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和对未来的昭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启动了“一史两志”工程,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历经近10年,基本完成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陕甘宁边区志”“延安地方志”大型系列史书编撰工作,解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华魂》网特推出“延安十三年·一史两志”专栏,敬请关注!
延安时期广泛开展的文艺小组工作:一、指导文艺小组开展工作
延安时期,文艺小组作为群众文化一部分开展的如火如荼。它分布在边区的工厂、学校、机关等地方,将那里的业余文学艺术爱好者组织起来,与专业文学艺术工作者一起,帮助文艺爱好者们提高水平,推进了抗日根据地文艺的发展。
一、指导文艺小组开展工作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小组的工作。1941年9月,中央文委专门发出了《关于组织文艺小组对延安各机关学校的通知》,《通知》分析了当时延安文艺小组状况,指出“以前延安各机关学校的文艺小组活动,都是自发的组织,由文抗分会的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领导,各机关学校行政当局不负领导责任”,进而提出了文艺小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有时文艺小组活动和本机关学校的工作冲突,不能适当调节;第二,机关学校太多,文抗分会来不及普遍领导。”《通知》提出为便利群众文艺活动更加发展,各机关行政当局要更多注意文艺小组的工作,各机关学校的俱乐部应把文艺小组的组织工作作为自己工作之一部分,负责将本机关学校对文艺有兴趣的人组织到小组中来;文抗分会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只负教育上责任。关于小组的写作和研究上的问题,由各俱乐部和文抗分会接洽,取得帮助;各俱乐部应经常注
意检查小组的工作,并在这一方面经常与文抗分会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取得联系。[1]
1941年10月延安文抗分会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制定了《文艺小组工作提纲及组织条例》,作为文艺小组开展工作的参考,进一步规范文艺小组活动,推进其发展。《工作提纲》要求文艺小组参加所在机关、团体一切文化教育工作,普遍到群众中深入文化生活;文艺小组自身要努力提高其文艺欣赏能力及写作修养,大量发展培养文艺写作干部;还要求文艺小组广泛开展并参加一般文艺活动。[2]《工作提纲》指导文艺小组开展的对本机关、团体工作包括:协助行政工作,如动员组员积极参加俱乐部晚会的节目,通过出版生产小报、露天朗诵及拟定富于鼓动性挑战书等,使组员在生产工作突击时起宣传鼓动鼓动作用;帮助学习;开展讨论会,如讨论《解放日报》的文艺作品、新民主主义文化等;举行小型文艺晚会,朗诵文艺读物和自己的作品;组织流通图书馆,为其收集并编制文艺书籍目录。《工作提纲》指导文艺小组所开展的内部工作包括(1)有计划提高写作水平,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对作品交换阅读、批评并开会讨论,讨论后选出数篇交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给文艺壁报写稿,参加文艺讲座和文艺漫谈会,集体创作,组织速写队等;(2)有计划地阅读文艺作品,采取的具体措施有组织小型集会研究、欣赏、批评、朗诵(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名著,做读书笔记,请人做文艺作品研究报告;(3)有计划开展文艺理论学习,具体措施包括阅读中国及世界文艺思潮史,阅读一般文艺理论,与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进行有机的研究与探讨等;(4)有计划进行个别文艺问题的研究,采取的具体措施有研究鲁迅的《阿Q正传》等个别作品,研究鲁迅、高尔基、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个别作家,研究民族形式、大众化问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个别问题。
《工作提纲》指导文艺小组广泛开展并参加的一般文艺活动有(1)听文艺报告,组织文艺小组成员听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举行的临时报告、星期文艺学园的文艺报告;(2)参加文艺集会,参加高尔基纪念会、鲁迅纪念会等;(3)参加定期举行的文艺讲座;(4)经常搜集关于长征和土地战争时期苏区的故事传说和史实;(5)经常搜集民歌、民谣及民间传说;(6)组织故事会,在故事会上讲自己的经历,或者要求其他人讲述,可以在文艺小组内部、本机关内和群众中开展讲故事活动;(7)开展写作竞赛,在文艺小组内部进行作品交换、评阅,或者向邻近文艺小组提出竞赛;(8)组织对外投稿;(9)交换壁报,文艺小组可以写作小说壁报、诗歌壁报、批评壁报或者综合性文艺壁报,与邻近文艺小组交换展览,并开展竞赛;(10)创作新的工作方式,文艺小组可以根据本机关的特殊环境,根据工作上的需要,创作新的工作方式,如剧团研究剧本,开展文艺的斯达哈诺夫运动(注:指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出现的群众性技术革新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等;(11)写工作日记,记载工作中成绩、经验和教训。
《文艺小组工作提纲及组织条例》将文艺小组组织原则总结为六条:自愿、活泼、民主;吸收文艺爱好者为文艺小组的基干;广泛争取工农干部,提高文艺兴趣,打破关门主义,克服畏惧文艺现象;参加文艺小组者,应当响应一切工作号召,完成工作计划;文艺小组工作应当随时配合行政工作,但它应保持工作上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文艺小组成员有退出小组的自由,但仍有参加一般文艺活动的权利。
《组织条例》所确定的文艺小组组织条例包括:(1)三人即可组织文艺小组(对学校、机关、部队、工厂都适用),推举组长一人负责计划工作,推动工作开展;(2)三人以上的文艺小组,需要斟酌情形,分为若干小组,由各个小组长中共推举总负责一人至三人,按照工作需要,实行分工联络、教育、组织等;(3)文艺小组应该接受该机关俱乐部的直接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参加俱乐部工作,按照俱乐部的规定,制定文艺小组三个月或六个月工作计划,随时检查工作,定期总结工作;(4)文艺小组又应该接受其直属系统(如军委、中央管理局、边区政府)文艺组织(如政治部文艺科、后勤部文艺室)的领导;(5)文艺小组成立后,通知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填写组员调查表、小组长调查表,即发生工作上的联系,并享受与行使规定的权利与义务;(6)各个文艺小组要向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做定期工作报告。
《组织条例》确定了文艺小组区会组织,指出地区接近的两个以上的小组,可成立区会。区会要选举一个负责人,进行日常工作事宜。文艺小组区会的工作为联络感情,交换工作经验;实行工作竞赛;交换参加讨论会;共同组织座谈会;举行小型文艺联欢会。文艺小组区会直接接受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并做定期工作汇报。《组织条例》规定了文艺小组总会,指出如有工作需要两个以上的区会即可成立总会,进行文艺活动事宜。
《组织条例》规定了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及其工作,规定(1)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根据文抗会章第五条第戍款的规定组织之,其内设有主任委员一人至二人,工作委员若干人。(2)实行分工制:由参加工作的委员分任秘书、教育、组织等工作;(3)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经常工作,包括召集文艺小组长联席会;组织文艺漫谈会;编文艺小组汇报;主持文艺奖金;组织文艺晚会;举行文艺报告;配合文艺顾问文员会举行文艺讲座,看阅文艺小组稿件等;(4)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与文艺小组、文艺小组区会、文艺小组总会发生工作联系;(5)文抗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与各直属系统文艺组织进行联系;(6)总结文艺小组工作经验教训。[3]
注释:
[1]《中央文委关于组织文艺小组对延安各机关学校的通知》,《文艺月报》第10
期,1941年10月1日。
[2]《文艺小组工作提纲及其组织条例》,《文艺月报》第十二期,1941年12月1日。
[3]参见《文艺小组工作提纲及其组织条例》,《文艺月报》第十二期,1941年12月1日。
(选自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撰的《文化工作史》)
值班编辑:白 雪、显 洋
技术支持:李馨雨、刘彤
值班总编:闫金久