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1943年以前剧团演出剧目
延安时期创作并演出了大量的戏剧。其中人民抗日剧社、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音乐系、鲁艺实验剧团、鲁艺秧歌队、鲁艺平剧研究团、民众剧团、青年艺术剧院等艺术团体创作演出的剧目在延安和敌后根据地产生了非常广泛地影响,意义重大。此外其他剧团和一些业余文艺演出单位都加入文艺作品的创作工作,同样谱写和演出了一批为广大群众所欢迎的作品。
(一)人民抗日剧社演出的剧目
1937年以前的剧团演出剧目。人民抗日剧社是戏剧团体的主力,排演了大量优秀的剧目。1936年夏天他们演出了《亡国恨》(廖承志编剧的歌剧、小歌剧),这部短歌剧描写了日本占领东北后,东北老百姓在敌人枪口下的亡国奴生活。该戏感人肺腑,东北军士兵观看了它,“想念起自己的家乡,想念起自己家乡里的同胞,于是他们都垂着头或掩着面不忍看了,火热的眼泪模糊了他们的脸孔,他们的眼睛和心脏冒了烟,他们恨恨地咬紧牙根在喊:‘打回老家去!’”[1] 1936年夏天,他们还在宝安(今志丹县)演出了独幕话剧《侵略》、集体舞《丰收》《红色机械舞》,同年在会宁演出了歌曲《长征颂歌》和活报剧《红军会师》等。这个阶段,他们演出的剧目还有《秋阳》《放下你的鞭子》《死亡线上》《察东之夜》《蹂躏与反抗》《矿工》、《撤退赵家庄》等。
1937年,为纪念“广州起义”十周年,人民抗日剧社演出了沙可夫、朱光、左明编导的话剧《广州暴动》,这一年他们还演出了的独幕话剧《卖国贼》(廖承志、朱光编导)和《秘密》。1937年中央、平凡、战号三剧团联合演出了《阿Q正传》和《矿工》(廖承志、朱光编剧),邓颖超、廖承志、黄华等参加了演出。1937 年,人民抗日剧社在歌舞表演方面演出了集体舞《创造舞》《呤叮舞》《我们是抗日的陆海空军》《统一战线舞》等。1938年,他们为纪念“一二八”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的事件,联合演出了朱光、左明、沙可夫等编导的《血祭上海》,这部话剧获得了很大成功。
注释:
[1]雷铁鸣:《戏剧运动在陕北》,《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文化工作史》)
值班编辑:白 雪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