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工作战斗在其他抗日根据地工作的音乐家和其作品
延安鲁艺音乐系等培养的张鲁、卢肃、王元方等音乐人才,得到系统训练后奔赴其他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用音乐鼓舞士气,为民族的解放做贡献。延安时期,其他抗日根据地同样涌现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如周巍峙、王久鸣,他们中的人有的阶段在延安工作,有的阶段战斗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来自延安的音乐人一起,通过创作歌曲歌曲,传授革命歌曲等方式,推进着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937年9月,作曲家周巍峙在山西临汾参加了八路军。他曾经担任过八路军学兵队音乐教官,后随西北战地报务团到延安。1938年11月周巍峙率西北战地服务团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他担任过西北战地服务团指挥、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文委委员,北岳区党委文委委员,北岳区文救会主任,晋察冀边区文联宣传部部长,边区音协主席。在他领导下,西北战地服务团开展了边区乡村艺术运动,创办了乡村艺术干部学校(简称“乡艺训练班”)等。周巍峙还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教授作曲课等。1944年4月,周巍峙率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延安。他担任过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副团长、华北联大文工团团长、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戏剧音乐系主任等职务。延安时期周巍峙创作了许多歌曲,其中有《子弟兵进行曲》(方冰词)、《青纱帐起》(蓝矛词)、《保卫晋察冀》(叶频词)、《我们是无敌的游击队》(敏夫词)、《新中国的姆妈》(田野词)、《李勇要变成千百万》(邵子南词)、《救护的歌声》(志静词)、《我们坚决象钢》(邵子南词)、《人要是没有自由》(邵子南词)、《民主的好收成》(方冰词)、《选举代表》(邵子南词)、《歼灭战》(史轮词)、《全民武装》(邵子南词)等。
1943年,张鲁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他曾长期工作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任晋西北文联音乐部副部长、华北联合大学教员等职务。1943年1月25日,陕甘宁边区文委拨款两千元奖励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搜集民歌成绩卓著者,张鲁名列榜首。张鲁创作的《北风吹》是歌剧《白毛女》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目。[1]延安时期,张鲁作词作曲的有《修飞机场歌》《比一比》《有吃有穿》《保边区》等歌曲,他作曲的还有《中国共产党怎么样》(安波词)、《还是咱边区好》(董慎吾词)、《运盐小调》(董慎吾词)、《小车歌》(石田词)、《做军装》(钟灵词)等歌曲。
1938年,陈地到延安,从事过延安鲁艺音乐系教员、华北联大文工团音乐组长、晋察冀音乐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北方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教员等工作。他这个阶段创作了《春耕歌》(陈地词)、《过新年》(刑也、陈强词)、《穿衣吃饭打东洋》(钟惦棐词)等歌曲。
1938年,王久鸣奔赴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到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音乐教学和革命歌曲的创作等工作。他以一首《跟着共产党走》,成为山东解放区革命音乐的代表人物。延安时期他创作的歌曲包括了《跟着共产党走》(沙洪词)、《夜行军》(朱力生词)、《希望》(于冠西词)等。作曲家王久鸣这个时期他创作的歌曲包括了《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王莘词)、《愉快的劳动》(罗东词)、《歌唱解放区》(血星词)等。
《团结就是力量》的作曲家卢肃1938年到达延安,后入鲁艺音乐系学作曲。次年夏卢肃至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任教、后任系主任。1942年他到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1944年回延安鲁艺任教。抗战胜利后卢肃任中央党校文艺工作室研究员、晋冀鲁豫人民文工团副团长。延安时期卢肃创作了《团结就是力量》(牧虹词)、《华北人民进行曲》(邓德滋词)、《“五一”纪念歌》(钟惦棐词)、《我爱八路军》(牧虹词)、《群众的力量大如山》陈桥词)、《子弟兵战歌》(蔡其矫词)、《鲁艺二周年述怀》(钟惦棐词)等歌曲和他作词曲的《拥军公约歌》《平原夜歌》《认真选举》等。
1938年,罗浪(原名罗南传,曾用笔名蓝川、高平)入延安鲁艺学习音乐,受业于冼星海、吕骥、向隅等音乐名家。1939年冬,他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毕业,曾任晋察冀军区战线剧社音乐队队长,晋察冀军区、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等职务,还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过音乐教员和指挥的工作。这个阶段他创作的歌曲包括《狼牙山谣》、《五壮士之歌》(魏巍词)、《骑兵歌》(李又华词)、《春耕小唱》(魏巍词)等。
