言》,指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4]台儿庄战役,指1938年3月10日至4月8日,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
[5]张鼎承,应为张鼎丞。
[6]高俊亭,应为高敬亭。
[7]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为袁国平。
[8]第1支队主要由湘鄂赣边、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湘南红军游击队改编组成;第2支队主要由闽西、汀瑞、闽粤边、浙南红军游击队改编组成;第3支队主要由闽北和闽东红军游击队改编组成;第4支队主要由红28军、鄂豫皖边红军游击队、鄂东北独立团改编组成。
[9]在国共两党关于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的谈判过程中,一些国民党地方当局以“谈判”为掩护,图谋吞并红军游击队。如由何鸣领导的闽粤边红军游击队千余人,被诱骗下山驻进漳浦县城。7月16日,被国民党军解除武装,制造了震动整个南方游击区的“漳浦事件”。
[10]溪岩寺,应为岩寺。
[11]浙赣铁路,指浙江杭州经江西萍乡到湖南株州的铁路。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资料(8)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及其战绩》)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