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的政治学研究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革命根据地不仅成功进行了局部执政的实践,有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对政治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产生了一批具有很高价值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涵盖了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各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群众运动和知识分子等问题的研究,这些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等撰写的政治学著述,不但促进了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亦在指导中国革命事业方面产生了伟大作用。
毛泽东阶级学说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对研究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制定科学的政治战略与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文献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点,指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他阐述了中国资产阶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对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充分地分析,指出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等。
为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939年春成立了政治经济学研究会。王学文负责该会,1940年9月由王思华任主任。政治经济学研究会主要成员为学校教员,研究目的是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员的水准、统一教材。研究会主要工作是组织教员学习和讨论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此外1939年春天成立了由张闻天任指导员、杨松为主任的中国问题研究会也以研究政治为主,当时参加者有60多人。研究会中有专门研究国际问题的日本问题研究会,它成立于1940年成立,研究会初成立时由王稼祥主持,后由王子野负责。研究会成员有王子野、王思华、杨宪吾、刘型、曹汀等,它曾研究“七·七”卢沟桥事变一年半敌军伤亡情况,写过专门研究论文,发表于《八路军军杂志》。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文化工作史》)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