1938年,王元方入延安鲁艺学院音乐系学习,后到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从事音乐工作。延安时期他创作了《战斗剧社社歌》《参加八路军》《百团大战》《咱们的冬学》(岳瑟词)、《太阳东方升》(杰祥词)、《手遮太阳白费心》(岳瑟词)、《向阳花》(陈治明词)等歌曲。
文艺战线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歌曲,是延安时期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当时和以后的音乐与文化都有重要意义。曾经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教员丁洪就创作了歌曲《步兵歌》(丁洪词);曾任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教务干事的周加洛创作了《我们是朱德青年纵队》(徐辉才词)、《保卫根据地》(杨中行词)、《送哥参军》、《军民鱼水情》等歌曲。陕北民歌《兰花花》《脚夫调》《揽工调》等,均为他首次采集记谱。曾经在晋冀鲁豫边区文工团担任领导工作的田耕创作了歌曲《在胜利的路上前进》(周国瑾词)。作曲家李伟在炮兵部队政治部门从事宣传工作,他曾向吕骥、向隅学习作曲,这个阶段创作了《炮兵进行曲》《炮兵歌》《炮兵上前线》《坦克进行曲》《割麦谣》《反对磨擦小调》《朱德将军》《行军小唱》《南泥湾好地方》等歌曲的词曲。
曾经在延安人民剧社、西北战地服务团等工作的作曲家李劫夫(原名李云龙),1943年调往晋察冀边区任宣传干事及冲锋剧社副社长,后来又到东北解放区工作。延安时期他创作的歌曲有《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滹沱河》(魏巍词)、《保卫秋收》(田野、劫夫词)、《中国共产党怎么样》(劫夫词)、《我们是铁骑兵》(夏风词)、《庆祝胜利》(田野词)、《英雄赞》(陈陇词)、《中华民族》(子南词)、《成立联合政府》(远方词)、《天上有个北斗星》(石群词)、《摧毁敌伪政权》(叶频词)、《王禾小唱》(方冰词)、《大秋小唱》等。
设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鲁迅艺术学校,在培养文艺干部服务抗战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曲家巩志伟1939年入太行区鲁迅艺术学校,半年后考入音乐研究班,学习作曲理论,研究民族音乐。后来他在抗大总校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等从事音乐工作。延安时期他创作了歌曲《慰劳咱们的八路军》(巩志伟词)、《减租歌》(李剑白词)、《民主联军大进军》(巩志伟词)、《进军歌》(武兆堤词)等。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音乐人才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是延安时期音乐事业的构成部分。作曲家彦克曾经在吕梁抗战剧团、延安部队艺术学校分队等工作,这个时期创作了《抗日战争大胜利》《自卫战争进行曲》《组织联合新政府》《卫生学校之歌》《朱德歌》(敬之词)、《送儿当兵》(刘御词)、《赵占魁运动大开展》(王影词)、《东北人民自卫军之歌》(天蓝词)等。曾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音乐组组长作曲家张非(原名金成钧,曾名明如)创作的歌曲有《让地雷活起来》(郑红羽词)、《咱们永远在一起》(邓康词)、《张老汉》(胡可词)、《拥政爱民公约歌》(张非词)、《劳动英雄胡顺义》(施序词)。曾经战斗在冀中和晋绥部队文工团的作曲家罗宗贤这一阶段创作了《全国人民起来制止内战》(苏玲词)、《解放军老百姓是一家》(魏风词)、《歌唱伟大胜利》(董小吾词)、《行军歌》(林扬词)、《三人互助》(许里词)等。
延安时期,还有许多音乐人才,他们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用,丰富了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他们创作了歌颂军队和军民合作的歌曲,如张一鸣的《官兵一致》(之华词)、《军民互助》(王焰词)、《四季行军歌》(荒草词)、《擦枪小调》(丁洪词)、《我为人民抗起枪》(丁洪词)、《运动战歌》(荒草词)等;史次欧创作了《三年大练兵》(张文舟词)、《军民进行曲》(史行词)、《换枪歌》(史行词)、《民兵摆战场》(史行词)、《战斗联手歌》(明生词)、《机动兵团进行曲》(侯亢词)、《英雄颂》(马英词)等歌曲;任虹创作了《反对内战》(丁毅词)、《参军》(刘莎词)等歌曲;边军创作了《我们新战士》(邵子南词)等;张双虎创作了《人民的机枪手》(张联词)、《爆破手》(丁洪词)、《行军小唱》(郝子义词)等歌曲;林里创作了《野战军进行曲》(朱子奇词)、《大军前进》(周行词)等歌曲;梁克祥创作了《打伞兵》(戈壁舟词)、《造雷歌》(许翰如词)等歌曲;徐徐创作了《保卫者之歌》(李熏风词)、《常胜兵团》《解放全东北》《庆祝三八节》(希扬词)等歌曲;景成创作了《生产忙坏了陈团长》《保卫边区》等歌曲;高田创作了《自卫战争进行曲》(词);海啸创作了《石雷战》;彭瑛创作了《拥政爱民》(安波词)等;水金创作了《红军是个红太阳》(高七词);韦虹创作了《参加八路军》(李今词);
作曲家们创作了大批歌颂共产党的歌曲,如华恩创作的《共产党像太阳》(秀山词)等;瞿维创作了《党中央委员会》(贺敬之词)等歌曲。他们还创作了歌颂农村的歌曲,如左江创作的《选村长》(谷军词)、《愉快的农村》(莫耶词)等;创作了歌颂工厂的歌曲,如李曦创作了《矿工支前歌》(乐为词);程瑞征创作了《工厂之歌》;舒铁民创作了《机器好》(紫光词)等;创作了歌颂妇女的歌曲,如朱杰民创作的《新妇女》等;创作了歌颂青春的歌曲,如林奇创作了《青春期》(乔木词);程云创作了《踏青旅行》(骆文词)等歌曲等。
注释:
[1]李林:《张鲁在延安时期的音乐生活与创作》,《人民音乐》2010年第6期。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文化工作史》)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